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员工激励方法实例全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2200716
  • 作      者:
    孙宗虎,李作学编著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应用概述    剖析激励理论与方法应用核心原理
应用说明    说明理论与方法应用技巧程序要点
应用实例    据实际例举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案例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围绕“原理概述+应用步骤+应用要点+应用技巧+应用案例”等维度,向读者全方位地演示148个员工激励理论和方法,是企业提升管理人员员工激励水平的指导工具书。
本书从驱动理论、行为理论、引导理论、维持理论等27大员工激励理论出发,向读者介绍了激励模型、激励模式、如何设计、实施计划、具体方法等121个员工激励方法,从上述维度一一剖析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技巧、应用程序,同时搭配符合实际情况的应用案例,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学习的同时,也方便其在工作中参考应用。
本书适合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咨询人员、企业培训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展开
目录
第 1 章 员工激励管理体系 001
1.1 员工激励理论系统 002
1.2 员工激励模式系统 004
1.3 员工激励模型系统 004
1.4 员工激励方法系统 005
1.5 员工激励管理系统 006
第 2 章 激励驱动理论 008
2.1 需求层次理论 009
2.2 ERG3位理论 012
2.3 双因素理论 015
2.4 动机理论 017
2.5 动力理论 020
第 3 章 激励行为理论 024
3.1 琼斯的对应推论 025
3.2 华生的行为主义 028
3.3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 031
第 4 章 激励引导理论 034
4.1 目标设定理论 035
4.2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038
4.3 波特-劳勒期望激励理论 041
4.4 成就需要理论 044
第 5 章 激励维持理论 048
5.1 控制点理论 049
5.2 公平激励理论 052
5.3 强化激励理论 054
5.4 班杜拉自我调节理论 057
5.5 班杜拉交互决定理论 059
5.6 亚当斯挫折激励理论 061
第 6 章 其他激励理论 065
6.1 3C理论 066
6.2 X激励理论 068
6.3 Y激励理论 070
6.4 Z激励理论 072
6.5 正反馈闭环理论 074
6.6 智力情感赏识理论 076
6.7 标尺竞赛理论 078
6.8 信息激励原理 080
6.9 社会学习理论 081
第 7 章 员工激励模型 084
7.1 激励的五力模型 085
7.2 凯利的归因模型 087
7.3 营销渠道激励模型 090
7.4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093
第 8 章 员工激励模式 098
8.1 静态激励模式 099
8.2 动态激励模式 108
第 9 章 员工激励设计 119
9.1 激励方向设计 120
9.2 激励时机设计 121
9.3 激励程度设计 122
9.4 激励频率设计 124
9.5 激励体系设计 126
9.6 激励强化机制设计 129
9.7 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131
第 10 章 员工激励计划 134
10.1 甘特计划 135
10.2 泰勒计划 136
10.3 基欧计划 138
10.4 林肯计划 139
10.5 巨授计划 140
10.6 401K计划 141
10.7 斯坎伦计划 143
10.8 巴比奇计划 144
10.9 固定数量计划 145
10.10 固定价值计划 146
10.11 成功分享计划 147
10.12 利润分享计划 149
10.13 收益分享计划 153
10.14 员工帮助计划 154
10.15 风险工资计划 156
10.16 知识工资计划 157
10.17 员工福利计划 158
10.18 弹性福利计划 160
10.19 公司奖励计划 162
10.20 企业年金计划 163
10.21 延期支付计划 166
10.22 退休金计划 168
10.23 雇员参与计划 170
10.24 参与式激励计划 171
10.25 特殊绩效认可计划 172
10.26 特定目标资金计划 173
10.27 股票增值权计划 174
10.28 员工持股计划 176
10.29 股票期权计划 178
10.30 EVA激励计划 180
第 11 章 员工激励78种方法 183
11.1 物质激励法 184
11.2 非物质激励法 186
11.3 精神激励法 189
11.4 关怀激励法 192
11.5 关爱激励法 194
11.6 正面激励法 197
11.7 负面激励法 200
11.8 纪律激励法 202
11.9 监督激励法 205
11.10 内部激励法 207
11.11 外部激励法 210
11.12 显性激励法 212
11.13 隐性激励法 214
11.14 组织激励法 217
11.15 集体荣誉法 220
11.16 团队激励法 222
11.17 绩效激励法 225
11.18 薪酬激励法 228
11.19 福利激励法 230
11.20 无薪激励法 233
11.21 年终分红激励法 235
11.22 弹性福利激励法 237
11.23 职务奖激励法 240
11.24 超时奖激励法 242
11.25 积分奖激励法 243
11.26 特殊贡献奖激励法 246
11.27 合理化建议奖激励法 249
11.28 奖罚激励法 251
11.29 支持激励法 253
11.30 主管支持激励法 256
11.31 组织支持激励法 259
11.32 领导激励法 261
11.33 授权激励法 264
11.34 参与激励法 267
11.35 角色换位激励法 269
11.36 榜样激励法 272
11.37 工作激励法 275
11.38 任务激励法 277
11.39 竞争激励法 280
11.40 竞赛评比激励法 282
11.41 销售竞赛激励法 285
11.42 危机激励法 287
11.43 挫折激励法 290
11.44 培训激励法 293
11.45 自我激励法 295
11.46 非提拔因素激励法 298
11.47 阶梯晋升激励法 300
11.48 破格提拔激励法 303
11.49 股权激励法 306
11.50 股票期权激励法 308
11.51 限制性股票激励法 310
11.52 股票升值权激励法 313
11.53 虚拟股票激励法 315
11.54 分红回填激励法 317
11.55 优先购买股份激励法 320
11.56 经营持股激励法 322
11.57 业绩股票激励法 325
11.58 金手铐的激励法 327
11.59 柔性激励法 328
11.60 文化激励法 331
11.61 创新激励法 334
11.62 尊重激励法 336
11.63 信任激励法 337
11.64 荣誉激励法 339
11.65 赏识激励法 342
11.66 人格激励法 343
11.67 认同激励法 346
11.68 沟通激励法 349
11.69 安全激励法 351
11.70 环境激励法 354
11.71 激将激励法 355
11.72 责任激励法 356
11.73 考评激励法 359
11.74 PRP方案激励法 361
11.75 效率工资激励法 364
11.76 公平激励法 366
11.77 差别激励法 369
11.78 住房补贴激励法 37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