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学家(第4辑)》:
义运动高潮时期形成的巨大冲击相关,当社会主义由思想转化为具有蓬勃生机的社会现实,社会主义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另一种社会选择时,资本主义面临着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问题。资本积累机制的功能向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延伸也是垄断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能的必然反应。资本积累本身形成一种新的阶级统治形式,它意味着经济基础中的主导力量通过资本积累机制对上层建筑进行关键性的意识形态控制。
在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发展是历史演变的基础,但马克思的历史视域中生产力不是单纯的器物性概念,它还是生产关系的物质承担者,生产关系并不是外在于生产力的。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以资本积累的形式表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趋势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因此对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和基本制度持续性的解读不能局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具有可调性,而且还要回答为什么会有可调性以及为什么会保持对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社会认同。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的可调性和社会价值认同应从生产力发展来解读,也就是从资本积累的历史演变来解读。通过这种分析似乎可以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或资本主义积累机制发展本身提高了剥削程度,从而为生产关系的调整提供了支撑和动力,而且也为对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社会认同提供了文化条件。目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形态的合法性生存应从资本积累的历史演变加以考察,这是与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逻辑相吻合的。还应指出的是,生产关系的可调性并不能避免经济危机。但危机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性的表现之一,马克思并不认为经济危机会自动导致资本主义崩溃(持此观点的是西斯蒙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限于指出资本主义不能避免危机。危机会激化阶级矛盾,促成无产阶级由自在性向自为性的转化,从而形成终结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动历史行为。这一推论显然也是基于唯物史观的,因此依据资本主义可以调控经济避免危机,至少可以减轻危机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终结的结论已经过时看法,起码是对基于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误读。
近几年在以发展为指向的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最具争议性的是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这一讨论之所以最具争议性,从理论层面看是由于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立论基础,对它的任何理论调整都可能对整个理论体系产生巨大的联动效应,进而在实践层面影响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走向。在讨论中主张回归生产要素论的理论主张事实上不能归属于马克思经济学(虽然主张者声称归属于马克思经济学,但这不取决于主张者的主观标准),因此它不是本文讨论的对象。在此要讨论的是真正秉承马克思一元劳动价值论的学者发展此学说时所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也应归结为创造价值的劳动。至于为什么马克思在一般意义上只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看作价值创造的源泉,主要解释有两点:一是因为马克思的时代非物质生产领域尤其是第三产业尚不发达,在社会各领域中比重不大;二是马克思沿袭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或范围。上述结论和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部分结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具有相容性,如将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某些服务行业的劳动归为创造价值的劳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