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与政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10733
  • 作      者:
    汤吉军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与政策研究》首次将沉淀成本概念引入研究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一方面,较为全面地阐述沉淀成本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影响结果;另一方面,具体阐述沉淀成本、不确定性与战略行为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理性分析。提出需要政府加强沉淀成本和不确定性管理,避免因沉淀成本带来市场配置扭曲和福利损失,显示沉淀成本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创新与制度或政策创新意义,将沉淀成本、市场竞争与政府管制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
展开
精彩书摘
  (1)专用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投资有沉淀成本。资源型城市企业需要投入生产性资产,如矿产地质勘查、开采及加工所投入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由于专用性较强,从原产业退出时难以回收投资成本。有些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即使能够折价出售,但因资产市场不完善,特别是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柠檬问题”,也不能按照正常折旧后的价值出售,这些无法回收的资产价值,有可能是沉淀成本的重要来源。
  (2)目前商业性地勘市场尚未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不论开采成功还是失败,都需要支付由大量搜寻信息等带来的交易成本。这些交易成本本身都是沉淀成本。同时,沉淀成本也来源于城市非交易产品部门。房地产、基础设施或设备方面的投资都是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这些投资既不能迅速地转移到交易产品生产部门去,也不能转移到其他区位。因此,对非交易产品的投资往往会产生沉淀成本。
  (3)区位偏离也是沉淀成本的重要来源。矿业城市区位偏离,主要指矿业城市依资源而居,大多位于内陆、边远荒漠地区,地理环境闭塞,远离交通干线、远离工商业发达地区,远离国内、国际市场,区位条件较差。为了摆脱区位偏离,需要投入运输网络和储藏基础设施。在城市地区,投资往往集中在公路、铁路、电信系统及储藏设施上,虽然这些投资本身并不一定是沉淀成本,但这些投资都具有厂址区位专用性,难以移动到其他地区,从而很容易产生沉淀成本。
  2.固定成本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性沉淀成本
  主要包括:①离退休劳动力安置成本,企业退出后要给劳动力重新安排工作或重新培训,而这笔培训费用和转移费用往往很高;②因企业退出造成终止各种契约所必须支付的违约费用;③退出企业的职工情绪低落引起的生产经营状况恶化,使企业收益减少等。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竞争性产业领域的国有企业数量庞大,在这些国有企业工作的职工更是成千上万,一旦这些企业退出,能否支付这笔巨额劳动力安置成本、重新培训成本等,将成为国有企业退出某些产业最突出的问题。这也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
  3.资源型城市国有企业巨额负债形成的经济性沉淀成本
  资源型城市国有企业大多数有高昂的负债率,而且大部分负债是欠国有银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按国际经验,企业自有资本和借人资本的比例大体各占50%。尽管国有企业亏损会成为其从竞争性产业退出的最好理由,但亏损严重的企业是很难转移出去的。因为这些债务主要是欠银行的,如果通过破产的方式退出,国有银行也会破产,因而国有银行宁愿维持国有企业的现有状态。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新古典理论及其缺陷
第二节  沉淀成本范式的重要性
第三节  沉淀成本理论的相关范畴
第四节  沉淀成本对传统产业转型障碍的理论分析
第五节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悖论分析
第三章  自然资源型产业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自然资源型产业的特点
第二节  自然资源型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自然资源型产业恶性升级的原因
第四章  以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型产业转型为例的研究
第一节  老工业基地自然资源型产业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现状
第三节  阜新市自然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现状
第四节  阜新市自然资源型产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锁定问题
第五章  国外自然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及其影响
第二节  国外自然资源型产业调整改造状况
第三节  国外自然资源型产业转型经验与启示
第六章  促进自然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沉淀成本对自然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加快完善资源市场价格机制
第三节  加快推进自然资源型产业财政金融政策
第四节  加大自然资源型产业税收制度改革力度
第五节  积极培育企业家创新创业环境
第六节  加强自然资源立法管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七节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
附录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18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