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众儒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3171
  • 作      者:
    邵汉明, 刘辉, 王永平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大众儒学》基于对儒学精髓全面准确的把握,融继承性、批判性与创造性为一体,致力于儒学的现代转型:具有口语化、通俗化、大众化的特征,致力于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注重知识性与通俗性、传统性与现代性、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结合,致力于儒学智慧和积极价值的阐扬。
展开
精彩书摘
  《大众儒学》: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入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
  (三)忧患意识与责任承担
  忧患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亦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弘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它包含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所谓悲天悯人,说的是孔孟之所忧所患绝非所谓感性物质生活的匮乏和个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而主要是内在精神生活的缺憾和人类群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绝非一己之功利得失,而主要是人类群体之幸福和理想的实现,是物我对立、人我对立的取消,所以当现实的苦困缠绕个人与众生之际,当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人我和谐的秩序被打破之时,孔孟自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深沉的悲情悲愿和无限的同情之心,孟子称之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所谓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如《易传》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总之,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是责任感得以生发的直接契机;承担苦困的责任感则是同情心的必然升华,两者共同构成儒家忧患意识的有机内涵。儒家的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而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便在今天,人们仍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前,我们尤其需要有孔孟儒家那样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扛起时代的重任,消除民族的和人类的危机,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
  (四)道德意识与文明进步
  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一个人如若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穷困潦倒,也能得到万民称颂而名垂千古。其次,道德还是人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因此,他们强调做事要从仁义出发,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哪怕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处。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天地生人人贵物贱
二、动静有常唯变所适
三、格物致知睿智明理
四、知行相须以行为重
五、名正言顺名实相符
六、有经有权中道直行
七、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八、性善性恶为善去恶
十、悲天悯人承担责任
十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十二、立志有恒修身达道
十三、内养外化成善之道
十四、成仁取义修养正气
十五、节欲导欲遂天下欲
十六、公重私轻公而后私
十七、克己尚群周而不比
十八、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十九、义以为上取财有道
二十、诚信奠基言出必践
二十一、正己正人以身作则
二十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二十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二十四、君子风范文质兼具
二十五、礼仪至上文明儒雅
二十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二十八、德主刑辅宽猛相济
二十九、以道事君尊君爱民
三十、选贤任能用人不疑
三十一、移风易俗整饬风气
三十二、以史为鉴以史寄志
三十三、与时偕行变通趋时
三十四、尊德乐道与民偕乐
三十五、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三十六、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