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来没有名字<br>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受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的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颤栗了。<br> 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___<br> “不知道该怎样称呼你,每一种尝试都令自己沮丧,所以就冒昧的开口了,实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对生命的亲切温暖的敬意。<br> 记住你的名字大约是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读>,上面写孩子的或者是写给孩子的文章,是印刷体却另有一种纤柔之感,觉得你这个男人的面孔很别样。<br> “后来慢慢长大了,读你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荐给周围的人去读,从不聒噪什么,觉得你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们安静的,因为什么,却并不深究下去了。<br> “这回读你的《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阳光。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你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会为此生气吧。”也许再过好多年之后,我已经老了,那时侯,我相信年轻时读过的您的那些话语,我回用心说一声:谢谢您!”<br> 信尾没有落款,只有这一行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我这才想到查看信封,发现那上面也没有寄信人的地址,作为替代的是“使光村落”四个字。我注意了邮戳,寄自河北怀化。从信的口气看,我相信写信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个生活在穷城避镇的女孩。我不曾给《父母必读》寄过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也许是这个杂志转载的,也许是她记错了刊载的地方,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的倾听另一个生命。所以,我获得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新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br>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话说的多么好!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名字来的?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的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这个单纯的事实了。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联,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无论对己对人,生命的感觉都日趋麻痹。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称谓活在世上,即使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仔细想想,我们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br> 是的——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却必然降生了,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想一想世界在世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另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的。你爱她的美丽、温柔、贤惠、聪明,当然都对,但这些品质在别的女人身上也能找到。惟独她的生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她,却是普天下的女人身上无法重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惟独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复。所以与没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br> 既然如此,当另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切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通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相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中另人感动的幸遇?<br> 所以,我要感谢这个不知名的女孩,感谢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拨了我的生命的性灵。她使我愈加坚信,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br> 很想让她知道我的感谢,但愿她读到这篇文章。<br> 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br> 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有爱?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人人都是孤儿。<br> 当然,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我们每个人降生时都是有父有母的,随后又都在父母的抚养下逐渐长大成人。可是,仔细想想,父母孕育我们是一件多么偶然的事啊。大千世界里,凭什么说那个后来成为你父亲的男人与那个后来成为你母亲的女人就一定会相识,一定会结婚,并且又一定会在那个刚好能孕育你的时刻结合?<br> 而倘若他们没有相识,或相识了没有结婚,或结婚了没有在那个时刻结合,就压根儿不会有你!这个道理可以一直往上推,只要你的祖先中有一对未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结合,就不会有后来导致你诞生的所有世代,也就不会有你。<br> 如此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茫茫宇宙间极其偶然的产物,造化只是借了同样是偶然产物的我们父母的身躯,把我们从虚无中产生了出来。<br> 父母既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诞生的必然根据,也不能成为保护我们免受人世间种种苦难的可靠屏障。也许在童年的短暂时间里,我们相信在父母的怀抱中找到了万无一失的安全。然而,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凡降于我们身上的苦难,不论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性的挫折,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最后,当死神召唤我们的时候,世上绝没有一个父母的怀抱可以使我们免于一死。<br> 因此,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br> 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我们并非只在年幼时需要来自父母的疼爱,即使在年长时从爱侣那里,年老时从晚辈那里,孤儿寻找父母的隐秘渴望都始终伴随着我们,我们仍然期待着父母式的疼爱。<br>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到与我们一起暂时居住在这颗星球上的任何人,包括我们的亲人,都是宇宙中的孤儿,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大悲悯,由此而生出一种博大的爱心。<br> 我相信,爱心最深厚的基础是在这种大悲悯之中,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假如你没有那种把你的爱侣当做一个孤儿来疼爱的心情,我敢断定你的爱情还是比较自私的。<br> 即使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其中最刻骨铭心的因素也不是受了养育之后的感恩,而是无法阻挡父母老去的绝望。在这种绝望之中,父母作为无人能够保护的孤儿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了你的眼前。<br> 有爱心的人有福了<br> 在与幸福相关的各种因素中,爱无疑是幸福的最重要源泉之一。然而,什么是爱呢?<br> 当我们说到爱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多想到的是被爱。这并不奇怪。我们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宠爱之下,因而太习惯于被爱了。从小到大,我们渴望得到许多的爱。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当我们经受痛苦时,我们希望有人与我们分担。我们希望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常常惦记着我们,有福与我们同享。在恋爱和婚姻中,我们也非常在乎被爱,对于自己在爱人心目中的地位十分敏感。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幸福系于被他人所爱的程度,一旦在这方面受挫,就觉得自己非常不幸。<br> 的确,对于我们的幸福来说,被爱是重要的。如果我们得到的爱太少,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冷酷,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孤单。然而,与是否被爱相比,有无爱心却是更重要的。一个缺少被爱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则是一个冷漠的人。孤独的人只要具有爱心,他仍会有孤独中的幸福,如雪莱所说,当他的爱心在不理解他的人群中无可寄托时,便会投向花朵、小草、河流和天空,并因此而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可是,倘若一个人没有爱心,则无论他表面上的生活多么热闹,幸福的源泉已经枯竭,他那颗冷漠的心是决不可能真正快乐的。<br> 一个只想被人爱而没有爱人之心的人,其实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爱,而是占有。爱心是与占有欲正相反的东西。爱本质上是一种给予,而爱的幸福就在这给予之中。许多贤哲都指出,给予比得到更幸福。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亲子之爱,有爱心的父母在照料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便感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爱情中,也是当你体会到你给你所爱的人带来了幸福之时,你自己才最感到幸福。爱的给予既不是谦卑的奉献,也不是傲慢的施舍,它是出于内在的丰盈的自然而然的流溢,因而是超越于道德和功利的考虑的。尼采说得好:“凡出于爱心所为,皆与善恶无关。”爱心如同光源,爱者的幸福就在于光照万物。爱心又如同甘泉,爱者的幸福就在于泽被大地。丰盈的爱可以使人像神一样博大,所以,《圣经》里说:“神就是爱。”<br> 对于个人来说,最可悲的事情不是在被爱方面受挫,例如失恋、朋友反目等等,而是爱心的丧失,从而失去了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爱心的普遍丧失则是可怕的,它的确会使世界变得冷如冰窟,荒凉如沙漠。在这样的环境中,善良的人们不免寒心,但我希望他们不要因此也趋于冷漠,而是要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仍葆有一颗爱心。应该相信,世上善良的人总是多数,爱心能唤起爱心。不论个人还是社会,只要爱心犹存,就有希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