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部落的力量:从抱怨、推诿、拖延的庸碌之师到充满激情、能量、想象力的非凡团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346148
  • 作      者:
    (美)戴夫·洛根(Dave Logan),(美)约翰·金(John King),(美)海丽·费·莱特(Halee Fischer-Wright)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 1、《纽约日报》畅销榜第一,《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排名前列,互联网时代团队管理圣经。

  

? 2、美捷步首席执行官、《三双鞋》作者谢家华,“美国领导力之父”4届美国总统顾问沃伦?本尼斯作序。乔尔?彼得森、里德?霍夫曼等强烈推荐!

  

? 3、依靠部落的力量,你能给团队注入激情、能量、想象力,消除抱怨、推诿、拖延,构建“愿景”话语体系,优化内部关系结构,把握撬动团队飞跃的4个杠杆点。

  

? 4、马歇尔商学院资深教授、TED受欢迎主讲人戴维?洛根耗时十年力著,CEO.com评选的“管理者死前必看的24本书之一”。

  

   5、把所有人凝集成一个整体,把资源整合到核心目标上去,持续不断激发每一个人内在潜能。这一切都需要依靠部落的力量。

  

    管理的实践中,关乎“钱”的方法,无疑见效最快,不管出于激励的奖,还是出于惩戒的罚。不过,因钱而结成的关系是一种非常刻板的连接方式——人通过出卖“自己”,获得报酬。这促使很多人内心深处对公司存在某种厌烦情绪,公司即使不算炼狱,也是员工最不想呆的地方。企业必须赚钱才能持续,构筑与“钱”相关的制度无可厚非。但工作其实也是一种生活,人因工作来到公司,却因为生活形成部落。因此,部落直接决定着公司的未来。部落所处的阶段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所能取得的成就,而部落领袖就是不断推动部落的升级的人。

  

    让每个人看见未来的,让每个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让每个人体会到自己的不断进步。

展开
作者简介

     戴维·洛根,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资深教授,TED最受欢迎主讲人。曾任高级经理人培训项目副教务长。在任期间,与世邦魏理仕集团共同发起了有史以来地产界最大的培训项目。美国CultureSync公司创始人,其担任顾问的客户包括英特尔、美国运通、信诚、高力国际、Health Net等诸多知名企业。

 

    约翰·金, 美国CultureSync公司创始人,领导力领域资深培训师。其客户包括南加州电力、Cedars-Sinai Health System、Oliver McMillan等。

 

    海丽·费·莱特,科罗拉州大学医学院执业医师及资深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把一群人凝聚成一个整体,再带领这个整体去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每一个管理者最本质的责任。不过同样是管理,其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有的人异常努力,不断寻找各种管理新方法去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不过效果却始终很小,而员工往往会抱怨起其“事多”。另一些人似乎毫不费力,他的想法和措施就能获得全体人员的认同,并迅速贯彻到具体细节之中。戴维•洛根等人开篇就点明了二者的差别,后一类人不仅仅是管理者,还是部落领袖。

    有人扎堆的地方,就能形成部落,同一个部落内的人分享同一套语言系统和行为习惯。普通的公司(不多于150人)就是一个部落,大型的企业则有几个部落构成。不自觉的口头禅往往反映着个人的真实心理,而一个部落中流行的词汇也同样标定了这个部落的组织水平。 

    戴维·洛根等人耗时十年,深入全球各大企事业机构,从中总结出了部落的5个阶段。

    它们也同样代表着五种占主流地位的心状:①人生即炼狱(流行词汇:人生糟透了)②没办法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流行词汇:我的生活糟透了)③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却没办法改变社会(流行词汇:我很牛,但你不)④不断需找对手,证明自己可以无比强大(流行词汇:我们很牛,但你们不)⑤无敌于天下,探索让世界变好的各种可能性(流行词汇:人生真美好)。显然,部落所处的阶段越高,它的自我激励的水平就越高,其所释放的能量越强大。当部落处于第五阶段的时候,他们往往能够创造历史:比如创造iphone的苹果手机部门。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是努力成为部落领袖,他需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升部落的等级。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详细解析了提升部落等级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值得所有管理者好好借鉴。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本书所揭示的原则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不得不用其当作公司的培训教材。
  ——谢家华(zappos.com首席执行官,《三双鞋》作者)


  这本书不仅为组织变革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方法,它更是对所有人的内心世界给予了深刻洞察。或者说,正因为它以所有人的内心为依据,才使得变革措施更有效果。
  ——巴伦·本尼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美国当代杰出的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大师。四任美国总统的顾问团成员,被公认的“领导力之父”。)
  怎样构建强大的企业文化,本书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路线图。
  ——乔尔·彼得森(捷蓝航空董事长,Peterson Partners创始人)


  人们如何交流并取得成功,《部落的力量》提出了极有洞察力的观点。
  ——约翰·W·范宁(Napster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etCapital董事长)


  组织管理、个人职业生涯乃至日常生活,这本书都给出了绝佳的路线图。
  ——里德·霍夫曼(LinkedIn联合创始人)


  如何大幅提高组织效率,《部落的力量》给出了完美答案,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员工都非常喜欢它!
  ——拉斐尔·帕斯特(伟事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强烈推荐阅读《部落的力量》,因为对于最优秀团队的成功之道,本书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吉姆·克里夫顿(盖洛普机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本书是提供了完美处方,去拯救了那些对未来生活缺乏热情的人。
  ——吉姆·科普兰(德勤华永前首席执行官)


  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和习惯,它是各类机构领袖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巴尼佩尔博士(Powerset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前任首席执行官,微软公司合伙人兼搜索战略家)


  通过阅读《部落的力量》,我们了解了如何建立一个拥有扎实文化的组织。
  ——艾特·金思勒(金思勒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这是一本重要的书。它改变了我对组织的思考方式。
  ——迈克尔·C·詹森(哈佛商学院,杰西·伊西斯特劳斯学院工商管理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什么是部落
  整个商业领域,从来不缺乏新概念。特别是商业繁荣时期,各种新潮概念层出不穷,在当时的环境下,它们似乎都屡试不爽。不过,一旦市场热度衰退,似乎所有的新理念都开始失效,人们又纷纷回归经典。对中国读者而言,部落属于新概念,但对美国人而言,它早已步入经典的行列。“领导力之父”沃伦?本尼斯、zapposCEO谢家华等企业界大腕对本书推崇备至,NBA总冠军教头在揭秘自己管理精髓的《11枚戒指》一书中,更是奉这本书为圭臬。
  显然部落并不是心血来潮地复古一个死词汇,也不是哗众取宠地拼凑一个新概念。它有着极为真实的内涵,并在现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作领域,如果你从部落的角度重新梳理自己的经历,那么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就会出现在你面前。为什么公司留不住优秀员工?为什么很多人总缺乏效率——即使指着鼻子骂了他们?为什么他们总是在背后抱怨,尽管你对他们已经足够好?当你透彻地理解了部落这个概念,就会迅速知道症结所在。
  部落是一个极为古老的概念,它的形成极为自然。每天面对相同的环境、相对固定的同事,人们就会形成一个群落。当这个群落产生了某些固定的话题或者语言风格(可能是外人不能理解的隐喻,也可能是极易被辨认的表述方式),部落就产生了。任何一个部落,其本质都是一套语言系统。语言形成了某种边界,我们可以迅速根据语言判断某人是否属于某部落。其他人想融入某部落,首先必须能听懂其他人在说什么,不然就可能有被排斥感。洛根他们认为一个部落的规模在20~150人之间,这就是我们平时能够用语言接触到的人。快速地判断部落的方法,就是查看手机联系人以及邮件联系方式。
  就个人而言,语言反映着每个人的心理,所有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都会透过语言表露出来(我们活在语言之中,这个是我们很难控制的)。另一方面,周遭的语言环境又总在影响着我们,当然我们自己的语言也影响着别人。从部落角度而言,语言是构筑交流的工具,也是凝聚人心的框架。
  部落与团队
  如今的时代,很多事情显然必须依靠团队才能完成。团队的规模以及占有的资源取决于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业绩增长百分比,或者是攻关某一个技术难题。目标的设定取决于决策层,而管理层的职责就是分解目标,并以任务的形式具体化到每一个人头上。任何人都不是计算机,并不是点击图标他就会自动完成。管理层需要不断督促成员,激发他们更大的活力去把这些任务付诸执行。从这个角度而言,好的团队就是能超额完成目标的团队,好的员工就是有执行力的员工,而好的管理就是有本事管住员工的管理——不管他采取什么方法,不断聚餐、绩效奖励、末位淘汰、训斥辱骂……
  没完没了的加班、冗长乏味的培训、可望而不可即的绩效奖励、右耳进左耳出的训斥辱骂……尽管许多管理层为了提高员工执行力绞尽脑汁,但很多时候效果并不明显。业绩的起伏还是与市场景气度高度相关,而团队本身的变化极为有限。
  当然也有许多绝对优秀的团队,他们或者总是超额完成目标,或者不断开发出各种新技术。甚至在不景气的时候会主动降薪,以帮助企业化解危机。显然,他们不是怕,而是服管理者。“服”的不仅是措施,更是推行措施的人。
  是什么造就了二者的不同——部落!团队的构建是着眼于任务的,部落是自然形成的。但是,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它一定是以一个高层次的部落为基础的。
  部落文化的5个阶段
  洛根等人耗时十余年,致力于搞清楚为什么有的企业极为高效,即使它的目标非常抽象(比如我们要成为行业第一),有的企业却始终陷在拖沓的淤泥中,就算他们把目标分解得足够细(甚至具体到每个人每天应该做什么)。通过对全球24个组织的深入剖析,他们发现了部落。部落由人构成,根据人的不同(不同的心理状态、语言特征),洛根等人把部落分为了5个阶段。显然,任何一个部落,其所处的阶段越高,越有利于任务的达成。
  第一阶段部落的人,其口头禅是“生活糟透了”,他们就如《无间道》中的刘德华,几乎生来就没有选择的机会。
  第二阶段部落的人,其口头禅是“我的生活糟透了”,这些人内心充满了无力感,他们认为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别人能。他们倾向于抱怨、推诿。
  第三阶段部落的人,其口头禅是“我很牛,但你不行”,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过上了非常不错的生活,但他们很难改变社会。
  第四阶段部落的人,其口头禅是“我们很牛,但你们不”。他们不断地寻求对手,然后打败它,从这种不断选择中,展现自己改变社会的能力。
  第五阶段部落的人,其口头禅是“生活是美好的”,这些人充满了自信和能力,始终都在探索改变世界的可能性。
  部落领袖
  任何卓越的管理者,一定是部落领袖——部落领袖就是能不断撬动部落,让其升级的人。部落的不断升级,其本质就是部落成员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告诉第一阶段的人,他有选择的能力;告诉第二阶段的人他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告诉第三阶段的人他可以改变社会,部落提升不能越级)。当你把整个部落提升至及格的水平,很多事情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根本不用你整天累死累活、绞尽脑汁。员工会主动寻求更高效的方法,品牌会受到更多人的追捧,业绩目标不再像绞刑的索套一样,不断在你的眼前来回地晃悠。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不断升级的部落中的成员,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积极主动地利用这种能力去完成必须要做的事情。到最后,他们很可能比你更早发现问题,并提前解决,以至于你会产生强烈的无用感。
  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部落呢?显然,阅读完本书,你就会找到答案。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管理的命门:什么是部落
第1章 部落无处不在:所有公司都存在部落
第2章 部落的五个阶段
第3章 快速定位你的部落文化
第二部分 进化之路:伟大就是让你身边的人更优秀
第4章 第一阶段部落:生活即炼狱
第5章 第二阶段部落:推诿、抱怨者大联盟
第6章 第三阶段部落:目空一切的孤独勇士
第7章 顿悟
第8章 第四阶段部落:我们很牛
第三部分 稳定在第四阶段:我是谁,取决于我们是谁
第9章 价值观与崇高事业
第10章 三边关系
第11章 领袖策略指南
第四部分 很多事情,只是看似不可能完成
第12章 第五阶段部落:无限可能
后记 部落领导力有何新发现
附录A 给部落领袖的摘要
附录B 我们研究中的故事
附录C 如何与我们联系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