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化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是文化权利公平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
文化机会公平是文化权利公平的起点,只有获得平等参与文化活动和享有文化成果的机会才能谈得上享有和实现文化权利。正如当前人民群众所呼吁:即使“权利无添加,起点要平等”。
要实现文化公平,首先要培育机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如果人们没有广泛的机会公平的意识和追求,不仅机会公平的行为不会产生,即使是具备了促进机会公平的相关制度和规则难以起作用。当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了这种价值理念,实践机会公平就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其次要打造机会公平的发展起点。中国新一轮改革实质上是为实现机会公平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努力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对弱势群体进行适当的补偿,从而为实现机会公平创造新的起点。最后要创新机会公平的制度规则。无论是培育机会公平原则,还是落实机会公平原则,都需要相应的制度规范来加以保证。“现在提出缩小贫富差距,就是要把这种理念体现在我们的法制、政策和制度里面去,使得我们的制度能够体现不同阶层人的利益。这个制度就是规则,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权利,就是靠这样的法律、规则。”②用正义的制度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这是现代社会实现有效治理的基本方法。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实际上要通过规则公平来体现。文化规则公平是文化机会公平、文化权利公平的媒介,是文化权利公平、文化机会公平的制度保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权利公平、文化机会公平和文化规则公平都还是形式上的公平,还存在着许多事实上的不公平,这里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政治原因,社会主义文化公平最终必须迈向形式公平和事实公平相统一的理想境地。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文化公平的目标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工程,必须制定自己的国家文化战略,实现文化利益与国家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在国际上的同步增长。国家文化战略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是要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二是要创造性地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三是要积极吸纳国外先进文化;四是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五是要坚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确立了国家文化战略之后关键要通过文化利益主体的文化利益活动来实现国家文化的发展,因此,在国家文化战略确定之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也必不可少且要紧密跟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主要注重点在于:一是要建立文化利益整体态势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要选择文化繁荣发展的最优战略路径:三是要确定文化利益实现的战略重点:四是要加快国家文化安全之下的文化国际化发展。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从宏观上规划了实现文化公平的目标和路径,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中国第一本人权蓝皮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2011)》表明: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足,依然构成了当下公民文化权实现的障碍。总体表现为:公共文化产品各生产供给机制的主体定位不明确,公共文化投融资机制乏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机制落后,公共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基本没有形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相当突出。公民文化权利的核心是文化公平,而文化公平的实现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有鉴于此,文化公平的实现目标就是逐步建立起以文化权利公平、文化机会公平、文化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平等参与文化建设,平等享受文化成果。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文化公平,确保文化服务供给面向全体公众,确保所有人平等地享有参与文化活动与从事文化创造的机会。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