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法治建设:北京市农民向“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转变中法律保障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316937
  • 作      者:
    魏永忠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法治建设:北京市农民向“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转变中法律保障研究》是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立项重点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以“北京市农民向‘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转变中法律保障研究”为命题,课题组成员以立项题目为主旨,将研究范畴辐射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释义、时代背景分析、法律困惑、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民和城镇居民身份的法律界定与适用,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理论阐释,农民和市民事实上权利不平等突出体现,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对策,农民向“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转变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转变为市民的法律建议,农村和城市的学理性和法理性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征用的法律界定,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法律保障的立法建议,农民集体资产的法律性质和形成发展历史考察,农村集体资产的基础理论和法律性质,首都农民转变为市民过程中集体资产权利变化、保护、法律缺失,首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策与法律现状分析、法律保护主要对策,国外、境外相关法律和保障措施借鉴等方面。书中所述观点,借鉴并吸收了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立足我国现实,重点关注北京,期望能对社会实践和法治建设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这种长期的差异性导致了当前现实社会中,农民和市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在受偿价值上是不平等的。即农民和市民若遭受同等侵权,导致死亡或伤害,赔偿金数额是不同的,农民的赔偿金数额要比市民的赔偿金数额低很多。这就是常说的“同命不同价”,这典型地体现了农民和市民生命权、健康权受偿价值事实上的不平等。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人身损害赔偿金数额是一种司法上的补偿替代措施,但用金钱去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来补偿受害人受伤害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是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并且评估受害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损害程度,归根结底,还是体现了生命权和健康权的价值平等性。因此,同为国家公民,《宪法》赋予公民作为自然人维持生命和维护生命安全,防止他人剥夺自己生命的权利是一致的,无论是农民还是市民,他们都作为自然人存在于这个社会,人与人的生命都为社会所认可与承认,那么生命权就是平等的。健康权是自然人保持整个身体各个器官和生理机能正常及其健康状态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保持身体器官和生理机能正常及其健康状态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健康权和生命权一样,不因身份是农民还是市民而有所差别,不能因身份的不同而在事实上就不平等,这是对农民身份的一种歧视。
  另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和城市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发展也很不平衡,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和水平也显著低于城市,这也体现了农民与居民在健康保障方面的差异性与不均等性。
  (二)教育机会不平等
  机会,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情形。机会平等指在面对有利情形时,每个人都有能力利用且把握住这种有利情形,不会因为外在异常客观因素而导致机会的缺失。教育机会平等指受教育者以自身为基本出发点,主张自身的努力以开发个人自身的智商和潜能,并为国家公民提供一种平等竞争的软环境,努力消除影响公民自身发展的异常因素。教育机会平等具体包括起点的平等和过程的平等,但是不包括结果的平等。承认并尊重公民在智力和潜能方面的先天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拥有教育机会方面的不平等。教育机会平等指从总体上说每个公民都应当具有均等的、大致相同的基本教育机会,它是基于公民的基本受教育权利而确认的一种教育机会平等。
  现实中,农村和城市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并且趋势越来越明显,表现为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投入不均等,农村和城市教职工待遇差距过大,农村和城市学生上学率、辍学率都有很大差异。数据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010,201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8.3万亿美元,4010就是3320亿美元,但是配到农村地区的不足20%,即不足660亿美元。农村教职工的待遇也远远低于城市教职工。农村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如教学楼、体育场、宿舍、计算机室、实验室、食堂也和城市学校相去甚远。最近几年,教育的成本也在迅速增加,教育成本占家庭支出的比例逐渐升高,因此导致的教育返贫现象逐渐增多,而且“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农村日趋抬头,对此值得我们警惕。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释义
二、我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时代意义
三、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律困惑
四、北京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一章 农民和城镇居民身份的法律界定与适用
一、如何界定农民
二、何谓“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
三、农民向“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转变中集体资产问题
四、农民和市民事实上权利不平等的具体体现
五、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对策
六、农民向“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转变涉及的法律问题
七、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转变为市民的法律建议

第二章 农村和城市的法律界定与适用
一、农村与城市的概念
二、城市与农村法律地位的法律界定
三、土地所有权的法律界定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界定
五、土地征收、征用的法律界定

第三章 城乡户籍管理二元体制的法律问题
一、城乡户籍管理二元体制的法律渊源
二、城乡户籍管理二元体制遇到的法律问题
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法律保障方面的立法建议

第四章 农民集体资产的法律性质
一、农民集体资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二、农村集体资产的基础理论研究
三、我国农村集体土地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性质

第五章 首都农民转变为市民过程中集体财产权利变化的法律问题
一、农民转变为市民过程中集体财产权利保护
二、首都农民转变为市民过程中引发的集体财产权变化
三、首都农民转变为市民过程中集体财产权利保护现有法律缺失

第六章 首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策与法律现状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问题
二、首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三、城乡一体化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
……
第七章 首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法律保护主要对策
第八章 国外、境外相关法律和保障措施借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