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口峭壁:2014~2019年,当人口红利终结,经济萧条来临:how to survive and prosper during the great deflation of 2014~2019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45438
  • 作      者:
    (美)哈瑞·丹特(Harry S. Dent, Jr.)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社会学之父”、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曾说过,人口决定命运。而在这本书,作者认为人口也能决定未来经济走势。这是一本深入分析全球经济变局、预测中国经济的未来的书。相信《人口峭壁》会给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
展开
作者简介
  哈瑞·丹特,“哈瑞?丹特基金会”主席和创始人。该机构定期出版“哈瑞?丹特预测”并管理“哈瑞?丹特财经顾问网络”。丹特先生是唯一准确地遇见了20世纪90年代大繁荣的预测专家。作为哈佛大学的MBA、《财富》100强咨询顾问、新的风险投资者、著名的演说家,哈瑞?丹特在其所在领域都赢得了极高的尊重。
展开
内容介绍
  在这本书中,作为长期从事经济预测的专家,哈瑞·丹特认为,通货膨胀只有当人口规模巨大的年轻群体迈入社会时才会发生,而当庞大的老年群体出现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因此,2014~2023年将出现通货紧缩,这一阶段将会对房地产、教育、商业战略、投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谈到中国时,作者认为,中国是他见过的最大的泡沫,它的房地产泡沫已经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中国将是最后一个破灭的泡沫,而且中国即将达到人口的高峰期,到2025年就会出现人口数量的下降。也就是说,虽然中国还会有一个时间很长的城镇化进程,但它将是第一个从人口峭壁上跌落下来的新兴市场国家。作者还认为,中国庞大的债务、房地产和过度建设泡沫将会产生严重后果,迫使中国在未来数年内遭遇震荡。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股市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中国的过度建设会带来增长,但不会带来收益,因为过剩产能推高了成本。而股市用以衡量收益,中国政府却不惜任何代价地维持增长和就业。中国股市在未来几年内将会跌至1 000点,并在未来10年内慢慢消化吸收掉房产、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庞大的过剩产能。
  如果你对全球以及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迷惑不解,这本书将帮助你认清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帮助你摆脱不确定的经济困境。

展开
精彩书评
  哈瑞·丹特指明了老龄化社会以及人口趋势放缓的现实,告诉我们为何目前这种莽撞冒失的债务驱动政策注定要失败。
  ——戴维·斯托克曼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前主任

  无论了解与否,你都在慢慢爬上人口峭壁。权威经济预测师、具有远见卓识的哈瑞·丹特为我们奉上了一本引人入胜的著作,是未来10年以及之后的必读之书。
  ——乔治?吉尔德 未来学家、技术预测家、产业分析家、经济学家

  哈瑞·丹特的人口预测具有独特见地。过去30年中,他精准预测了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暴涨、日本为期20年的混乱状况以及美国市场在2007年的一跃冲顶。
  ——安东尼·罗宾斯,著名企业家、作家、峰值绩效策划人

  哈瑞·丹特阐述了继日本和美国之后的一系列人口放缓将如何导致没有尽头的政府刺激计划最终以失败收场。他甚至指出,随着卖房人数量超过购房者人数,房地产业不会再有昔日荣光。如果你想在未来从容应对危机,此书必读。
  ——约翰?莫尔丁 著名经济学家、《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人口悬崖: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命运

  日本1989年以来以及美国2008年以来遭受的经济崩溃其实都通过一个简单的指示标预警,称为消费浪潮。
  这一浪潮与股值的功能无关,是贯穿消费者一生的支出模式,描述了随着人们年华渐老会有何种消费行为。
  人口学显示,典型的家庭消费高潮一般出现在家庭中的抚养人46岁时。此时,孩子们纷纷离开父母家,独自生活。读取这些人口学数字就像是人寿保险精算师通过预测人们的平均死亡年龄,进而提前数十年做出人寿保险推算。
  想要理解广义的经济趋势,精要在于认清这样一个事实:新一代消费者在20岁左右时加入劳动力大军,随着成家立业、养儿育女、购车置业、借钱举债,支出不断增加。具体的年龄会因个人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经济条件较好、受教育年限较长的人,其消费高峰很可能出现在50岁出头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可能也是或将是这样的情况)。平均峰值消费的人口学高峰引发了1983~2007年的经济繁荣,之后自2008年开始放缓,持续到2020年降至谷底,甚或直到2023年,然后才会再次攀升。虽然这些数字不能预测其间的股市崩盘和市场摆动,但却勾勒出未来大环境无可辩驳的图景。
  日本股票的日经指数在1989年一度冲到38 957点的顶峰,一场非同寻常的房地产热潮在1991年随之席卷而来。然而,尽管日本政府自1997年开始不断推行前所未有的货币刺激(又是量化宽松),20多年之后,截止到2012年年末,日本股市仍然在跌落了80%的低谷徘徊。同样,日本房地产仍然处于由顶峰跌落了60%的尴尬境地,商业房地产甚至更糟。虽然自1999年开始,新世代进入了买房置业的年龄段,但这一群体的数量较之以前实在小得太多,因此日本房地产业一直未见起色。
  你是否了解,几乎所有人都是在27~41岁之间购买房产?我在1989年的《我们的预测能力》(Our Power to Predict)一书中预测,日本将经历12~14年的下滑期,而这段时间恰恰是美国和欧洲史上最强盛的10年。只有人口学指示标能够预测出如此强烈的全球经济变革。
  泥足于“昏迷经济”20年后,日本政府于2013年年初宣布将推行有史以来最激进的刺激措施,以期重新激活日本经济。日本股市做出了回应,直到2013年年中一直大涨,但我们无法确定这一涨势能够持续多久,这毕竟催生自做困兽斗的货币政策,企图与严峻的债务比率和人口趋势抗衡。既然日本的首轮人口增长放缓已经在2003年画上了句号,为什么其在过去10年没有更加繁盛?
  全球的经济学家们仅仅看到了史上人数最众世代到达消费峰值时会发生的事情,却没有看到随后世代规模锐减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当日本、大部分欧洲国家、北美国家甚至是中国面临劳动力减少、人口增速下降时将会发生的情况。退休的人多于进入劳动年龄段的人将会怎样?会对经济增长和商业房地产有何影响?随着房产主纷纷辞世,有更多的房源涌向市场,而年轻购房者数量不足,又会怎样?此种情形在现代历史上前所未见,将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这在日本已经得到印证,我将在第二章中予以详述。
  最好的指示标
  最好的指示标?随着年华渐老,人们确会墨守成规。简而言之,就是如此。所以,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人口学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影响现代中产阶级经济体。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政府才对消费者一生中的支出、借贷和投资情况进行清晰详尽的年度调查,甚至深入非常细微的生活领域(你应该还记得我提到过的有关炸薯条的问题吧?普通家庭对炸薯条的消费高峰平均出现在42岁)。凭借此类庞大的数据库,可以预测出最基本的经济走势。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消费者支出调查根据年龄段划分,对600余项消费支出进行了测评,支出确实随着年龄变化而不同。普通家庭在父母41岁时达到借贷高峰,此时通常是家庭最大房产的购买时段。大部分家庭在父母46岁时达到支出高峰,不过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人,这一峰值出现得较晚一些,会在51岁(经济条件最好的10%的家庭)和五十三四岁(经济条件最好的1%的家庭)。人们在54岁时达到储蓄高峰,在64岁时拥有最多净资产(较富裕的家庭,此年龄时间略向后推移)。可以想见,我们的寿命逐渐增长,这些峰值会缓慢攀升。在1897~1924年出生的“鲍勃?霍普”一代于1968年平均年龄达到44岁时攀至支出顶峰,也就是说,支出顶峰在1942~1968年出现,晚于该世代的出生高潮44年。
  人们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平均年龄为20岁,是18岁高中毕业后即加入劳动力大军和22岁完成大学学业后再开始工作的人群的平均值。典型的“婴儿潮”一代的夫妇在26岁时结婚(不过这一年龄正在推后,现在大概为27岁)。此时,公寓出租量随之达到顶峰。一对夫妇大概在二十八九岁时迎来第一个孩子。这也就使得人们在31岁左右首次置业——一旦能够负担得起就立刻购买!一对夫妇在37~41岁之间购买人生中最大的房产,此时孩子们已经成长为十几岁的少年。(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候?因为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的这段“艰难岁月”,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更多的空间。你想让孩子在他们自己的领地里,而你也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们当然赞成!)我们不断装饰自己的家,家居类支出在46岁左右达到顶峰,而这也是普通家庭的支出峰值年龄。
  在支出减少阶段中,仍有某些领域持续增长并攀升至顶峰。孩子的大学学费支出峰值出现在父母51岁左右。汽车消费是最后达到支出峰值的主要耐用品(大概在消费者53岁时),因为此时随着孩子们纷纷离家,父母终于可以摆脱沉闷的小型保姆车,为自己买一辆豪华轿车,有些人会买拉风的跑车,有些人会选择大些的皮卡。实际上,这些领域在2014年达到峰值之前,是2013年情形最好的部分。不过,因为孩子已经离家,父母们也没有太多用车需求,汽车的使用年限会延长很多,因此汽车消费会在此后迅速减少。
  在46~54岁,人们的储蓄开始增加,之后会继续缓慢增长,在平均退休年龄63岁后一年的64岁,净资产达到峰值。消费者的医疗支出在58~60岁攀至顶峰。在65岁时,对于度假和养老房的支出达到顶峰。人们在46~60岁的十多年间,没有了孩子的牵绊,旅行增多,不过在60岁之后开始发现旅行有些力不从心,他们最终会选择游轮旅行,享受美酒佳肴,而不必与时差作斗争或是应付麻烦的海关手续,此项支出在消费者70岁时达到顶峰。之后就是处方药(77岁时)和养老院(84岁时)方面的支出峰值(见图1–1)。
  我仅仅重点关注了几个主要领域,但数据中的信息量远不止于此,比如你还可以看出消费者对野营设备、婴儿看护或人寿保险等支出的峰值情况。
  图1–2中的总支出峰值出现在消费者46岁时,持续到孩子们毕业离开学校、对家长的支出需求下降这一阶段,此时,家长们可以更好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同时开始为退休进行储蓄,此时家具购买也达到顶峰。不过也请注意,从消费者在39岁左右购买房产开始直到53岁时达到汽车消费顶峰,处于消费峰值平台阶段。之后,消费就像一块滚落的巨石,一路下滑,直到消费者的生命终结!这是随着全球人口众多的“婴儿潮”一代纷纷老去,各国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始料未及的大问题。
  19岁的少年、46岁的中年人和75岁的老人,他们的消费模式必然存在极大的差异。你在十八九岁时能挣多少钱,又能花多少钱?但当你买下了一生中最大的一处房产,并在之后几年内不断购买家具、布置房间时,你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如何? 75岁的老人们开销几何?他们是否还会借贷?消费者绝不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常量,世代周期严重影响着不同年龄段人士的关注焦点,尤其是“婴儿潮”一代这样格外庞大的人口群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例如摩托车购买等个别消费领域情况非常不稳定,男人们通常会在45~49岁中年危机时给自己买一辆摩托车,休闲车购买者主要集中在53~60岁之间。
  由此可知,是清楚无误的世代性出生(以及移民)浪潮赋予了消费者支出周期如此巨大的力量。这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国家中融入劳动力大军和消费者群体的两种方式——劳动力代表着对商品的“供应”,作为消费者的同一群体又代表着“需求”。因此,随着新世代达到消费峰值年龄段,供求均得到巨大推动——正是我们的经济大繁荣、大发展的两大阶段,即1942~1968年以及1983~2007年。
  一个世纪前,移民是美国经济的最大推动力。新移民是被我称为“亨利?福特”一代中的最大群体,他们推动着经济的繁荣,最终催生了咆哮的二十年代。最近20年,我们一直预测移民数量将自2008年开始骤降,与此同时,“婴儿潮”一代的消费量不断下滑,将我们推向2008~2023年的下一次大萧条。我们已经眼睁睁地看着萧条发生,墨西哥的衰退尤为明显。美国人口出生数量自2007年开始下降,并没有像经济学家们按照过往趋势预测的那样快速增长。

  图1–3 1820~2012年的美国移民
  资料来源: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2013
  注:自19世纪末开始,移民情况一直不稳定。这一阶段内出现了两次主要的移民高峰:第一次出现在1907年,并在1914年之后大幅跌落;第二次出现在1991年,自2008年开始大幅跌落。请注意,在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浪潮之后,移民数量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跌至0。
  在由20世纪70年代持续到21世纪前10年的最近一次移民浪潮中,外国移民数量在1991年达到顶峰,对“婴儿潮”一代(1934~1961年生人)的人数增量影响大于对随后的“回声潮”一代(1976~2007年生人)。在23岁左右到达美国的移民人数最多(在统计学中称为“众数”),而移民的平均年龄为30岁。新移民通常会加入美国的劳动人口,开始生产和消费。因此,与新生人口(要在出生18~22年之后方可加入劳动人口,具有生产力)不同,新移民会对经济产生即时影响。

  图1–4 1909~2011年美国人口出生指数
  资料来源:U.S. Census Bureau

  图1–5 1909~2009年将移民计算在内的美国人口出生指数
  资料来源:U.S. Census Bureau
  注:请注意,“婴儿潮”一代较其之前的“鲍勃?霍普”一代增幅何其之大。“回声潮”一代在2007年到达峰值时,处于相似的出生峰值水平。但作为整个世代来说,是为较小的一波出生浪潮,且自2008年开始直到21世纪20年代,由于严峻的经济形势,人口出生数量会呈现下滑而非上升趋势,一如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情况。而且,还应将移民算进每个世代的出生指数内,以获得完整的世代规模数据。将合法及非法移民计算在内后,“婴儿潮”一代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预测,道琼斯指数将在2000年达到10 000点,不过这个不同于他人的看法似乎还是太保守了一点儿,因为那时我还没有像1996年那样将移民因素计算在人口统计之内。我利用计算机模型,以数十年来的数据形成了移民年龄钟形曲线,确定移民的平均出生年龄,以便将其视为在美国出生的人口,计入美国人口出生指数。丹特研究中心将商业周期(而非经济学家常用的直线型预测)考虑在内,对未来的移民情况做出预估。
  我们发现,将移民计算在内后,“回声潮”一代的规模绝无达到“婴儿潮”一代增长数量的可能。因此,这是首个规模小于上一世代的人口群体。这一模式在发达国家持续存在,仅有澳大利亚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例外。很多欧洲与东亚国家根本没有“回声潮”一代。
  然而,这样的微妙之处并非人人皆知。报纸和电视广播,比如《巴伦周刊》(Barron’s)2013年5月的一篇文章以及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称,“千禧”一代或“回声潮”一代的规模要大于“婴儿潮”一代。通常,我在听到有关人口学的明确论述时都会觉得很尴尬(他们经常不做任何深入的研究,因而给出的都是错误结论)。有关人口世代规模的论断,真假参半。
  其中比较容易的部分也是经济学家们有关人口学的认识通常比较正确的部分,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口正在老龄化,而且不断加重的养老金负担终将落在年青世代的肩上。规模缩小的人口世代,支出与收入水平均有所降低,将对经济产生何种影响?不妨看一看在1989~1996年跌落了人口悬崖的日本,其经济一直低迷徘徊:过去20年,日本的通货膨胀与GDP增长均为0(见第二章)。
  进一步研究数据可以看到,“回声潮”一代的人数在绝对数量上确实超过了“婴儿潮”一代。美国的“回声潮”一代出生率水平起点较高,出生年份跨越了32年(1976~2007年),而“婴儿潮”一代的出生跨度为28年(1934~1961年),如图1–6所示。将移民计算在内的“婴儿潮”一代人口数量为1.085亿人,而“回声潮”一代为1.384亿人。但我的研究中更重要的观点是,将移民计算在内的“婴儿潮”一代出生人口实际上数量更庞大,因此具有更大的力量。

  图1–6  美国世代人口规模
  资料来源:U.S. Census Brueau,Dent Research
  注:读懂规模浪潮曲线是人口趋势与预测的关键所在,即出生与增长的上升浪潮,以及区分每一世代增长的相对规模。“婴儿潮”一代就像涌向岸边的三米大浪,而“回声潮”一代不过是其一半的规模,冲浪的人当然可以立刻区分出不同!尽管“回声潮”一代的跨度更大,但“婴儿潮”一代的浪头更高、强度更大、峰值人数更多。
  在自2023年开始的下一次经济繁荣中,通过支出与借贷、房产购买、投资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维持经济发展所需的家庭数量,增长速度与水平均不会达到此前的水平。确实,很多(但不是所有)发达国家将在今后10年由于人口趋势的推动经历一次经济繁荣,但其繁盛程度却比不上由“婴儿潮”一代不断增加的支出与借贷推动的繁荣。
  增长更可能来自技术进步,尤其是能够延长寿命与工作年限的技术进步,以弥补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的不足。生物技术、机器人技术、纳米技术和清洁新能源等领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但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会对经济产生大范围的影响,毕竟创新通常需要数十年才能显现其成效。比如,汽车在1886年即已面世,但在1914~1928年才逐渐融入美国主流经济。
  消费浪潮
  现在,轮到消费浪潮闪亮登场——这是我们能够提前数十年预测出经济与支出基本走势的最有力的唯一经济指示标。此处,我们只需要以将移民计算在内的出生指数为例,将其向前推进46年,看一看美国普通家庭的可预测支出顶峰。到底有多简单?只要参看其与将通货膨胀计算在内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广泛联系即可。经济或荣或衰,都是在短期的摇摆之内才会出现相当数量的波动。人口学可以精准预测经济繁荣与衰退的长期走势,但无法预测受到人类行为和地缘政治等各类因素左右的短期经济摇摆。
  此处,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婴儿潮”一代出生走势始自1934年,1937年人口出生速度开始加快,在1961年达到顶峰,支出峰值晚于出生高峰46年,则预计在1983~2007年出现较强的经济繁荣。尽管在此过程中时常会有一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造成的大幅摇摆,整体情况不也还是如预测这般?之前的“鲍勃?霍普”一代的出生高峰集中在1897~1924年,晚于此46年的经济繁荣在1942~1968年显现。之后,这一世代经历了由1969年持续到1982年的经济发展放缓。这不是短期情况的指示标,但却是史上最好的长期走势指示标。
  经济学家们认为,在整个世界和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快速发展之时,没有人能够预测较长期的经济走势。事实是,我们掌握了此前从未掌握的人口学新信息,因此更易预测长期经济走势,人性导致的各类政治事件以及商业与股市的摇摆动荡反而使短期趋势难以捉摸。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范围,可以看到我们随着年华老去不断调整步调的做法才是经济的关键,包括年轻时享受的创新、经历的通货膨胀,人到中年的支出与借贷,还有老年生活中的储蓄、投资和遇到的政治力量。
  美国等发达国家从202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36年及之后的下一次经济繁荣,将不及1983~2007年的那一次景气。毕竟,此前的繁荣盛景是在人数众多的“婴儿潮”一代的推动下打造了惊人的收入、支出与借贷趋势,以及新技术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与应用。下一次经济繁荣主要集中在印度、东南亚、拉丁美洲等新兴国家;中国由于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其繁荣程度将略逊一筹。
  我们对于人口学的探究越深入,就越会发现其对于拥有高收入中产阶级人口、享有前所未有的高财富水平的现代经济体存在怎样无所不在的影响。不过,我们还要看一下另外一个主要经济因素——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基本上不能算作货币现象(抱歉哦,米尔顿?弗里德曼),它包含了更多的人为因素。
  思考一下这个逻辑:年轻人引发通货膨胀。为何?他们尽散其财,却不创造任何财富。没错,因为在我们这个富裕的现代经济体中,年轻人要到18岁或是22岁以后才具有生产力,此前他们都处于学习阶段。一对夫妇平均要花掉25万美元养育一个孩子,大学学费尚未计算在内。政府的教育预算也是一大笔支出。而且,当新一代加入了劳动力大军,各家企业还要在工作地点、设备和培训等方面投资。实际上,年轻人是对所有经济部门未来前景的一种投资,当他们进入劳动力大军,成为具有生产力的新劳动者(供应)和支出更多的消费者(需求),他们的投入开始得到回报。
  相反,上了年纪的人更偏向于通货紧缩。他们的支出减少,主要耐用品的消耗减少,借贷减少,储蓄增加。他们不需要办公室或面积更大的住所等新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也不需要主要教育投入。他们最终会离开劳动力市场,住房面积减小,或是搬进养老院。这与需要教育、办公空间以及技术的巨大投资且做好准备进入劳动力大军的年轻人大相径庭。
  在我发现消费浪潮之后一年的1989年,我发现了通货膨胀率与落后其2.5年的劳动力增长之间具有惊人的联系(见图1–8)。这种短时联系非常惊人,因为实在有太多会影响到通货膨胀的因素:食品价格和油价、货币政策、经济周期震荡、汇率等,不一而足。现实生活中,这些变量对这一指示标有各种影响。但就像消费浪潮那样,不管有多少难以预测、难以确定的因素会造成短期动荡,长期走势还是比较精准。
  劳动力增长构成来自平均在20岁时(随着时间推移,该年龄缓慢上升)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年轻人,以及平均在63岁时退休的年长者。鉴于“婴儿潮”一代中的很多人期许好时光永不消逝,他们鲜有积蓄,所以在经济形势恶化至此时根本不能退休,因此在未来10年内,退休年龄很可能推迟。而在“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长起来的“鲍勃?霍普”一代,即便在好时候也会持比较保守的态度,反而积攒下了更多的财富。“婴儿潮”一代也明确表示不愿意像父母一辈那样早早退休,不过行动远胜于言语。过去20年间,平均退休年龄保持在六十二三岁,其中也包括2000年之后退休的“婴儿潮”一代成员,而且这一情形至少会持续到2024年。
  通货膨胀指示标仅仅预示了未来2.5年内的通货膨胀走势。不过,既然我们能够预测出20岁时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年轻人数量,以及在63岁时离开工作岗位的退休人口数量,那么就能够提前20年大致预测出劳动力增长与通货膨胀情况(见图1–9)。我在20世纪80年代预测到持续至2007年的史上最强繁荣,同时也看到了通货膨胀会在2010年跌至零点水平。我的预言已经一一得以印证。
  劳动力增长率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末4%的高点一路跌至80年代末的3%、90年代末的2%、目前的1%左右,而且会在2020~2023年落到0点。现代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并不是央行银行家的过错,而70年代的劳动力高增长当然也不是政治家们的功劳。谁会愿意引发16%的通货膨胀率和按揭利率,然后惹得大家都不痛快?尽管有大规模的刺激做后盾,目前的劳动力增长仍然式微,这实际上完全符合该模式的发展规律,即每年1%的劳动力增长,也就是每月12.5万~15万个工作岗位。由于当年的强力刺激以及此前失业率的下降,这一数值在2013年略高,但仍未达到2007年的就业峰值水平。
  自从那场大萧条在2008年年末开始蔓延,各国政府在这一特殊时期内纷纷抛出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刺激方案,以期阻挡经济衰退、价格通货紧缩以及债务减免的脚步。他们这是在逆经济的自然之力而行,会像那些百般抵赖的瘾君子一样,没有好下场。经济的自然之力和基本走势终会获胜,而不是央行的银行家或者各国政府。
  如果你想看透未来,就要关注人口走势,这是最终的主要指示标。更有利的方面在于大部分经济学家、投资者和商人都不能理解这一点,因此就为身为投资者或者公司所有人的你创造了独特的优势。
  终极经济模型
  我称其为80年四季经济周期。
  我在有生之年学到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是按照四季或者四个阶段生息往复。四季变换是最明显的例子:一年分为春、夏、秋、冬。我们人生的四个阶段亦是如此:青年、成年、中年、老年。商业周期也有四个阶段:创新、成长、淘汰与成熟。就像一个月包含四个星期,月亮有四相,我发现经济也按照四季周而复始,周期长度与人类寿命相当,目前约为80年。
  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接触到的首个可靠的经济周期是俄罗斯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Kondratieff)在1925年提出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当时,这一周期为期五六十年(那时的寿命没有现在这样长),通货膨胀率高峰分别出现在1814年、1864年和1920年,最近的一次在1980年。这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分为四季:通货膨胀率温和上升的春季繁荣期;通货膨胀上升至某一长期峰值并伴随战争出现的夏季衰退期;通货膨胀率下降的秋季繁荣期,强有力的新技术成为主流应用,出现最终引发高投机与金融泡沫的信贷泡沫;之后进入冬季,此时泡沫破灭、债务减免、价格通货紧缩、经济萧条(也会发生战争,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
  然而,这一周期在几十年前似乎失去了其普遍可预测性模式,原因有二: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周期大大延长,人口数量众多的“婴儿潮”一代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年龄具有通货膨胀性,导致通货膨胀趋势大幅走高;其次,按照旧有的60年周期理论,20世纪90年代末会迎来“大萧条”之后的新一个经济寒冬,而我们却经历了史上最大的繁荣期。因此,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会出现大批预测大萧条的著作,拉维?巴特拉(Ravi Batra)、罗伯特?普莱克特(Robert Prechter)、詹姆斯?戴尔?戴维森(James Dale Davidson)和哈里?菲吉(Harry Figgie)的著述得以大卖。我对这些作者都满怀敬意,通读了他们的著作,相较于大部分经济学家,他们对历史和周期规律的认识要深刻得多。
  不过,我同时也研究学习人口学和婴儿潮。我清楚,当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世代在20世纪90年代正处于消费与借贷的最好时期,所谓的大萧条根本无从谈起。我在1992年年末出版了《荣景可期》(The Great Boom Ahead),提出了为期大约80年的新四季经济周期理论。我看到“婴儿潮”从增强通货膨胀与繁荣的角度扩展了经济周期,我们的预期寿命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大大延长,随之延展了与人类相关的所有周期,荣衰周期长度当然也不例外。
  关键在于,康德拉季耶夫的四季周期理论仍然有效,只是在时间和强度上都有所增强。如果我们通过人口学预测支出与通货膨胀的周期,就能够更准确地把这个力量强大、支配一切的四季经济周期写进未来。
  这一周期长度从接近60年延长至80年的原因之一在于,美国经济在过去10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到20世纪初,美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80%的人口从事农业、采矿甚至捕鱼。商品周期基本维持在30年未变(见第六章),而世代性与人口周期更接近40年。围绕商品周期运行的各个周期意味着每29年或30年出现一次荣衰交替,因为农业社会消费者对于经济的影响几乎无法与当今富有得多的城市中产阶级相比。即便是今日中国与印度的农村消费者,鉴于其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农民,对于经济几乎也没有任何影响。因此,20世纪内,将通货膨胀计算在内之后的美国股市在1929年、1968年和2007年迎来了主要的长期牛市,它们之间的间隔均为39年,恰巧与上三个世代的峰值支出吻合。
  每个四季周期包含两个荣衰周期,因此两个商品周期叠加为58~60年,与20世纪初之前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情形一致。经历了咆哮的二十年代之后,我们看到了史上首个民众富裕的中产阶级社会的诞生。他们的消费周期取代了商品周期的主导位置。因此,荣衰交替会每39~40年发生一次,两个这样的荣衰周期就加和成为一个为期78~80年的经济周期。
  “婴儿潮”一代的规模提升了通货膨胀与经济/股市繁荣的水平,而快速提高的预期寿命以及由商品经济向大众消费经济的转变也将荣衰周期由30年拉长到了40年。这些都解释了为何大部分康德拉季耶夫支持者都错误地预测在20世纪90年代会出现大萧条。在新的周期中,大萧条会迟来20年,也就是会在21世纪前10年出现。
  图1–10中的深色曲线代表每个世代的消费浪潮以及随之而生的经济与股市繁荣。“鲍勃?霍普”一代的消费浪潮出现在1942~1968年,晚于该世代的出生顶峰44年。它也代表了上一次牛市出现的时间。若将通货膨胀计算在内,则标准普尔500指数在1968年冲至峰顶。在随后的消费浪潮退潮期中,1969~1982年衰退间歇出现。此后的1983~2007年见证了“婴儿潮”一代晚于其出生高峰46年的消费浪潮顶峰期,股市在1982年8月至2007年10月几乎同时经历了史上最大的繁荣期。自2008年的大衰退开始,“婴儿潮”一代的支出走势一直下滑至2020年,处于低谷平台期,直到2023年或2024年才会在“回声潮”一代的拉动下回升。这就是我根据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萧条季以及2007年的繁荣顶峰对下一个经济严冬的预判。
  该如何将这些事实为你所用?针对每一个经济季节,投资、商业和个人策略都应有所调整,一如我们会根据季节穿衣。临近换季,做好适应的准备,就没有问题。如果不能适应,就会深陷麻烦之中。
  我将在第七、八、九章中分别讨论随着季节的变换,投资者、企业和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严冬。不过首先鉴于人口学是驱动发达国家现代中产阶级经济的砖石,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人口悬崖及其在未来若干年内将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影响。

  图1–10 为期80年的四季经济周期
  资料来源:Dent Research
  注:新的80年周期总结了“大萧条”之后、自1942年开始的当前周期,或称为上一个经济严冬。图中的通货膨胀指数符合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的传统样式:在春季表现平和,缓慢上升;在夏季升至峰值;秋季通货膨胀率下降;冬季发生通货紧缩。将通货膨胀想象成自然界四季中的温度:高温就像高通货膨胀,低温就像通货紧缩。两种情况都令人不适,向经济和股市提出挑战。
  发达国家周围的人口悬崖
  消费浪潮指示标适用于世界任何一个主要国家或地区,唯一的不同在于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学数据以5年为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以每年的增量计算。我们来看一下各国的数据。
  表1–1世界的人口悬崖
  国家 支出峰值的时间(年)
  日本 1989~1996
  美国 2003~2007
  德国 2010~2013
  英国 2010~2013
  法国 2010~2020
  意大利 2013~2018
  韩国 2010~2018
  西班牙 2025
  中国 2015~2025

  资料来源:Dent Research
  注:世界各国、各地区消费浪潮达到峰值的时间。
  日本在1942年和1949年经历了最后两次“婴儿潮”一代的出生高峰。日本的消费浪潮滞后于出生高峰47年(由于日本的外来移民较少、本国人受教育程度较高,因此该数值比通常的46年推迟一年),在1989年和1996年两次达到峰值,此后日本股市经历多次起落。紧随日本之后的是美国在1957~1961年的出生高峰,以及加拿大在1960年的出生高峰。因此,北美的消费浪潮在2007年前后涌上浪尖,之后开始落下崖口,支出放缓。欧洲的消费浪潮继而涌起,浪潮的岸线更为宽广,但会在2013~2014年登上峰顶,随后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消费浪潮会在2018年之前相继回落。
  德国是在2013年之后首个落下人口悬崖的欧洲国家,同时还有英国、瑞士及奥地利。韩国的消费浪潮在2010~2018年达到顶峰,之后会像日本一样大幅跌落,且该情形会持续数十年。中国的劳动力增长也会在2015~2025年攀至峰值平台,随后中国的人口增长将无限期放缓。虽然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的城镇化进程将继续推进,实现较为平和的增长水平,但其仍是第一个跌落人口悬崖的新兴国家。
  如果欧洲现在已经身陷衰退之中、债务问题缠身,那么在2013年或2014年其消费支出跌落人口悬崖之后,欧洲该何去何从?实际上,2020年之前一定会有一场重大的全球危机,让所有人无所遁逃。东亚地区最后一个富裕国家韩国也会在2018年落下人口悬崖。2010~2020年后半段的经济情况明显比2008~2009年的大衰退更恶劣,而且在2014年至2019年年末这段时间,我们还要面对人口与地缘政治周期的最低谷。
  英国的消费浪潮在2010~2013年达到峰顶,之后坠落而下。法国的峰值平台由2010年持续至2020年,时间最久。意大利的峰值平台出现在2010~2018年。西班牙是最后一个达到峰顶的欧洲国家,时间在2025年前后,但其现已陷入欧洲最大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的萧条之中。需要注意的是,最严重的消费峰值坠落发生在南欧及中欧国家: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你可还在指望德国保全欧元区?
  如前所述,美国的消费浪潮已在2007年年末冲顶,但会在2014年前后第二次居于人口悬崖的崖顶,最富有的1%~10%的美国人将在那时达到支出顶峰。美国的收入不均比加拿大或欧洲都要严重,最富有的10%人口享有将近50%的收入与消费,而最富有的1%人口则占有了将近20%的收入。同时,超过90%的(个人住房之外)金融资产都控制在最有钱的10%的人手里,而美联储持续不断地采用量化宽松政策和货币刺激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
  那么在孩子们最终全都离家独立,富有的家庭也落下人口悬崖之后,美联储会把消费的希望寄托在谁身上?在下一次金融灾难和泡沫破灭中,谁会受伤最重?不是霍默?辛普森这样的小人物,他已经被很低的实际工资、又少又可怜的工作机会以及经常被套牢的抵押贷款压得喘不过气来。当现实之光终于照进了多年的刺激措施,金融资产再次崩盘,最富有的那批人的净资产将遭受严重损失。
  根据我们的最佳长期和中间周期(见第七章)显示,在2014年年初至2015年年初会出现另一次经济发展放缓以及股市崩盘加速,很可能一直延续到2015年年末,甚或是2016年。人口情况引发的最恶劣经济走势会在2014~2019年席卷而来。美国经济很可能在2015年年初之前经历一场或大或小的崩溃,并在2017年年末至2019年年末或最迟到2020年年初面临另外一次崩溃。道琼斯指数会在2015年年中前或稍晚些时候跌至5 800~6 000点,并在2020年年初前进一步跌落到3 300~3 800点的水平,彻底消除自1994年年末以来最大的股市泡沫。
  美国和欧元区是目前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的消费浪潮将在未来数十年内加剧摇摆。与美国不同,欧元区整体(见图1–11)没有“回声潮”一代,但南欧经历着史上最严重的年轻人失业危机。因为无工可做,同时年长一代延迟退休,每天还有更多的年轻人退出职场或离开本国。欧洲该如何复苏?除非南欧与中欧国家(尤其是德国,如图1–12所示)能够吸引大批移民,否则即便在2023年之后的下一次全球繁荣期中,它们也无法恢复。然而,吸引移民却又无望。
  研究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可以发现,挪威、瑞典、芬兰和丹麦的人口经济走势在未来10年内情形较好,21世纪20年代之后将再次温和走高。荷兰、比利时、法国和英国的情况则与美国类似,在未来数十年内更加摇摆。然而,德国、瑞士、奥地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则会在长度不确定的时间内大走下坡路。为什么更加靠北的欧洲国家出生率更高?这些国家为职业妇女提供了更好的产假待遇和更有力的支持,这是一个国家对未来最好的投资。人口学决定了北欧国家与中欧、南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将会不断加大。此类情形下,长此以往,欧元的出路如何?

  图1–11 1950~2100年的欧洲消费浪潮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注:看一下整个欧元区未来的消费峰值与跌落。欧洲的大环境整体悲观气息弥漫:继2010~2013年或2014年的消费峰顶之后,即会陡落,随后消费持续下滑。多个国家(尤其是南欧与中欧各国)在未来数十年内将面临劳动力与人口缩减。

  图1–12 1950~2100年的德国消费浪潮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注:德国是保全欧元区的关键,但其消费走势在2014年之后即会陡落。德国、瑞士以及奥地利均要面对未来数十年内更严峻的跌落,而且与南欧国家情形相似,没有真正的“回声潮”一代作为后续。
  你可能会想 “亚洲总归是增长点,能够挽救全球经济”,但自2011年4月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以来,新兴国家或地区发展已经放缓,表现不佳。我们预测,商品价格大约会继续下滑10年(见第六章)。东亚(包括中国)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但其人口老龄化迅速。不妨看一下韩国的消费浪潮曲线(见图1–13)。一如22年前的日本,韩国也实现了“奇迹经济”,但韩国的消费浪潮在2010~2018年达到顶峰之后会跌落人口悬崖,晚于日本22年。比日本更糟糕的是,韩国根本没有“回声潮”一代。新加坡亦是如此,在2010年前后达到顶峰,随后就是中国台湾。

  图1–13 1950~2100年的韩国消费浪潮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注:韩国这一新兴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仅仅30年内成为一个富裕国家。
  西班牙的消费应该会持续缓慢上升至2025年(见图1–14)。这一持续上升的趋势与实际出生率不符,因此应该是由西班牙大规模的建设热潮与房地产泡沫导致的高移民率所致。这一泡沫的破灭是西班牙深陷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饱受与希腊相似的失业问题困扰:2013年年中,西班牙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57%,总失业率为27%。这也意味着很多外来移民工人将返回自己的祖国,进一步消除了西班牙的人口优势。

  图1–14 1950~2090年的西班牙消费浪潮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西班牙的建筑行业承担了全国13%的就业,而美国的这一数值在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鼎盛时期也只有6%。住房价格仍在下跌,银行压力持续增加。如果西班牙现在已经是泥足深陷,那么由人口学原因以及缺乏后续“回声潮”一代导致的消费猛跌发生时,西班牙在2025年跌落人口消费悬崖之后,情况将令人不忍直视。南欧其他各国的情况如出一辙。
  “哎,”你会这样感叹,“还有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嘛,中国的增长速度超过了8%,一定会拯救全球经济!”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过度建设基础设施、房地产以及工业产能。
  表1–2 中国主要工业的过剩产能           (%)
  电解电容器 50
  水泥 40
  太阳能电池 40
  钢 35
  平板电视 32
  铜 17

  资料来源:Larry Lang,Chair Professor of Finance,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注:郎咸平对于中国主要工业过剩产能的估算证实了包括Pivot资本管理公司在内的其他研究者过去的发现。
  香港中文大学的郎咸平教授已经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并不准确。GDP增长数据存在虚报问题(新住宅用电的基本数据已证实了这一点)。郎教授认为中国的GDP增长率至多为4%,而非官方数据8%,同时通货膨胀率远远高于3%,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其他数据显示24%的已建住房或公寓处于空置状态,没有用电量。香港、上海、北京等中国主要城市目前的房价与收入比率为全球最高,通常是收入的20~35倍,而美国房地产泡沫高峰期时,旧金山的房价也仅为收入的10倍。当其他大部分国家的信贷世代正在缩减时,中国的私人信贷泡沫还在越吹越大。全球2013年第一季度产生的1.5万亿美元信贷中,中国占据了1万亿美元。因此,中国全年的私人信贷很可能高达4万亿美元,占其GDP总量的50%,如果GDP数额存在虚报的话,这一比例还会更高。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最迅猛的新兴国家,但其劳动力增长将在2015~2025年达到峰值平台,随后开始滑落,导致中国在2025年之后的下一次全球繁荣初期时跌落人口悬崖(见图1–15)。由于新兴国家中的收入与支出浪潮较为平缓,劳动力增长较之晚于出生高峰46年的消费浪潮具有更重要的经济意义。
  如我之前所说,城镇化的确是新兴国家的关键走势。确实,中国在未来数十年的城镇化比率将由略高于50%增长至70%~80%。然而,由乡村迁移至城镇的年轻家庭才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而中国的年轻家庭数量正在迅速减少。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美国。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计划到2025年将城镇人口比例由53%提高至72%。也就是说,到那时将有2.5亿无技能的农民迁移到城镇地区。你觉得这可行吗?

  图1–15 1950~2090年中国劳动力增长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注:2012年,中国劳动力数量数十年来首次出现微弱下降,将在未来10年内达到峰值平台,随后数十年内大幅下降。
  中国在过去10年内已经过度建设基础设施,城镇化速度也达到了历史高峰,目前准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这在2014~2019年可能发生全球增长骤停的状况下,很可能就是一次强烈的震荡。数以亿计的农民将被迁入都市丛林,却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当然,如果有大量不错的工作机会等着他们,情形自会不同——可这根本不可能。我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内可能出现大的城市问题,将在第六章中予以详述。
  自21世纪2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在3%~4%或更低水平徘徊。此时,中国最终摆脱了过度扩张的赘余,一如1997~2002年东南亚经济体在政府主导的扩张之后的情形,不过东南亚各国政府主导经济扩张的强度与持续时间都无法与中国相比。此后,印度可能成为下一个能够超越中国发展的增长大国,到目前为止,其城镇化与基础设施投入都严重不足。墨西哥目前正在从中国手中攫取制造业市场份额,特别是向北美出口的市场份额,在下一次繁荣中,其经济增长应快于欧洲或东亚地区。
  此类数据还有更多含义,比如印度的人口消费走势在2065~2070年方能达到顶峰,同时,墨西哥和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直到2040年才达到峰值。因此,在下一次经济大崩溃中,我们的投资热点应集中在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和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见第七章)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和制药业等医疗相关行业。
  美国的第二个人口悬崖
  前方是财富的暴跌。虽然欧洲的货币刺激或称量化宽松一直强于美国,且总体经济规模略大于美国,但美国经济一直比欧洲繁荣活跃。一大原因即为美国的收入不公更加严重:最富有的1%及10%美国人口控制的财富与收入比大部分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甚或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都要多得多。鉴于量化宽松和货币政策推高了富人们主导的股市和金融资产,这些富有的人才能从中获益,一直推动着美国经济艰难前行。
  这些高收入家庭确实在泡沫繁荣中大获其利,比如在20世纪20年代,他们控制着高达45%的净资产,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这一比率也接近40%。不过也有一些研究表明,这类人群在最近的经济好年景中控制资产率高达45%~47%(见图1–16)。
  在某种程度上这很有可能,毕竟近些年来,10%的人控制了美国金融资产的80%,最富有的20%人口控制了90%以上的金融资产。美联储发行货币和量化宽松的最大效用就是将货币推进了股票、垃圾债券以及商品等高收益投资领域。2012年年末,第三次量化宽松导致利率落至极低水平,同时,由于作为最大消费方与出口方的新兴市场发展放缓,商品价格开始跌落,这导致股市泡沫最为严重。

  图1–16 最富有的1%美国人口的财富份额
  资料来源:Edward Wolff, as printed in Wealth and Democracy and New York University, 2010
  注:富人更具开创性并在金融资产泡沫膨胀、多项新技术首次进入主流应用时,在证券及投资领域内获得巨额收益,情形类似于咆哮的二十年代。
  很明显,最富有的10%~20%美国人口从美联储激发的金融资产泡沫(特别是股市泡沫)中收益最多(见图1–17和图1–18)。普通人基本没有股票,更多持有的只是房产,可房地产却没有什么起色。因此,有钱人的资产定位使得他们可以大力消费,最富有的20%美国人口占据了消费者支出的50%以上。
  2013年年初的调查显示,约有20%的人认为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而78%的人则说走出大衰退的阴霾完全无望。我们当然知道前一种人是谁,就是最富有的那20%,他们不必面对失业的危险,基本不会陷入抵押贷款的泥淖,并且从股票和金融资产昙花一现的飞冲中受益,因为那些资产几乎全数为他们所有。
  如果控制着消费半数以上的这20%人口,同样出于上述原因而决定减少消费(并且人口学本身决定这些人一定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么美联储又该怎样继续刺激经济?普通消费者一直没能走出上一次衰退。如图1–19及图1–20所示,只有最富有的20%美国人口是仍然感到手中有钱、不断消费的人群。不过他们也终将屈服,所以无穷无尽的经济刺激才未能让美国经济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或是创造出正常的就业数量。

  图1–17 最富有的1%及10%美国人口的收入份额
  资料来源:Alvaredo, Facundo, Anthony B. Atkinson, Thomas Piketty and Emmanuel Saez, The World Top Incomes Database, http://g-mond. parisschoolofeconomics. eu/topincomes, 2013
  注:如果将紧随其后的10%美国人口计算在内,那么最富有的20%美国人口可能占有了55%~60%的消费者收入以及50%以上的消费份额。不过,处于次级最富有水平的10%美国人口储蓄较多一些。这最富有的20%人口均接受过高等教育,不用像剩下的80%美国人口那样面临失业风险。

  图1–18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口的失业率
  资料来源:St. Louis Federal Reserve, 2013
  注:3.5%的失业率听上去感觉如何?那就是即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大学毕业生还能保持的失业率数据。

  图1–19  以年龄段划分的最富有的10%家庭的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U. S. Census Bureau, 2012
  注: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最富有的10%的家庭平均年龄在50~54岁,而普通收入家庭的平均年龄在45~49岁。考虑到峰值年龄两侧的情况,我认为平均峰值年龄在51岁左右。回忆一下图1–2中标示的两大消费峰值,一次出现在消费者50岁时,另一次出现在53岁时。再看一下美联储按照年龄段划分的收入调查结果,最富有的20%美国人口在50岁左右达到收入顶峰,最富有的10%在51岁左右达到收入顶峰,最富有的1%在五十三四岁达到收入顶峰。这导致消费峰值比平均家庭在消费者46岁时达到收入顶峰要延迟出现。鉴于富人在美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强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因此这部分人口的支出减少,将导致更迅猛的经济滑坡。
  还有一个问题是另外一个悬崖,即华盛顿方面的财政悬崖。为了避免坠落,美国国会在2013年1月初做出了最后关头的决议。共和党坚持对年收入在40万美元以上(联合报税人的标准升为45万美元)、收入最高的1%美国人口撤销减税措施,而不是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收入最高的2%人口,这一提议得到总统的支持。
  由于对这1%美国人口的税收增加,我们在2014年的经济阻力将会加大。必须清楚,他们在收入比例中占据的可不仅仅是1%,而是18%,同时承担着15%的消费支出!如果他们减少了3%~5%的消费支出,就意味着美国的年均GDP要降低0.3%~0.5%。对于自经济危机以来实际上只有2%左右的真实GDP来说,这样的减少相当严重。

  图1–20  大学毕业浪潮
  资料来源:Dent Research, U. S. Census Bureau, Bloomberg, 2013
  注:“回声潮”一代的首个出生高峰出现在1990年,大约22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前后,这一群体达到大学毕业高峰。消费者支出调查显示,大学学费支出在消费者51岁时达到顶峰。“回声潮”一代一旦大学毕业,他们 “婴儿潮”一代的父母就卸下了一大经济负担,而这一消费群体恰恰就在比较富裕的20%美国家庭中。这也代表了形成2014年至2019年年末的完美风暴的众多周期之一。2013~2019年,随着子女离家独立、大学相关支出减少,1%~20%最富裕人口的较强支出周期将在2013年或2014年之后衰退。
  鉴于美国国会中意见两极分化严重,共和党誓死要求停止增税,而民主党拼命阻止减少开支,我们在长期赤字以及债务方面不大能够有所作为。在美国达到人口周期的有利点、经济长期上升之前,美国人如果还是像现在这样行事,那么今后10年内的债务至少会达到26万亿美元,甚至可能高达30万亿美元。这一预测的根据是,经济情势较好时的年均赤字为6 000亿至1万亿美元,经济境况糟糕时,这一数字高于1.5万亿美元。在下一轮长期繁荣开始之前,美国很可能还要经历两次衰退:第一次可能始于2014年,第二次开始于2018年。
  要清醒地认识到,引发了2008年全球崩溃与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主要发生在美国的4个州而已: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亚利桑那和内华达。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三国的人口总数与这四个州相当,由于房地产价格大跌以及银行倒闭,也可能引发下一次全球危机。何况还有中国或其房地产业可能出现的大崩溃,会让占据了中国消费者支出60%的高储蓄高端消费者备受折磨,这一比例甚至高于美国。
  很明显,如果不是因为全球各国的债务比例都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而且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受到人口趋势放缓的困扰,仅仅集中在美国一国出现的次贷危机根本不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崩溃。现在,各国政府都在加大量化宽松力度,尽量延长经济泡沫存在的时间,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引发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鉴于世界的债务水平更高、前方的人口趋势更糟,下一次危机很可能更严重,导致股市和房地产等其他金融资产跌至新低。仅仅是暗示美联储可能在2013年年中逐渐减少量化宽松的消息就导致股市修正,直到美联储做出让步,情形才有所改善。
  欧洲在2011年年末和2012年年初着手推行大规模量化宽松或称刺激计划,向其LTRO刺激计划(长期再融资计划,即欧洲的量化宽松或货币刺激)投入了1.3万亿美元,美国在一年中向第三次量化宽松投入了1万亿美元。然而,欧洲在几个月后的2012年年中还是陷入了衰退。既然众多家庭和企业已经过度透支,债台高筑,而且支出方面的自然人口走势持续下降,这样的货币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于事无补。
  我认为,美国经济在2014年年初也会遇到相同的状况。此后,欧洲开始跌落人口悬崖。所以,其他经济学家和分析家称我们最终迎来了可持续复苏时,千万别信!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 言 // V
第一章  人口悬崖: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命运 // 1
第二章  昏迷经济:谁会步日本的后尘 // 37
第三章  房地产的人口学逻辑 // 71
第四章  破裂的泡沫:比2008年债务危机更严重的灾难 // 99
第五章  泡沫终归要破裂,历史向来如此 // 131
第六章  城镇化进程:是灾难还是机遇 // 157
第七章  最聪明的投资:购买房产和投资股市的最佳节点 // 191
第八章  寒冬来临,你的企业如何过冬 // 223
第九章  砍掉政府那只乱伸的手 // 273
第十章  中国城镇化悖论与即将破灭的大泡沫 // 325
结 语 // 359
致 谢 // 37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