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德国武装吞并奥地利。9月30日,在英国首相张伯伦一手导演下肢解了盟友捷克,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将捷克的重工业区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德国用武力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英、法企图以出卖捷克为代价,换取法西斯德国妥协,并阴谋把德国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后人把类似以邻为壑、为了自利牺牲他人利益的行为叫作“慕尼黑阴谋”。
与此同时,英、法、美、苏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绥靖政策,在绥靖政策的纵容下,希特勒德国对外扩张的步伐得以顺利推进,从而为发动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扫清了障碍。
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扩军备战及对外扩张态势,对法国来说,绥靖政策是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政策,它给法国带来了被征服的命运。
慕尼黑会议上,英法两国无视反法西斯的大局,把苏联排斥在整个事件之外,为了争取主动,苏联改变了以往的对德政策,1939年8月23日,苏联代表莫洛托夫与德国代表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缔约双方保证互不侵犯,缔约一方如与他国作战,另一方决不援助第三国;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方的军事集团。
条约还附有《秘密议定书》,苏德双方划定了两国在波罗的海三国与波兰的势力范围: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双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在该地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避免了首先成为德国侵略的目标、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但是也分裂和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斗争,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助长了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气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