第二章西方文化的基因
“文化基因”(culturalgenes)是一个带有比喻性的术语,哲学界较少使用。它借用生物学的基因概念,指称文化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并在具体文化环境中探讨这些要素的复制、变异、变迁、移植。然而,“文化基因”这个词组在具体使用中很容易引起歧义。以文化为民族或国家的基因,是为“文化基因”;若将文化视为一独立自存的体系,则构成文化体系的基本要素皆为其基因,是为“文化的基因”。
文化的要素浩如烟海,但并非所有要素都能起到基因般的作用。能担此重任的要素有三类: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这些要素越是成熟,越是稳固,力量也就越大,延续的时间也就更长。本章要讨论的希腊词(中文音译“爱米”)就是这样的一个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学的基因。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语是西方哲学的母语,古希腊哲学家创造和使用的哲学概念和范畴至今仍是西方哲学,乃至世界哲学(包括中国哲学)最基本和最通用的概念,就好像现在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一样。海德格尔说:“我们不妨带些夸张、但也带着同样的真理性的分量断言:西方的命运就系于对eon一词的翻译,加入这种翻译是基于那种转渡,即,那种向在eon中达乎言辞的东西的真理的转渡。”在中国学界的相关讨论中,学者们认为这个词极为重要,因为后世一系列哲学、形上学问题,甚或中国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皆从该词生发而来。为能较为系统地表达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章着重从语言层面讨论希腊词,为进一步从形上学层面展开讨论奠定基础。
一、希腊语的历史和特点
希腊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Languages),早在公元前13世纪之前就已产生。“今日仍为900万到1000万居住在希腊及海外的希腊人所使用的希腊语,是全世界保有文献材料最好的语言之一,因为我们关于希腊语的知识在时间跨度上超过3000年。”
希腊语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1)迈锡尼时期,现存材料多为公元前14至前12世纪时的音节文字;(2)远古与古典时期,从采用字母文字开始,时间约为公元前8至前4世纪;(3)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时间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4)拜占庭时期;(5)现代。
大约公元前14世纪,远古时期的希腊人(迈锡尼人)根据“线形文字A”(克里特岛人用以记录本地米诺斯语的文字)设计出“线形文字B”,共有90多个符号,主要材料为克诺索斯、迈锡尼、底比斯等地出土陶瓶上的铭文。公元前12世纪,多立斯人进入希腊半岛,导致“线形文字B”的使用中断。1952年,查德威克与文特里斯成功解读“线形文字B”。“希腊语首先出现在迈锡尼时期的希腊和克里特的划分音节的线形文字B的铭文中,时间不晚于公元前13世纪。后来,经历了迈锡尼文明毁灭之后的黑暗时代,这种语言以一种新的、有书写外观的、有字母顺序的形式重新出现(以一种北闪密特字母为基础),其最早文献的时间可以粗略地定为公元前8世纪的最后四分之一。从这时起,这门语言的历史就有了至今不曾间断的书面证据之链。”
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根据闪米特语的模式,创制新字母,并很快在整个希腊世界用开。这就是后人所见到的不同于“线形文字B”的希腊语。这种希腊语的字母系统有表元音的字母,是一种完善的表音位的文字。希腊语字母的成功创制使其成为后来其他字母(特别是拉丁字母)直接或间接模仿的对象。现代西方世界的大部分文字系统都以它为基础。
公元前4世纪之前,希腊语有多种方言,语音、形态各有歧异,主要有伊奥尼亚方言、埃俄利亚方言、阿提卡方言、多利亚方言、塞浦路斯方言,等等。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兴起,随后产生口语相当一致的希腊语变体,称作“共同语”(Koine),亦即“希腊化时期的希腊语”,逐渐取代各地方言。,这种“共同语”以阿提卡方言为基础,亦吸收其他方言的若干成分,并在语法上作了某种程度的简化。罗马帝国时期,地中海东部区域说希腊语的居民使用的就是这种“共同语”。《圣经·新约全书》所用希腊语亦为共同语。到了拜占庭时期,“共同语”在语音和语法上又有一些变化,产生各种地方性变体。通过这些变化,又从中衍生出现代希腊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