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在勒通德签署停战协议之后,与阻止“海狮”行动之前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做。他很难掌控“海狮”行动,因为这次行动比以往行动都要困难许多:这是一次历史没有先例的两栖登陆战。
希特勒多次隐退到克尼比斯(Kniebis)、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却在傍晚又回柏林一趟,这样的行为举止表明他不确定采取何种政治和军事策略才能保住第三帝国的永恒霸权。
没有任何文件流传下来让我们揭开这段孤独冥想的秘密。但是,1940年7月29日,希特勒说话了。
那天下午,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Jodl)去上萨尔斯堡(Obersalzberg)拜访了希特勒。约德尔在自己的移动指挥中心“阿特拉斯”号列车上,召见了自己的副官瓦利蒙特(Warlimont)上校以及德国海陆空三军代表:冯·洛斯伯格(vonLossberg)陆军中校、容格(Junge)海军少校、冯·福根斯坦(vonFalkenstein)空军少校。在极其秘密的条件下,约德尔透露了希特勒的圣旨,就好像摩西当时在西奈山一样。
元首打算次年春季武力入侵苏联。这条消息让约德尔的听众大吃一惊,约德尔赶紧解释道:“布尔什维克是个威胁,永远是德国的负担,为了消除这种负担,武装冲突不可避免。最佳的方案是在这场战争中解决这个问题。”这只是一条理由。希特勒到底是如何做出入侵苏联的致命决定的呢?没有文件能给予回答。6月19日,齐亚诺在慕尼黑见到了希特勒,我们从齐亚诺的日记中知道,虽然莫斯科在几天前阻止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独立运动,但希特勒仍然没有提及他想入侵苏联的事。
德国和法国在勒通德签署停战协议后,莫洛托夫召见了罗马尼亚驻克里姆林宫的大使,交给大使一份最后通牒,要求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理由是这部分土地原来属于沙皇俄国。罗马尼亚政府恳求德国帮助。但是,德国外交部给罗马尼亚政府的忠告是满足莫斯科的要求。
于是苏联和罗马尼亚签订了协议,不仅把沙皇时代的比萨拉比亚归还给苏联(这块地方自1812年就归沙皇管理,但违反民族自决的原则),而且还包括了布科维纳(Bukovina)。布科维纳,在喀尔巴阡山的北面,原来属于奥地利帝国,克里姆林宫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染指过此地。
是不是苏联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希特勒的决定?因为苏联在此事上显露出贪得无厌的帝国主义特征,这点瞎子都能看出来。苏联向西进入罗马尼亚,边界从德涅斯特河(Dniestr)推进到普鲁特河(Prut),这样苏联就等于向西南方向前进了125英里,苏联的轰炸机能在30分钟内飞抵普洛耶什蒂(Ploiesti)的炼油厂——众所周知,希特勒一直非常看重的战争经济,特别是石油。
尽管如此,罗马尼亚外交部长格里戈列·加芬库(GrigoreGafencu)在他那本吸引人的《东线战争起源》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人们至今仍然还在引用的观点,德国是因为“海狮”行动失败才改变进攻方向的。当年,拿破仑放弃直接进攻英国,转向东方,沿路到过乌尔姆、奥斯特利茨、提尔西特、莫斯科、滑铁卢。所以,希特勒像当年的拿破仑一样,谋求消灭苏联,借以弥补在多佛海峡的绝望。
希特勒可能在1940年6月就有进攻苏联的考虑,但希特勒和戈林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解决“海狮”行动的困难上。他无法做到一方面忙着送德军跨越英吉利海峡去打倒最后的敌人英国,同时还能为与斯大林进行较量去节省各种资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