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28577
  • 作      者:
    张新芝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近年来,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战略性区域大转移的态势,区域产业转移的步伐亦有所加快r针对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区域创新与发展研究系列: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研究》在阐述、分析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产业转移发生势差度量指标体系.度量和评价了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发生的可能性和趋向。本书的研究有助于客观地认识各区域产业转移的态势,为迁移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为政府引导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研穷方案
  (一)研究目标
  基于要素流动下的两区域模型和陈建军的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理论模型的研究基础上,从产业转移发生过程人手,借鉴物理学中的势差概念,提出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理论范式与理论模型;根据产业转移发生的影响因子构建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的指标体系,并且基于制造业的数据综合评价了国内各区域之间的发生势差,试图展示出国内各区域问产业转移的发生趋势,以用来解释和验证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理论。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提出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的基本思想和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分析框架,指出产业转移发生的两个必要条件,明确量化的指标体系,对发生机制给出了支持性的解释和实证研究,并结合必要的分析提出了产业转移调控的思路及对策。
  (1)通过梳理产业转移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模型,在两区域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转移发生势差,建立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分析模型并对两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研究做了必要的假定;基于转出区、转入区与两区域对接的分析,解释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范式;提出产业转移发生的两个必要条件:适当的产业转移发生势差和产业转移对接;利用产业转移发生势差评价方法量化转出区与转入区产业转移发生势差,探讨势差阈值与产业转移发生的条件与状态。
  (2)基于发生势差理论依据和假定前提,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将产业转移中的推拉力量化为产业发展势差;基于相关原则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遴选了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和技术势差五大子指标和13个基础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
  (3)在国内东、中、西部区域产业转移发展的态势分析中,采用工业产业的从业人数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和比重与地区制造业平均集中率三个指标的基础数据;基于国内28个省、市(区)的制造业数据,根据所构建的区域产业转移发生势差评价体系,分析了2000-2008年东部10个发达省市的产业发展势能、中西部18个欠发达省、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并对各发达区域至各欠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的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历年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的总排名;根据发生势差数值的特点和排名,将全国两两区域的发生势差划分为五个梯队,并根据统计结果做出了0。3为产业转移发生势差临界阈值的理论判断;同时以江西省承接陶瓷产业转移为例,对国内东中部产业转移进行了具体案例分析。
  (4)根据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理论分析,提出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形成的主要制约分为转出区阻力、转人区阻力和对接阻力,简要说明了区域产业转移中盼部分制约表现;从产业转移的微观基础角度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采用了系统基模分析;基于产业转移发生势差阈值的需要,重点分析了转出区的动力和阻力因素、转人区的引力和约束因素;基于产业转移发生的第二个条件——对接平台,阐述区域产业转移发生的对接和协调,分析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所需要的流通渠道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区域产业转移对接的协调和促进提出了分析和探讨。
  (5)从产业转移发生的两个必要条件出发,提出区域产业转移调控的目标和思路,即产业转移发生势差阈值和区域产业转移对接;基于调控思路明确了转人区、转出区和转出和转入对接三条调控路径,利用实证中2008年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的数据对区域产业转移的个案进行调控研究,以明确区域产业转移调控的方向和具体工具选择;根据路径选择需要依次提出区域产业转移三个方面调控的政策工具和具体措施。
  (三)研究方法
  (1)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书的研究包括了对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理论分析和解析,也包括了对国内各区域的产业势能与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的实证分析。理论研究部分主要依据要素流动下两区域模型和发生机制理论的相关研究,在两区域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转移发生势差,基于转出区、转人区与两区域对接的分析,解释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范式。实证研究部分则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产业转移发生势差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历年制造业数据,用13个基础指标对全国各区域发生势差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
  (2)运用实地调研和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对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进行实地谈访以了解其转移的原因,并且探讨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对策与思路。以江西承接陶瓷产业的案例作为中西部产业转移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的结果。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方案
三、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特征
二、国外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
三、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区域产业转移的因素与机制研究的主要进展
五、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研究
六、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三章  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分析框架
一、两区域假定
二、两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假定
三、两区域产业转移分析的基本范式
四、两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模型
五、两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解释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区域产业转移发生势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二、区域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区域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综合评价指标选取与解释
四、指标权重赋值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一、国内东、中、西部区域产业转移发展态势分析
二、区域产业转移转出区产业发展势能综合评价
三、区域产业转移转入区承接竞争力综合评价
四、两区域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的综合评价
五、东中部产业转移发生案例——以江西承接建筑陶瓷产转移为例
六、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区域产业转移的对接与协调
一、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形成的主要制约及表现
二、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和迁移机理
三、转出区产业转出的动力与阻力分析
四、转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引力与约束分析
五、区域产业转移发生的对接渠道与协调
六、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产业转移调控路径选择与促进措施
一、区域产业转移调控的目标与思路
二、区域产业转移调控的路径选择
三、区域产业转移调控的政策工具选择
四、区域产业转移中转出地区政府调控的具体措施
五、区域产业转移中转入地区政府调控的具体措施
六、构建促进区域产业转移发生的对接机制
七、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本书的主要工作
二、研究展望
附录A基本数据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