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慈云遵式一系
有关慈云遵式一系的传承,根据志磐的说法,乃是“五世而蔑闻”,也就是说慈云一系的传承五世之后也就式微难继了。慈云一系的传承大致如此:慈云遵式传明智祖韶,明智祖韶传海月慧辩、净慧思义、辩才元净等人。慧辩再传从雅、智深,净慧传德贤、仲元、思尚、永堪等人,辩才元净传法鉴辩才。之后,再经净慧一系之慈觉永堪传慈受子琳,慧辩一系的法宝从雅传如果。
三、知礼、遵式谱系之相杂
作为义通门下“二神足”,四明知礼和慈云遵式各主一方,自成一派,虽然如此,知礼门下与遵式门下亦非泾渭分明,而是互有交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净觉仁岳原为知礼之高足,后自出师门,改投在遵式门下,颇得遵式之器重。
净觉仁岳(992-1064),俗姓姜,字寂静,号潜夫,兖霅州(今浙江湖州)人。仁岳原是知礼之得意门生,因其异于常人之勤奋苛刻的精神,深得知礼之欢心。据史册的记载,仁岳初依法智(知礼)求学,经过水月桥的时候,将所戴帽笠扔至河中,发誓道我若所学不成,定不过此桥。学习期间,焚膏继晷,不舍昼夜,乡书抵达,亦不启视,置之帐阁,其勤勉若此。仁岳以过人的勤奋与禀赋,在天台义学上达到了较高的层次,所以才能在山家山外之争中佐助四明派抗击钱塘派,甚得知礼的器重。仁岳后与其师知礼在“生身尊特”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经争论而意见难以一致,仁岳以道不合,离开延庆道场,“遂还浙阳灵山,蒙慈云摄以法嗣”,成为遵式的弟子,知礼、遵式的法系因此而混杂。仁岳的著作有《金刚般若疏》、《楞严文句》等。
第三节山家山外之争概览
一、山家山外之争的背景
山家山外之争导源于天台宗的观心问题,而观心论之争的焦点又集中在对智者大师《金光明经玄义》一书版本的广略及其真伪的不同认识上。因安史之乱、会昌法难、五代之乱等一系列原因,天台宗典籍散佚不见,残毁不全,智者大师的《金光明经玄义》一书也难以幸免。所幸天台宗教典早在隋唐之际已为日本、新罗等僧人请回各自的国家,五代时经螺溪义寂等人的努力,天台典籍终于“去珠复还”。天台典籍的回归无疑为宋朝天台义学的复兴提供了保障,却也问题颇多,“其中最严重的便是典籍版本的真伪与文字的增损错讹”(《中国天台宗通史》第422-423页)。智者大师的《金光明经玄义》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金光明经玄义》在当时有广略两本,并行于世,一为通行本,一为新本,通行本只有上卷而无下卷,新的版本分为上下两卷,较之于通行本,新本之中多出了“观心篇”,因此,通行本被称为略本,而新本则为广本。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