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新四重奏:从实验室到市场:from lab to market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13856
  • 作      者:
    林垂宙(Otto C.C. Lin)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林垂宙,生于广东汕头,1948年流难香港,后到台湾及美国求学,得台湾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
  在1983—1994年间任台湾工研院的所长、院长,致力高新工业技术之发展及转移,为台湾经济升级建立条件。此前他在美国杜邦(DuPont)公司从事高分子研究及企业化。
  他在1997年春出任新创立的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致力发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大学与企业及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并主持“广州南沙信息科技园”计划。退休后曾担任香港伟清创新科技公司主席、中华南沙科技企业总裁、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高级顾问。
  在1978—1994年中他亦任新竹清华大学教授、主任及工学院院长等职。二十年来他受聘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校的客座/顾问/名誉教授。
  他是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院院士;获颁第三国际科学院技术奖等。
  他的中文科技管理论著近作有:《中华崛起未?全球化时代中软实力的竞赛》(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及《科技创新四重奏:成功创业故事解密》(商讯文化,2013)。
展开
内容介绍
  《创新四重奏:从实验室到市场》主旨在分析科技、创新和创业三者的关系,并以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及多位科技创业家创业历程为例,生动阐述技术成果如何从实验室转换到市场。指出“产、政、学、研”四类成员的定位连结,可以构成和谐共生的创新机制,促使创业家成功起舞。主要内容涵盖:创新机制的基础;工研院的运作模式;成功创业团队的案例;以及创新文化等。
  《创新四重奏:从实验室到市场》适合创业者、企业管理者、研究院所领导阶层、政府相关机构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评
  ★作者在台湾产业升级的关键时刻,领导工研院以科技创新支持产业发展,对台湾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贡献。工研院的营运模式,已成国际上科技创新的典范。本书分析产、政、学、研四重奏产生综效的因素,解说工研院的管理实务及科技创业的成功要件。可说真知灼见,掌握科技创新的精随。
  ——施颜祥博士科技界大老台湾前任“经济部”部长
  
  ★在本书中,林先生作为工研院推动台弯高科技发展关键时期的掌门人,把工研院当时发展在职能定位、治理结构、运行模式、技术管理等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给出了工研院对这些问题的诊断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台湾工研院,一个追求卓越的台湾工研院。
  ——薛澜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作者在退休二十年后,再度走访曾经与工研院合作的11家台湾企业,与经营者畅谈当年创业的酸甜苦辣。本书是今天大中华区从事创新创业的朋友、尤其年轻读者们,最好的借鉴与指南。
  ——赵克强博士精益企业中国总裁
展开
精彩书摘
  任何分类都有盲点。在这里B和C是比较模糊的一群,这类项目是“经济部”科技项目所支持的,所以争议性比较大。为避免用政府经费培养了许多同一技术领域中的竞争者,形成市场窄小但竞争者聚多的困境,并造成对少数、先期投入厂商作不公平的竞争,B类计划的经费应由厂商自行负担。C类工作由科技项目经费支持,但应鼓励产业界先期参与。这项工作如能和“工业局”所推动的“关键性零组件”或“先导性新产业”等计划充分配合,很快就可以彰显工研院的效益。然而如何调整A,B,C,D四类工作以达成1:1,这就要看各单位主管的经理能力和艺术了。
  A类和D类同是未来工研院所要加强的两项工作。在1990-1991时工研院在前瞻性技术研发的经费投入比例约占5%,将来自然要增加此一比重,目标是在1997年度时达成10%。
  这个政策的推行,是否会引起同仁对A或D的误解呢?
  为此我花了许多精神,利用多种机会向同仁澄清一个观念。在工研院里A类与D类的工作两者无分高低,两者同等重要。就像在医疗领域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对维护身体健康是同等地重要。
  D类工作就像基础医学的研究者,针对人类癌症、AIDS等疾病研究其生理、病理、药理,使能对人类为疾病遭受的痛苦,提出解决方案。从事D类工作的人,时常为追逐一些小小的线索,废寝忘食,在实验室里不眠不休。
  A类工作就像临床医师,实时为人们解决病痛,提供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的救援。担任此一工作,除了要有卓越的技术经验,更需要爱心、耐心、奉献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从事A类的工作的,必须经常仆仆于道途之中,投入现场工作。许多辅助中小企业、传统产业升级的工作,就属于A类。
  所以两者都要有牺牲奉献的精神。当然院里对此两类工作,将个别研拟奖励措施及前程规划等制度。
  1993年初董事会邀请了一批国际知名的科技专家对工研院的工作做了一个评估,结论中指出前瞻性技术研发的重要,所以这个经营政策的颁布,可说是一种回应。在这原则下,院方采取了许多实际的措施。例如电子所加强“先进技术中心”(Advanced Technology Center,ATC)的运作,在国外敦聘若干高级人才参与,其中之一为加州大学贝克莱校区的徐爵民,其后他被擢升为工研院院长。化工所展开了Metallocene高级触媒研究,工材所高温超导体研究,电通所HDTV关键技术开发等,都是属于前瞻性的范畴。
  影响技术工作目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产业界的技术能力及对工研院的需求关系,随着时间而改变,所以工研院必须面对特定产业的状况,而调整它的“角色”。
  角色和定位虽然相关,但却不同。我常以家庭为例来说明。每个人在家庭里都有一定的定位,但也要扮演多重的“角色”。以个人来说,我和儿子的“父子关系”的定位,是无论如何不会改变的,但是角色会随时间改变。当孩子还小时,我要喂他吃饭,穿衣服、系鞋带,牵手过马路,这个时候我是“保姆”的角色。等孩子长大些,茅塞初开时,我向他解释这世上的事物,并且回答问题,送他上学,这时候我扮演的是“教师”的角色。小孩慢慢长大了,有了专业知识,成为学者专家,已经可以来讨论切磋,我变成他的“朋友”了。等到有一天我年老退休,必须到儿女们家依亲生活的时候,必将转变成为“被保护者”。但是在家里的“角色”如何改变,我在家里的“定位”是不变的;我是太太的“丈夫”、父母的“儿子”、儿女的“父亲”。这多面性的“角色”,亦时常衍生出许多相当错综复杂的管理问题。当“丈夫”与“儿子”的角色交集于一时一地,身处婆媳之间,如何保持均衡,是颇费周章的,相信很多读者都能体会。
  ……
展开
目录
简体版自序
致谢
序一 迎接创新创业经济时代的挑战(薛 澜
序二 科技创新和创业在未来的中国(赵克强
序三 创新源自于人与环境的合奏(施颜祥
序四 创新环境、创新机制与创业精神(许士军

前言
第一部 架构——价值创造的基础
1.1 知识经济的动力:科技、创新、创业
1.2 何谓创新?
1.3 科技产业的根
1.4 创新的过程:新价值的创造
1.5 创新体系
1.6 创新机制:创业者的摇篮
1.7 创新之环境因素
1.8 研究院在创新机制中的角色

第二部 运作——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模式
2.1 宗旨与定位:明辨与笃行
2.2 效益指标:以落实应用为导向
2.3 组织及权责划分:企业化营运
2.4 财务政策:政府与民间经费的均衡
2.5 技术政策:以标的时程及市场类型分类
2.6 管理措施:以尊重和激励为基础的服务
2.7 人力政策1:商拟目标评估绩效
2.8 人力政策2:弹性退休创造三赢
2.9 技术开发:多元化的规划及评审
2.10 技术扩散:多层面的创新与创业
2.11 效益:台湾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
2.12 展望:全球化导向及竞争力的建立

第三部 人才——创业家团队
3.1 刘金标:捷安特碳纤维自行车
——以卓越质量、建崭新品牌
3.2 胡定华:科技企业创业投资
——培养团队、尊重人才、掌握先机
3.3 陈兴时:荣刚科技与超合金
——忍耐逆境、重整组织、改变策略
3.4 孙弘:盟立自动化公司
——忍耐逆境、调整产品、引导市场
3.5 李秉杰:晶元光电材料组件
——忍耐逆境、重整组织、创造利基
3.6 罗达贤:笔记本电脑联盟
——组织团队、培养人才、创造利基
3.7 卢志远:次微米联盟和
——培养团队、卓越质量、机构重整
3.8 卢志远、张季明:欣铨科技与晶圆测试
——卓越质量、信义立业、创造利基
3.9 洪传献:新日光能源
——卓越质量、产品重整、引导市场
3.10 王敬堂:三芳化工人工皮革
——建立团队、机敏策略、创造利基
3.11 宋智达:讯号压缩与沛锦科技
——尊重团队、调整市场、创造利基
3.12 伍日照:香港麦当劳
——以人为本、团队精神、创造利基

第四部 文化——创新创业的永续
4.1 东西文化在世纪末之浮沉
4.2 可持续的创新
4.3 软实力与创新创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