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共犯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35508
  • 作      者:
    林维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林维,浙江舟山人。法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主持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百千万优秀人才工程;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等。2002年至2003年曾在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学习。出版《间接正犯研究》《刑法解释的权力分析》等独著,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共犯论研究》采取主题报告及评论的形式,讨论了共犯论这一刑法理论中“黑暗而绝望”的一章。内容涉及共犯关系的脱离、共犯与身份、教唆犯的独立性和附属性、帮助犯的因果关系以及加重犯之共同正犯等问题,并忠实记录了海峡两岸中青年刑法学家之问的观点碰撞、批评质疑,客观呈现了迥异之论证、尖锐之立场,以期逐步厘清所涉之迷思。相关论文既包含德国、日本法共犯论体系下的论说,也恰当地反映了内地刑法学界在是否接受大陆法共犯理论这一问题上的尝试与分歧,并适当介绍了英美法中有关共犯的理论,是迄今为止海峡两岸刑法学界在共犯论具体问题上一次高水准的精致演绎。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共犯关系脱离判断标准各学说及其缺陷
  一般认为,共同犯罪人并非单纯停止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就可以认定为从共犯关系中脱离,从而对其他共犯人后续犯罪行为的结果免除责任,要成立共犯关系脱离,必须符合一定的判断标准。对此,日本刑法学界形成了众多的学说,我国学者将其主流学说概括为共同意思欠缺说、障碍未遂准用说、因果关系切断说以及共犯关系解消说四种。
  1.共同意思欠缺说
  共同意思欠缺说是从共犯成立的主观条件的角度出发,强调向其他共犯表示放弃犯罪并得到认可,则可以因为欠缺意思联络,使原有的共犯意思主体归于解消,从而成立共犯关系的脱离。但又认为,“为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付出的努力的真挚程度是判断意思联络是否已中断的重要标准”。③共同意思欠缺说显然是在共同意思主体说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共同意思主体说强调共同犯罪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心理因果关系,但除了违反个人责任原则的批评外,共同意思主体说忽略了二者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以共同意思欠缺作为共犯关系脱离的判断标准,可能会不当地扩大脱离者认定的范围。如当在脱离者具有教唆犯的性格、提供技术帮助等情况下,正犯着手后犯意已经部分客观化,加功行为的因果关系还是会因此而残留下来,即便由于意思联络、共同加功意思的欠缺,脱离者不再对之后共犯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但对既遂最终结果仍然具有影响力,并不适合认定为共犯关系脱离而免除脱离后的责任。井田良教授也指出:“正如共同者之一人准备或提供凶器,另一人用该凶器杀死被害人的情况下,共同者之行为与最终实现的结果之间存在物理因果关系,因此,是否消灭了物理因果关系对于共同正犯脱离之认定具有重要意义。”
  2.障碍未遂准用说
  障碍未遂准用说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对脱离者适用中止未遂处罚过轻,适用既遂处罚过重的问题。大塚仁教授立足于罪责与量刑的均衡,认为对于共同正犯中主动、积极地形成共犯关系的犯罪人以及教唆犯和从犯要从共犯关系中脱离,在能够阻止犯罪达到既遂的情况下,需为了阻止既遂作出了认真的努力;而在共同正犯关系中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的犯罪人,放弃自己的犯罪行为的同时,其他共犯者了解了其放弃犯罪的表示,即可从共犯关系中脱离。由于对脱离者适用共犯既遂过于苛严,但脱离者并未达到使该共同犯罪中止,不能适用中止未遂,故应该追究其障碍未遂的刑事责任。
  严格来说,该理论并不能说是一种判断标准,只是考虑到刑事政策和罪刑均衡,而对不完全符合障碍未遂成立条件的共犯关系脱离者准用障碍未遂犯的处罚。从大塚仁教授所提出的成立条件来看,它只是中止犯成立条件的修正,其核心在于为防止犯罪结果付出了“真挚的努力”,并且强调任意性(自动性)。但如前文所述,共同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是其行为对法益侵害后果的因果性,犯罪人为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付出了真挚的努力,诚然很有可能削弱其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原因力,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的脱离可以削弱乃至消除自己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性,无论是否付出真挚的努力,均可以减免对其他共犯人后续行为的刑事责任。因此,有学者指出,“真挚的努力”既不是共犯脱离的必要要件,也不是其充分要件,只是在成立脱离之后,脱离者是否构成中止犯的判断材料之一。“自动性”“彻底性”等要件也是如此。
  ……
展开
目录
第一议题:共同犯罪关系的脱离
共同犯罪关系之脱离——兼论共同犯罪参与之中止/徐育安
共犯脱离的判断基准:规范因果关系遮断说/刘艳红
共犯脱离论文评议/黎宏
共同犯罪(参与犯)关系脱离的评论意见/陈子平
论共谋共同正犯脱离制度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王志祥 韩雪
论共犯关系脱离的认定——从结果归责出发/葛磊
论英国刑法中的共犯退出/谢望原 王波
我国共犯关系脱离的刑事政策研究/张曙光

第二议题:共同犯罪与身份
共犯与身份/陈志辉
真正身份犯之共犯问题展开——实行行为决定论的贯彻/林维
身份犯之共犯:以比较法为视角的考察/陈兴良
犯罪参与及身份——评林维教授与陈志辉教授两篇文章/王效文
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的迷思/陈世伟
商业贿赂犯罪共犯的定性问题探讨/孟庆华
身份犯中的犯罪参与问题比较研究/童德华

第三议题:教唆犯的独立性与从属性
主行为故意对共犯从属的意义/许泽天
共犯从属性说的展开/周光权
我国大陆不宜采取共犯从属性说/刘明祥
共犯从属性的光与影/李圣杰
从属性观念下共犯形态论之阶层考察——兼议构成要件符合形态论之提倡/阎二鹏 任海涛
论共犯的从属性与独立性——从共犯处罚根据论的检讨/王俊
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之提倡/钱叶六
论教唆犯的独立性与从属性——兼议教唆犯的成立根据与处罚根据/魏东

第四议题:帮助犯的因果关系
帮助行为的因果关系/蔡圣伟
论帮助犯的因果关系/陈家林
关于两篇“帮助犯的因果关系”主报告的评论/冯军
帮助行为的因果关系及中性帮助问题/林钰雄
帮助行为因果关系研究/刘代华 齐文远
共同犯罪的正犯、帮助犯理论的反思与批评/杨兴培

第五议题:共同犯罪的其他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问题研究/劳东燕
设定性教唆:一种教唆类型的证成/陈兴良
论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的归责原则和原理/方鹏
事前通谋与共同犯罪成立——兼评我国有关“事前通谋”的司法解释/姜涛
高级论坛实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