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比较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0771
  • 作      者:
    黄群慧,张蒽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企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比较研究 》是一部对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专著。在分析企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这三类 组织性质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比较三类组织的治理机制和高层管理者的角色,然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企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了三类组织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文 化管理等五个专业职能管理领域,从而分析了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在治理机制、管理者、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和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异 同,探讨三类组织之间管理移植的可行性,以期能够为丰富和推进比较管理学的研究有所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三类组织的概念界定
  (一)企业组织
  “企业”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接触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企业究竟是什么呢?这种组织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很简单,但事实上经济学家至今对这个问题仍没有达成共识。
  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最早对企业的概念作出了界定,而科斯则是最早提出一般性的企业理论的学者,他于1937年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对企业的本质、边界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科斯研究的基础上,经济学家们围绕着企业的本质、边界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研究。
  1.新古典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组织
  新古典经济学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说,其研究范围涉及微观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新古典经济学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进行了许多探讨与分析。其创始人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作出了对企业的最早界定,他认为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单位,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然而,除了界定企业是一个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经营单位外,新古典经济学再没有对企业进行更明确、深刻的界定,更没有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因为企业仅仅是一个“黑箱”,其功能就是把土地、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转化为一定的产出,至于它以何种方式组织起来,投入的资源如何经由企业内部运作转化为产出,都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畴之外。
  2.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理论
  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提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并且指出市场与企业是两种可互相替代的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按照他的理论,企业的出现是“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的成本……因为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通常也能够再回到市场”。①交易费用是科斯的企业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简言之,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①科斯认为,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是企业替代市场而存在的理由。但张五常在《企业的契约性质》一文中指出,把企业视为市场的替代物的观点“是不十分确切的”,而“应说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②。他认为,企业是一种合约,企业内部的关系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签订的一系列相对长期的合约的组合,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合约的集合。在张五常的理论中,企业的概念是模糊的,企业的边界和规模是不确定的,企业、市场及其他组织形式,只是一个合约、合约链条或合约结构,它们之间没有本质性的区别。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在其1972年发表的《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一文中,提出企业并不是雇主与雇员的长期合约,而是一种“团队生产”的方式。这种团队生产方式须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联合投入的生产;(2)有几个投入的所有者;(3)有一个团体对所有联合投入的合约是共同的;(4)享有这些权利的人可以独立于其他投入所有者的合约,而与任何投入合约进行再谈判;(5)他持有残余的权利;(6)他具有出售他的集权的合约的残余地位的权利。
  以上是新制度经济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理论,这些理论第一次对企业本质及界限等作出了解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正如德姆塞茨所言,“缺乏企业的准确定义是科斯以及近年来有关企业文献的共同特征”。④这些定义的界定均忽略了企业所具备的最基本功能——生产功能,而市场的功能只是把各个生产单位联系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和市场是不能完全替代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比较管理学研究方法——对比较方法的再认识
  二  比较管理学的理论模式与学科理论体系
  三  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企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分析
  一  三类组织的概念界定
  二  三类组织的特征比较
  三  三类组织的职能比较
  四  三类组织的理论比较
  五  我国的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
第三章  组织的治理机制比较
  一  三类组织的产权制度比较
  二  三类组织治理的概念比较
  三  外部治理机制比较
  四  内部治理机制比较
  五  治理模式比较
第四章  组织管理者的角色比较
  一  组织管理者一般角色
  二  企业家角色
  三  政府管理者角色。
四  非营利组织管理者角色
第五章  组织成长及战略管理的比较
  一  组织成长概念比较
  二  组织成长相关理论比较
  三  组织成长动力比较
  四  组织成长战略管理比较
第六章  组织结构及文化管理的比较
  一  组织结构比较
  二  组织文化内容比较
  三  组织文化管理比较
第七章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比较
  一  概述
  二  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影响比较
  三  人力资源规划比较
  四  招募与甄选比较
  五  培训与开发比较
  六  绩效评价比较
  七  薪酬管理与激励比较
第八章  营销管理职能比较
  一  概述
  二  产品管理比较
  三  定价管理比较
  四  渠道管理比较
  五  促销管理比较
第九章  财务管理职能比较
  一  概述
  二  财务管理目标比较
  三  筹资管理比较
  四  投资管理比较
  五  预算管理比较
  六  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比较
第十章  管理移植与组织融合
  一  管理知识移植
  二  三类组织融合
  三  比较管理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