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价值基础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70445
  • 作      者:
    蒋铁初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蒋铁初
1969年生,江苏涟水人,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人选。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现代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学术专著《中国近代证据制度研究》、《明清民事证据制度研究》,《清代四川地区的刑事司法制度研究》(合著)。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司法部项目、省规划项目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价值基础研究》主要考察价值追求对传统证据制度形成的影响。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价值有发现真实、维护伦理、注重司法效率、追求无讼、重视生命、体现仁政、维护等级特权等方面。其中发现真实是证据制度的最基本价值。受发现真实价值的影响,中国传统证据制度呈现这样一些特征:注重通过考察受讯人的辞、色、气、耳、目五个方面表现来判断案情;主张以证据与情理相结合作为发现案件真实的手段;在事实认定上强调证据与口供结合但以证据为主;对于特殊案件如被告人不得刑讯的案件主张以众证定罪;在当事人与证人可以刑讯的案件中则主张控制刑讯的数量及严厉程度以避免受讯人诬服;倡导狱贵初情,强调在案发之初认真调查证据特别是尸体勘验应即时进行,以及在证据采信时优先采信调查在先的证据;对于疑罪案件强调应努力调查以图发现真实,避免以疑罪结案;甚至在在观念与实践中鼓励司法者采用谲审,即欺诈性审理方式;在特别重视人证的情况下,惩罚诉讼中的伪证者以保证证据的真实可靠。上述特征有的在立法中有规定,在实践中亦受到重视;有的只在实践中出现,在立法中并无依据。如欺诈性审理方式因与司法者作为道德引领者的身份不符而从未入法,但在理论中却不断有人探讨,实践中亦有大量案例。可见司法者比立法者更加强调案件真实的发现。
展开
精彩书摘
笔者自踏进法律史研究阵营以来,深感自己学力有限,常怀惶恐之心。为了避免学术上一事无成,因此决定将自己的研究范围锁定在一个较小的学术领域。2001年的博士论文选题使笔者选择中国证据制度史作为自己的一瓢弱水。2004年博士论文《中国近代证据制度研究》修订出版,2008年博士后出站报告《明清民事证据制度研究》出版。在制度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将自己的兴趣转向制度与理论的结合研究,探讨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传统及其形成的原因。首先选择的视角即是从法的价值角度来加以考察。之所以选择以价值追求为突破口,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价值分析对于法学研究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知道,价值是立法者制定法律及司法者适用法律的目的所在,缺少对立法与司法价值的分析,我们很难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二是已有的中国证据制度史研究尚未涉及价值研究领域。近年来,研究中国证据制度史的成果已有一定数量,这些成果丰富了证据制度史研究的内容。学者们从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特征入手,进而考察了形成这些特征的哲学、社会、文化,甚至科技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在当今社会呈现出立体鲜活的面貌。不过尚未有人从法的价值视角来剖析中国古代证据制度。有鉴于此,笔者将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价值分析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始着手资料收集与部分学术论文的撰写。2010、2011两年,笔者以“中国证据法的传统及其价值基础”为题申报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获得立项。现在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小册子就是两个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
本书主要考察价值追求对传统证据制度形成的影响。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价值有发现真实、维护伦理、注重司法效率、追求无讼、重视生命、体现仁政、维护等级特权等方面。其中发现真实是证据制度的最基本价值。受发现真实价值的影响,中国传统证据制度呈现这样一些特征:注重通过考察受讯人的辞、色、气、耳、目五个方面表现来判断案情;主张以证据与情理相结合作为发现案件真实的手段;在事实认定上强调证据与口供结合但以证据为主;对于特殊案件如被告人不得刑讯的案件主张以众证定罪;在当事人与证人可以刑讯的案件中则主张控制刑讯的数量及严厉程度以避免受讯人诬服;倡导狱贵初情,强调在案发之初认真调查证据特别是尸体勘验应即时进行,以及在证据采信时优先采信调查在先的证据;对于疑罪案件强调应努力调查以图发现真实,避免以疑罪结案;甚至在在观念与实践中鼓励司法者采用谲审,即欺诈性审理方式;在特别重视人证的情况下,惩罚诉讼中的伪证者以保证证据的真实可靠。上述特征有的在立法中有规定,在实践中亦受到重视;有的只在实践中出现,在立法中并无依据。如欺诈性审理方式因与司法者作为道德引领者的身份不符而从未入法,但在理论中却不断有人探讨,实践中亦有大量案例。可见司法者比立法者更加强调案件真实的发现。
除发现真实以外,维护家族伦理等价值追求亦对证据制度的传统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伦理包括亲亲、尊尊、长幼有序及男女有别等原则。受其影响,传统法中能够体现维护家族伦理的规范如亲亲相隐、干名犯义、禁止发冢等都对证据制度与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依据上述规范,亲属之间不能互证犯罪行为,卑亲属不可控告尊亲属的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不得为取得证据而发冢验尸。在司法实践中,则有妇女到堂作证的限制。所有这些规范及实践在牺牲了案件真相发现的同时,保护了家族伦理不被破坏。仁政的价值追求在程序上导致了不得对老幼疾等人实施刑讯以及对待质人员应尽早释放,在实体上导致案件被迫以疑罪处理时倾向疑罪从轻。无讼追求是中国古代司法的重要价值。影响到证据制度领域,表现为在案件受理阶段强调有证据才可受理案件,事实认定强调口供与证据兼备以避免当事人在判决后缠讼。注重司法效率的价值追求表现为司法者在案件审理时通常会选择低成本的证明方式。司法者强调以堂审为主,对勘验特别是田土勘验主张慎重实施。重视生命的追求影响到证据制度领域表现为命案的事实认定特别强调证供一致,基本上不允许疑罪结案。维护等级秩序的价值表现为对于贵族官员的犯罪审理不得刑讯,对皇权的维护则表现为御笔断罪不得更改及对侵害皇权的犯罪行为可以实行疑罪从有。中国传统证据制度规则对于可以相容价值尽力做到兼顾。在竞争性价值之间则会作出取舍与权衡,此种取舍与权衡在立法与司法之间、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之间、在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之间及在不同司法者之间的表现各不相同,反映出证据制度史的多变性特点。
以上是笔者几年来探索法律价值与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一点心得体会。尽管笔者努力想让自己的思考能够对证据制度史研究有所裨益,但限于水平及结项压力,书中挂一漏万之处,尚请读者不吝指正。
蒋铁初
展开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上篇:发现真实价值对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影响

第一章 五声听讼()

第一节 五听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五听的制度规范()

第三节 五听的实践()

第二章 情证折狱()

第一节 概念的梳理()

第二节 情证折狱理想的演进()

第三节 司法实践中的情证折狱()

第四节 情证折狱与相关诉讼手段的关系()

第三章 证据裁判()

第一节 刑事判决的事实依据——以证为主到证供一致()

第二节 民事判决的事实依据——以证为主()

第三节 中国古代事实认定模式的特点及成因()

第四章 众证定罪()

第一节 唐律“据众证定罪”制度及其源流()

第二节 众证定罪的价值及实践效果()

第三节 众证定罪的地位及成因()


第五章 有限刑讯()

第一节 刑讯的合法性()

第二节 刑讯的有限性()

第三节 实践中刑讯的合法与非法()

第六章 狱贵初情()

第一节 “狱贵初情”观念的演进()

第二节 “狱贵初情”对制度与实践的影响()

第三节 “狱贵初情”的异化()

第七章 疑罪必审()

第一节 不承认疑罪的观念()

第二节 不承认疑罪的制度规制()

第三节 实践中的应对()

第四节 疑罪必审的哲学基础()

第八章 欺诈审理()

第一节 欺诈审理的理论探讨与立法规定()

第二节 欺诈审理的司法实践()

第三节 欺诈审理的条件与意义()

第九章 伪证防治()

第一节 伪证的泛滥及成因()

第二节 制度的规制()

第三节 实践中的对策()

下篇:其他价值对传统证据制度的影响

第十章 家族伦理()


第一节 古代证据立法对家族伦理的维护()

第二节 司法理论中维护家族伦理的观点()

第三节 司法实践维护伦理的做法()

第十一章 施行仁政()

第一节 追求仁政对取证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追求仁政对事实认定的影响()

第十二章 追求无讼()

第一节 以证据为手段控制案件受理()

第二节 强调认定事实的证据能服当事人之心()

第三节 无讼追求的深层动机及对证据制度的影响()

第十三章 司法效率()

第一节 降低证据活动的成本()

第二节 降低结案的事实标准()

第三节 司法效率追求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四章 重视生命()

第一节 对生命极端重视的理念()

第二节 重视生命对证据立法的影响()

第三节 重视生命对司法实践的影响()

第十五章 等级秩序()

第一节 维护特权者地位的理论()

第二节 维护等级秩序的证据立法()

第三节 维护等级秩序对司法实践的影响()

第十六章 价值权衡()

第一节 价值共存时的兼容()

第二节 价值冲突时的取舍与平衡()

第三节 影响价值取舍与平衡的因素()

结  语()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