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综合承载力增强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进一步提升生态综合承载力;相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会导致生态综合承载力减弱,生态综合承载力减弱会进一步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只有实现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互动,才能快速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资源禀赋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加快,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开展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问题研究意义重大。
《新疆绿洲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研究》通过对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应分析、生态综合承载力的预测分析,以及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测度分析,系统地探讨了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问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生态效应的实证分析反映出:1980—2010年新疆经济总量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变迁,对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其中工业废水、工业废气的结构效应数值大于规模效益的数值。这一结论表明,新疆产业结构变迁所导致的污染效应要大于经济总量增加导致的环境污染,即新疆产业结构变迁过程是采取了一条增加生态环境压力、与生态环境系统日益不协调的历程。
2.通过对新疆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实证分析发现:1980—2030年,新疆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呈现出明显的“U”形趋势,即1980—2015年呈下降趋势,2016—2030年呈平缓上升趋势。在前述四种承载力的共同决定下,新疆生态综合承载力也呈现出明显的“U”形趋势,即1980—2013年呈下降趋势,2014—2030年呈平缓上升趋势。这一结论表明,水资源的短缺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新疆土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等产生了巨大的约束,伴随着新疆农业的开发、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建设,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必须深思新疆产业结构的变迁。因此,虽然预计2014年以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低碳经济等进一步发展,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的相继落实,新疆生态综合承载力将会平缓地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将会有所改善,水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作用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弱,但是,必须高度重视目前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破坏,以及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面临的危机。
3.通过对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测度分析发现:1980—2010年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1980—1999年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处于基本协调阶段,且协调发展度D指数处于协调发展度C的下方,进一步表明该阶段属于生态环境滞后型中级协调发展阶段,即生态环境处于破坏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对生态环境的正效应没有显现出来,生态环境下一阶段将加速持续恶化。2000—2010年,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处于濒临失调阶段,但是协调发展度D指数处于协调发展度指数的上方表明这一阶段为环境滞后型初级协调阶段,表明下一阶段生态环境将会有所改善。另外,预测表明2010—2030年,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呈现出先缓慢下降后上升的特点,大约到2015年以后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将逐步改善,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互动。
4.针对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本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延伸工业产业链条、优化工业结构、积极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来提高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大环保投人、大力发展节水事业,全面推动新疆绿洲生态综合承载力的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与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之间实现协调发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