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尚不完备、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多数需要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例如公共卫生服务、教育教学等方面。因此,合理调配国家的财政支出有着深远的意义。
现在,我们先了解一下国家财政收支方面的内容。国家有财政支出,必须先有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政府为保证其职能的实施筹集而来的资金,它的主要来源有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各项费用等。而财政支出则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将钱用于经济建设、科教文卫事业、国防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实质上,财政支出是财政资金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财政的任务和职责就是调整社会收入的分配,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保证社会稳定,而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财政与经济发展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2005年,我国的财政支出总额不到3.5万亿元,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占整个财政支出的27%左右,用于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建设费用不足经济建设的1/2。而2012年,中央财政在以上建设领域所支出的财政资金合计为1.38亿元,增长了近20%。由此可见,中央在对财政进行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开始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财政支出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投入到民生中的支出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一变化体现了政府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减轻了人们在住房保障、教育等方面的负担,还落实了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普通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事实上,国家财政支出的作用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大家最为熟知的“教育”方面来说,“两免一补”政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5岁的马强生活在一个5口之家,父母、爷爷有病,全家的生计全靠年近70的奶奶卖水果维持。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他没有继续读书,小学一毕业就外出打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踏进了內蒙古包头一所中学的校门。意外的是,学校不仅爽快地接收了他,还免除了他的学杂费、课本费,甚至连住宿和生活费都免了。这让马强惊喜异常,感觉像做梦一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一国人民的素质得到整体的提升,才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
而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栋梁和希望,只有依靠良好的教育体制,才能为他们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时候,中国也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科学创新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其中,“两免一补”政策就是一项重大的财政支出项目。
提起“两免一补”政策,大家或许会觉得有点老套,但是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它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的实施帮助了数以万计的贫困学生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上学梦。“两免一补”起初主要是针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项政策。后来经过相关部门的修改完善,这一政策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实施。而且自2001年开始实施这项政策以来,每年接受帮助的学生数量都在上升,说明政策的普及和落实都很有成效。
国家财政支出的这些补助,或许对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对于那些贫困的农村孩子来说,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些补助帮助他们减轻了家庭负担,使他们能够安心接受教育。
这项政策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教育问题的重视,还体现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或许有人认为,国家把这些资金投入在教育事业上见效比较慢,不如直接把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领域内,直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可以归纳为人才的发展。我们只有把基础教育搞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我们的经济、科技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长久的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