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技术》共分为八章。介绍了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装备物理状态改变、装备功能劣化、集群装备战斗力丧失等三个层面研究装备战斗损伤模型的层次体系结构,并研究物理状态改变与功能劣化战损模型的机制。介绍基础环境可组合性与运行时间可组合性的分析技术,以及可组合性判定流程。从元模型降低组合模型整体的可理解性、元模型相对于原始模型在实现功能上的不完备性、元模型误差所导致的仿真过程不可重现性等方法。还介绍了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理论的输入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以及基于信息熵的输入参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还
第1章 绪 论
1.1 装备战场损伤与战斗损伤
装备战场损伤是指在战场上需要排除、处理的妨碍装备完成任务的事件,包括战斗损伤、偶然故障、耗损性故障、人为差错、装备得不到供应品(油液、材料、备件等)、装备不适于作战环境等。
在上述各种损伤事件中,战斗损伤是一种非常关键的装备战场损伤形式。装备战斗损伤简称战伤或战损,是指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敌方武器的袭击使其零部件遭受破坏或是功能严重下降而影响使用效能的一种状态。如枪弹、炮弹、导弹所造成的装备损伤。显然,战斗损伤是装备在战场环境下所特有的一种战场损伤形式。据美军资料统计,战斗损伤约占全部战场损伤的25%-40%;而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损伤高达80%。虽然现代飞机、舰艇、坦克等装备在研制过程中提高了可靠性和生存性,但这只能使其被击毁的概率减小,而无法避免被击伤的情况,面对敌陆、海、空、天等高效能武器的打击,武器装备的战斗损伤比例将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战斗损伤是首先应当考虑和研究的。
对于偶然故障、耗损性故障、人为差错、装备得不到供应品、装备不适于作战环境等损伤事件可采用可靠性工程、心理学、器材管理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相对上述损伤事件而言,装备战斗损伤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无论在理论方法体系方面,还是在工程实践应用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我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了装备战斗损伤理论及有关应用研究,军械、空军等系统开展了装备损伤及抢修试验、建模仿真研究,探索装备战斗损伤及修复规律。但是,就总体上说,由于作战条件与形势的变化,尚缺乏对新形势下装备战损规律的认识。国际上最近的几次战争和数据经验与我国国情、军情和装备状况差别甚大,难以获得和借鉴,尚不能作为我军装备战损规律研究的依据。我军目前获得的战损率及其分布等数据还主要依据专家经验。
目前通常采用建模与仿真技术解决我军装备战斗损伤基础数据缺乏的问题。装备战斗损伤建模与仿真技术突破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传统研究模式,是探索武器装备战斗损伤规律的一种有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