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创新系统技术效率评价方法
对区域创新系统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主要有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两大类,非参数法又分相对技术效率评价方法和绝对技术效率评价方法。相对技术效率评价方法不用假设任何形式的生产前沿面函数,也就无需估计生产前沿面函数中的待定参数,只要运用实际观测的数据,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构造区域创新系统的生产前沿面,然后比较待评决策单元的实际产出与生产前沿面的最优产出接近程度即可,进而可计算出待评决策单元技术效率。绝对技术效率评价方法也不用假设任何形式的生产前沿面函数,而是将评价对象的实际生产率作为技术效率进行评价。非参数方法的相对技术效率评价使用最多的是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非参数方法的绝对技术效率评价使用最多的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主成分分析居多。参数方法需要假设生产前沿面满足一定的函数形式,然后运用观测数据估计生产前沿面函数的待估参数,从而确定最终的生产前沿面函数形式。参数法主要有确定生产前沿面函数和随机性前沿面函数,前者计算简单,但往往对实际数据非常敏感,后者计算稍复杂,但可以进行假设检验、效率因子分解,具有很多统计特征。随机前沿方法已逐步取代确定生产前沿面函数方法,不过随机前沿函数方法很少单纯计算技术效率值,往往与技术进步一起计算。鉴于以上分析,本书的区域创新系统技术效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I)EA、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下面将重点介绍这三种评价方法。
(一)数据包络分析法
1.C2R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1978年由美国三位著名的运筹学家和经济学家在相对效率概念基础上提出的。该方法把要评价的对象看成是决策单元(DeeisionMakingUnits,简称0MU),该决策单元代表广义的企业生产活动,即只要是通过投入一定的资源(如人力、物力以及资本等),能够创造一定的产出生产活动,都可以称之为DMU。数据包络分析通过对OMU的线性组合,构造生产前沿面,如果某个皿U恰好处于该生产前沿面上,表示在当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如果保证产出不变,而使得各投入量按某一比例减少是不可能的;而对于那些不在生产前沿面的DMU,在当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产出量可以继续增加,或者维持产出量不变,投入量是可以减少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