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脱嵌”是如何发生的:东亚模式的转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65746
  • 作      者:
    王永钦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永钦,男,1973年生于山东省莒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获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耶鲁大学任博士后。研究领域:中国经济、金融经济、微观经济理论。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国内外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声誉、承诺与组织形式:一个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的大国发展之道:来自经济学的声音》《制度、增长与平衡——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1978-2008)》《宏观经济学》《公司金融理论》《守规的代理人:良治的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多部。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上海市“浦江人才”(2011)、2012-2013年度“上海社科新人”。
展开
内容介绍
  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体系从政治体系中“脱嵌”的过程。在市场高度不完全的发展阶段,“嵌入型体制”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经济赶超,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最优治理结构是发展阶段的函数。《“脱嵌”是如何发生的:东亚模式的转型》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研究了东亚模式是如何“脱嵌”的。研究表明,“嵌入型体制”比较适合基于投资的发展阶段,而“脱嵌”的体制比较适合基于创新的发展阶段。《“脱嵌”是如何发生的:东亚模式的转型》对于理解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具有启发意义,对于理解中国的未来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脱嵌”是如何发生的:东亚模式的转型》:
  中产阶级很难定义为某个特定的阶级,但他们一般都具有一定独立的经济能力和相应的教育、专业和文化背景,他们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威权时代中产阶级并没有自由的政治表达权和相应的政治参与权利,但是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渴望能够得到相应的自由和政治地位。而另一方面中产阶级自身的利益有赖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中产阶级并不希望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去推翻威权主义政府。正是中产阶级的这种政治态度,使得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既激进又保守,也更渴望的是温和的政治改革,并不时地给政府施加民主化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威权统治下的中产阶级经济上享受的利益与获得的政治权利严重不协调,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政治剥夺感”,因此中产阶级渴望民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此外,伴随着中产阶级人数的不断扩大,这种呼声在社会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中产阶级成为左右民主化进程的决定性力量。所以我们也不难看到,在韩国虽然“光州事件”的主力军是学生和工人,但之后未来几年借这一事件给威权主义政府造成持续压力并致其垮台的群体却是中产阶级。同样在台湾,民主化转型的标志性事件“美丽岛事件”的参与者也是包括以编辑、律师等社会群体为首的中产阶级。而在这之后成立的反对党——民进党的中坚力量亦是中产阶级。不同于社会底层的工人和农民,中产阶级的利益来自于市场的繁荣和稳定,因为他们渴望的民主是以能够发挥市场作用,维护政治秩序,体现公平正义为前提的民主。所以在韩国和台湾地区这场以中产阶级为主导的政治转型,并没有发生暴力革命,而是比较温和的政治改革。
  脱嵌的社会基础:土地改革
  伴随着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孕育了大量的中产阶级,也促使了社会完成“脱嵌”。而之所以能够产生大量的中产阶级,而不使经济发展的果实落入少数精英阶层手中,则得益于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收入差距始终都比较小。收入差距和社会分化对社会制度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Alesina and Ferrara,2004)。社会贫富差距一直是各国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控制好社会财富分配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初始禀赋的平等性和起点的公平对于收入差距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具有深远影响。东亚的经验表明,经济起飞前的土地制度改革对于东亚模式实现共享式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You,2008)。
  韩国和台湾地区二战后在政府的主导下都实行了非常成功的土地改革。而两地政府之所以都在战后马上就开启土地改革,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新成立的政权、提高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合法性。因为此时朝鲜和中国大陆都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民众热情高涨,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如果不进行土地改革改变贫民的地位和命运,则很有可能在内战中被共产党彻底打败。外部共产主义“威胁”的存在迫使两地进行土地改革,这也正是相比于其他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土地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此外韩国和台湾地区原来都是日本的殖民地,新政权刚从殖民者手中接管两地,需要通过这一改革获得广大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可。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为什么要研究东亚模式
二 本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三 本书的主要发现
四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东亚模式: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一 作为后进国家成功赶超范例的东亚模式
二 东亚模式的特征
三 历史比较视野下的东亚模式

第三章 嵌入性、自主性与发展模式:一个分类学
一 引言:经济发展之谜
二 嵌入性、自主性与发展模式:一个理论框架
三 经济发展模式的四个世界

第四章 嵌入型体制的经济是如何发展的:一个基于东亚模式的理论框架
一 引言:什么是东亚模式
二 嵌入型体制的经济发展:作为互联关系型合约的产业政策
三 法律、社会规范与经济发展

第五章 东亚模式是如何脱嵌的
一 从有限进入秩序到开放进入秩序
二 从基于投资的增长到基于创新的增长
三 东亚模式的启示

第六章 重启改革议程:东亚模式视角下的中国奇迹及未来
一 嵌入型体制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二 竞争性的嵌入型体制:中国特色的“联邦主义”
三 中国地区竞争性嵌入型体制的代价:一个理论分析
四 中国竞争性嵌入型体制的代价
五 重启新的改革议程
参考文献

附录
脱嵌问题是社会转型问题【郭定平】
要注意研究“入嵌”与“脱嵌”的环境【陈建安】
从干预向市场模式转型的条件【马骏】
中国与东亚国家社会转型的差别【韦森】
中国和东亚模式是截然相悖的两条路【方钦】
“入嵌”易,“脱嵌”难【秦晓】
嵌入性经济的概念值得商榷【章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