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9272
  • 作      者:
    朱荣英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概览这本《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不难发现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朱荣英先生虽说将自己的根本理论旨趣放在了对马克思实践哲学考察上,但对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教科书框架内,而是更多地立足于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当代水平和科学形态上,侧重从理论与实践内在结合的角度研究当代马克思哲学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从历史演化的动态发展上研究马克思哲学生成、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性和规律性,并依据当代中外哲学研究的具体理路和未来动势,对之作出了相关的策略谋划与范式选择。二是,先生虽说研究的是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境遇,但并没有停留于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简单罗列和汇编上,而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了它产生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和理论实质,并将它置于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历史大视域中,详细分析了它的历史地位、逻辑结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朱荣英,男,1963年生,河南省尉氏人,1987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治系,后留校任教至今,期间于1991-1994年,师从恩师张浩、张曙光先生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学部委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中西哲学比较等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河南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中州学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80余篇。《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信息资料中心《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论文多篇。出版个人专著4部。曾经获得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河南省思想政治课优秀教师奖励基金特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内在品格和革命本性,使其对实践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和依赖性,它是在与实践的相互作用、相互改造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特征,而后现代主义理念在当代学界的过量引介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后现代转向。只有培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和方向,确立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基础,在推进其后学化进程中完成向马克思主义本性的真正复归,才能借助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资源,激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部的后现代精神意蕴。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化二者密不可分,必须打通其内在联系,才可以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走向指明方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才会有真正的出路。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后现代境遇》:
  然而,在我们看来,这种去“主义”化也好,“后原理”化也罢,其理论实质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功能的一种消解和蔑视,并试图以所谓的学术功能取代政治功能。这样,马克思主义在获得了一种学术身份的同时,却排斥了多数真正需要它的人、拒绝了公众对它的理解,它越来越成为一种多数人听不懂的专业行话,一种只能在少数人之间进行内部密传的学术游戏。马克思主义在进行纯学术诉求时,虽然拼装了所谓的“后学原理”,却使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处于晦暗之中,这不是什么“学科意识的觉醒”,更不是实现自我解放的科学通道,而是在“学术凸显、政治淡出”的幌子下埋藏着的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陷阱。
  同时,还要看到,各种“后学原理”拼命挤进马克思主义内部运作,其真实用意并非为了重振或重写马克思主义,而是为它的当代发展引入一个离心化的异质成分,使之从内部发生腐败、断裂,继而走向自我颠覆。可见,“后学原理”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意义上的新原理,而是对它解构策略的一个运用,它彰显出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魅力与当代价值,而是疏离、怀疑马克思主义的反判情绪。其实,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一种“不可超越的意义世界”、之所以具有“永远也不能放弃的世界精神”,关键恰恰在于它自身所蕴藏着的强大的政治功能,若以“学术性诉求”强行堵上它发挥现实指引作用的政治出口,其功能和使命就会被消解,其基本立场和精神实质就会处于遮蔽状态,就会引起对它的集体性误认,使之要么“在轻浮中堕落”,演变成媚俗、低俗甚至恶俗性的东西;要么“在纯洁中堕落”,成为不具有任何时代精神意义的“坏文学”,误导生活并败坏自身,可见,这是一种特别值得警觉的理论倾向。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不期而遇具有必然性,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业已对现代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确已成为“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也表明后学者试图借助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平台对“后资本化逻辑”作出新的理论解释,的确以这样那样的方式瞥见许多为我们以前所忽视的新东西。共同的批判对象使二者站在了一起,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视界融合。既然无论捍卫或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必须与之牵手,那么充分吸纳其有价值的成分,特别是那些可资借鉴的新视角、新观点和新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马克思主义要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一美名,就必须在坚守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始终挺立在时代潮头和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用科学的态度把握全球化的世界恚势,努力使之成为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活的灵魂。
  当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更要时刻牢记列宁的谆谆教诲,绝不能忽视那些对它产生极具危险性的瓦解作用。在列宁看来,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去吸收利用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一切优秀资源时,绝不能忽视那些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同路人”’,会乘机打人马克思主义内部用种种解构策略(比如上述的“后原理”)“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受到来自截然相反的各方面的曲解”,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会形成对马克思主义运动颇具危险性的瓦解作用,并产生极端严重的内部危机。因此,列宁告诫全党,团结一切意识到危机的严重和克服危机的必要性的马克思主义者来共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是再重要不过的了。
  列宁上述这番对当年苏共的告诫,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亦可谓切中要害,发人深省。“后马克思主义”发生于马克思主义内部,它处于并斡旋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理上,与之保持着生机勃勃的内在关联,这对马克思主义向最顽固的传统挑战,经现代转换而跃迁到后现代平台,的确意义非凡。然而,它毕竟是一种“崩溃性的逻辑”和“思想自杀行为”,它自身所蕴含的解构策略并不能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得以显现,相反,会使之成为“后原理”的附庸,在自残、自虐中失效。所以,马克思主义只有面对时代课题进行思考,言谈时代发展要求它提供出的新东西,通过并借助于当代实践以彰显自身的基本原理,从而在内部获得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总之,它只有走出“后原理”研究的误区,才能以最新的时代形式展现它的当代价值。
  ……
展开
目录
上篇: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
第一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整体构造
第一节  整体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整体构造的实践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研究范式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实践范式
第二节  对传统实践范式的理性反思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节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
第四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在张力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多元化生”机制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内在张力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时代立场
第一节  当代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时代立场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三化合一”方案
第六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价值创新
第一节  对马克思实践哲学创新观的评析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实践创新的价值定位
第七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大众方案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大众化与文化转型
第八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文化底蕴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文化图景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理性自觉
第九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民族视界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中国方向
第十章  结语

下篇: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境遇
第一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幽灵化预期
第二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悖反性处境
第二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构成原理
第一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构成原理如何可能
第二节  后政治语境下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进路
第三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语境
第一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公共出口
第二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第四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观
第一节  对后现代主义普世价值观的评析
第二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科技观的理性局限
第一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反科学立场
第二节  海德格尔对技术生存悖论的批判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语言观的内部困厄
第一节  后现代语言观及其内在矛盾
第二节  后现代哲学及其入学语义透析
第七章  后现代结构主义的理论特质
第一节  后结构主义及其文化路线
第二节  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结构性分析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诠释学及其理论特质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理解观及其诠释学路径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本观及其无意识特征
第九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
第一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三种主要研究范式
第二节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动势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