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语言与制序:经济学的语言与制度的语言之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106757
  • 作      者:
    韦森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韦森,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澳洲国立大学硕士,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并对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宗教神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研究兴趣。学术专著主要有《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文化与制序》、《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经济学随笔集有《难得糊涂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如诗》和《思辨的经济学》。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中国经济学人·韦森作品系列之四·语言与制序:经济学的语言与制度的语言之维(典藏版)》从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分析视角研究人类社会制度现象的一般意义,讨论了以言创生制度的基本哲学思路,以言创生制度的基本哲学思路,以及以言创生制度事实和制度规则的道德基础问题。讨论语言与制序的关系时,在社会制序的理论分析中,作者通过梳理维特根斯坦、索绪尔、萨丕尔、乔姆斯基、奥斯丁和塞尔等先贤在“人遵从规则”问题上的讨论,来反思规则与秩序的区别问题。最后廓清“规则与秩序”的区分标准,从而向读者揭示,哈耶克所主张的秩序是建立在规则之上,同时引导读者理解维特根斯坦所实际主张的规则内在于秩序之中的理论洞识。研究语言的变迁和观念的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语言维度,虽然乍看起来只是一种语言的“技术分析”,但是,若能从语言和用词的变迁的维度认识人类社会的观念变迁和制序变迁,则有利于破除一些迷信和盲从,认识人类良序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当代中国经济学人·韦森作品系列之四·语言与制序:经济学的语言与制度的语言之维(典藏版)》,引起更多的青年学子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以期在将来能有更多的深入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同时,自同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学术思想界也经历了一个近30年的思想解放过程。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过程,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已经大致完成了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以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基本骨架和范本的单一经济学话语体系,向一种当代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研究共存且诸多门类经济学科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转型,在各大学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实际发生并正在试行着一种多元化课程设置的动态演变格局。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双重进步和同步发展,不但使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等专业理论人才进入教学或科研单位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经济学中新生代的主流研究力量,而且也有成千上万的毕业生进入了一些国外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并有一大批从国外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回国执教,或在各科研机构和实际经济部门从事经济理论研究。更为可喜的,这一新生代的中青年经济学人,开始以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语言与国际经济学界的同仁们进行交流,并开始在国际上的外文经济学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是巨大的,同时中国经济学理论在整体上所取得的进步也是巨大的。然而,这双重的巨大成就,并不能掩盖在中国社会现实中以及在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正如经历了30年高速经济增长的中国社会正在走向何方这样一个巨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待学术各界共同探讨和思考一样,中国理论经济学也同样面临着未来道路如何走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另外,这里不得不说,正如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巨大成就可能部分遮蔽了中国理论界观察社会问题的视界一样,当下中国的经济繁荣,也似乎致使忙忙碌碌的中国经济学人没时间来反思经济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这样一个“形而上学”问题了。然而,现在的问题可能是这样:只有大致理解经济学到底是怎样的一门学问,中国经济学界方能较合宜地理解经济学人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确当位置和角色,也才能进一步较清楚地把握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走向。一句话,在当前中国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与经济理论互动发展的格局中,从未来制度变迁和经济理论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是在整体上反思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了。
  2007年1月,北京世纪文景出版公司翻译出版了美国经济学家豪斯曼编的《经济学的哲学》(丁建峰译)文集。
  ……
展开
目录
序言
经济学的性质与哲学视角审视下的经济学:一个基
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与展望
1.引言:从豪斯曼的《经济学的哲学》谈起
2.经济学的本质与任务
3.经济学是否能做到成为一门价值中立的学科?
4.经济学能否成为像物理学和化学那样一种高度形式化的“精密科学”?
5.余论:经济学内部不同研究进路之间的竞争才能产生富有意义的经济学

语言的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语言
1.经济学的语言转向?
2.语言的经济分析
3.经济学的语言与修辞
4.从经济学的语言的分析视角看博弈论的实质与功用
5.语言反思对经济学制度分析的理论意义
6.余论
言语行为与制度的生成
语言与生活形式:兼论乔姆斯基对后期维特根斯坦

哲学的商榷与发展
1.索绪尔、维特根斯坦与塞尔:语言是一种元制序
2.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中“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概念
3.乔姆斯基、维特根斯坦与康德:“先天语言官能”的制序含蕴
4.乔姆斯基对维特根斯坦的人“遵从规则的悖论”的商榷
5.口头语言与文字语言在社会制序上的投射

文字语言与社会结构:从语言特征看西方近现代法理社会的生成与传统中国礼俗社会的维系
1.引  言
2.从字本位语言与汉人的思维方式的关联看语言在传统中国社会制序上的投射
3.从汉字构形特征到汉语的人文精神再到传统中国社会的总体制序特征
4.从语法的特征差异看汉语和均质欧洲语在东西方社会内部生活形式的构形与变迁路径中的作用
5.汉语的灵活多变性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生活形式以及传统中国文化的整体特征的同向共生性
6.白话文运动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7.余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