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情绪犯原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88034
  • 作      者:
    袁彬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袁彬,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二审监督处副处长;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1998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3年)、法学博士(2006年);代表性著作有:《刑法的心理学分析》(2009年)、《死刑民意研究》(2012年),主编、参编著作20余部,译著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参与各类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运用心理学关于情绪的研究和理论,以及刑法学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原理,具体探讨了情绪犯的成立条件和刑事责任的认定。同时,借鉴国外刑法有关情绪犯的立法,对我国刑法的规定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情绪犯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情绪的基本问题 人人皆有情绪。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有情绪的烙印。情绪是人 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对不同的事物在不 同的情境下,人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① 情绪是成功后的喜悦、失落 后的空虚,是青春期的冲动、垂垂暮年的安宁,是相逢时的喜悦、离别 时的忧伤,也是恐惧、愤怒、得意与愧疚。唐朝诗人司空图《寓居有感》 云:“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情绪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 的生活和行为,也影响着犯罪行为的决策与实施。“犯罪人实施某种犯罪 行为,总带有一定的情绪和情感色彩,要受到情绪、情感的影响。同时, 一些情绪、情感可以直接影响犯罪行为,以犯罪动机的形式出现。” ② 情 绪型犯罪在当前我国刑事犯罪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很多犯罪人都表现出 较明显的情绪问题。根据福建省闽西监狱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对该 监狱内2 934名罪犯进行的个性心理测验显示:有282人表现为情绪易 变、起伏不定,通常性情暴躁,易生烦恼;有353人表现为冲动、鲁莽、 情绪易激动,精力旺盛充沛,富有激情;有141人表现出不安守本分,恃强霸道,渴望冒险,不甘于现状;有305人表现有较强的报复欲;有 450人表现为缺乏同情心;有353人表现为焦虑不安,是自杀自残的高危 人群;有353人表现有较强的自卑感,缺乏信心。 ① 因此,情绪犯罪问题 是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受到了我国司法 界和有关专家的重视。不过,要了解和研究情绪犯罪,首先需要了解情 绪的内涵、特性、功能和机理等基本问题。 一、情绪的内涵 (一)情绪的概念 在心理学上,情绪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美国心理学者约瑟夫· 勒杜(Joseph LeDoux)就曾说过:“只要没有人要求我们给情绪下一个 定义,那么,每个人都知道情绪是什么。” ② 换言之,情绪这种东西说起 来人们都知道,但是要准确界定它则比较困难。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詹 姆斯·拉塞尔(James Russell)也指出,情绪仅仅是我们作出的一种简 单的分类,这种分类是基于我们感受到的某些体验的、经过讨论的 结果。 ③ 不过,尽管迄今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让多数人一致同意的关于 情绪的定义” ④ ,心理学界仍有很多学者在讨论和研究情绪问题。例如, 西方早期的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情感,是与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有关的 身体状态,是明显的或细微的行为,它发生在特定的情感之中,并在内 涵上将情绪区分为五个不同的方面:(1)把情绪当作一种可以从意识上 加以区分的主观体验;(2)把情绪当作一种心理状态;(3)把情绪当作 一种不适宜的适应性表现;(4)把情绪当作动机;(5)把情绪当作行为 的一个方面。 ⑤<br> 与早期心理学家的研究相比,现代心理学对情绪的界定多以实验研 究为基础,因而也更为科学。不过,由于研究立场的不同,现代心理学 对情绪的界定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取向。第一种取向是心理取向,侧重于情绪的内心体验。坚持这种研究取 向的学者一般不在定义上对情绪和情感作区分。如我国有学者认为,“情 绪和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 ① 。“一个人对当前所面临 的事物与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已形成的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的切身体 验或反映,就叫作情感” ②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 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 ③ 。“情绪和情感是人脑以主观体验形 式,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心理现象” ④ 。“情绪和情感,是指在 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机体对事物的有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反应” ⑤ 。<br> 第二种取向是生理取向,侧重于情绪的生理唤醒。如美国心理学家 阿诺德很早就提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 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 模式所伴随,该模式因不同情绪而有差异” ⑥ 。美国也有其他学者赞同情 绪研究的这种取向,认为“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 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或持续的评价” ⑦ 。<br> 第三种取向是综合取向,侧重于情绪的生理唤醒、内心体验和行为 反应等因素的综合。例如,有学者认为,“情感是由非中性事物引起的并 反作用于这个事物的非中性的意图和行为” ⑧ ,“机体在对自身需要有一定 预期的基础上,会对客观刺激是否能够满足自身需要作出某种认知评价, 而情绪则是由这种认知评价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功能性的反 应,这些反应既可以被感知,也可以被测量” ⑨ 。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 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这些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 ① 。<br> 当前,有关情绪的综合定义逐渐成为情绪研究的一致认识。正如有 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 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 动机力量” ② 。“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激动状态;此种 状态虽为个体自我意识所经验,但不为其所控制,因之对个体行为具有 干扰或促动作用,并导致其生理上与行为上的变化” ③ 。因此,情绪同时 包含了内在体验、生理唤醒和外在行为 ④ 三种成分。<br> 关于情绪研究的上述三种取向尽管存在着研究侧重点上的差异,但 从研究内容上看,相互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不同。如今,有关情绪研究 的综合取向逐渐成为共识。根据综合心理学关于情绪的研究,情绪在内 涵上大体涵盖了以下内容: 第一,情绪包含内心体验,同时也包括了生理唤醒和外在行为。毫 无疑问,喜、怒、哀、乐、悲、恐、惊等情绪首先反映的是人们的内心 状态,是一种态度体验。但情绪的内容并不限于人们的内心体验,还包 括了与内心体验相伴随的生理唤醒和外在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情绪的定义必须包括生理基础、表情行 为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你可能记得,在你感到愤怒时,你心跳加速, 血液涌上脸和你每一块肌肉。由于肌肉过度紧张,你有要爆发的冲动。 当你过度悲伤时,身体感到异常压抑和沉重,肌肉松弛,虚弱无力。你 的脸和胸口会疼痛,眼泪止不住地落下,你在抽泣中感到窒息。” ⑤<br> 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进一步表明,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人们会产 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和表情行为:(1)愤怒时,血液流向手部,心跳加速, 肾上腺素等激增,激发强大的力量。(2)恐惧时,血液流向骨骼和肌肉, 脸部因缺血而变得惨白,身体僵立,动弹不得。脑部情绪中枢激发激素 分泌,使身体处于警戒状态,并专注逼近的威胁,随时准备作出最佳反 应。(3)快乐时,脑部抑制负面情绪的部位较活跃,能量增加。生理方面唯一的特征是较为平静,使身体能较快从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因此, 不但身体得以休养生息,还能打起精神应对眼前的挑战与目标。(4)爱、 温柔和性满足会引发自主神经系统的警觉状态,这与愤怒和恐惧引发的 打斗或逃避反应恰好相反,全身笼罩在平静和幸福感之中,有利于与他 人合作。(5)惊讶时,眉毛上扬以扩大视觉范围,也可让更多光刺激视 网膜,借以快速了解周遭的情况,研究最佳的应对策略。(6)厌恶时, 上唇向一边扭曲,鼻子微皱。达尔文认为这个动作刚开始是为了闭紧鼻 子以免吸入可恶的气味,或表示想吐出难吃的食物。 ①<br> 因此,总体上看,情绪的内涵是综合的,包括了内心体验、生理唤 醒和外在行为等内容。 第二,情绪反映的对象具有客观性。作为一种反应,情绪所反映的 对象自然是客观事物。只不过,在不同的情绪中,事物的表现形式可能 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它既可以是眼前的某种特定对象,也可以是 不在眼前的非特定对象。通常情况下,听到别人的表扬后会产生高兴的 情绪,受到别人侮辱后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这里的高兴、愤怒所反映的 事物是特定的。不过,在有的情况下,情绪的产生可能并不基于某种特 定的事物。例如,莫名的忧伤感通常很难有具体的对象,但这并不意味 着这类情绪就不反映客观事物。实际上,在这种情绪产生的过程中,外 界事物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发挥作用的,且通常不是一种,而是多种事 物的共同作用,且不限于眼前的事物。例如,“夜深了,你独自躺在床 上,难以入眠,脑海中充满了许多想法和情感。在白天的工作中,你有 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好,可能伤害了某个人,这使你感到羞愧。你又想到 身在另一个城市的父亲,他正在勇敢地与癌症斗争着。晚上看了一部电 影,影片的诙谐幽默深深地感染了你,你发出了由衷的笑声。然而在让 自己快乐的同时,你却有着一种内疚感。每当想到几个月前结束的一段 感情,你便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这些都使得你睡意全无” ② 。<br> 第三,情绪是多因素、多水平整合的产物。从生理的角度看,情绪 是脑的功能,首先发生在神经组织进化上古老的部位。丘脑系统、脑干 结构、边缘系统、皮下神经核团等这些整合有机体生命过程的部位,都 是整合情绪的中枢。随着人类的进化,大脑皮层尤其是前额叶的发展对情绪与认知的整合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保持在脑的杏仁核。与由杏仁 核为核心的神经环路联系的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的内脏系统、内分泌系统 都参与情绪的发生、维持和变化。同时,大脑皮层的高度分化为情绪的 分化提供了可能。由皮层运动区支配的躯体骨骼肌运动,尤其是面部肌 肉运动,是人类具有多种精细化的情绪的直接机制。从心理的角度看, 需要、感觉、知觉、思维等多种心理成分都能参与情绪的加工过程,并 进而区分出不同水平的情绪,如感知觉水平上的感情反应和认知水平上 的感情反应、与本能需要相联系的感情反应和与生物—社会性事件相联 系的感情反应等。 ① 可见,情绪的产生既有生理因素的参与,也有心理因 素的参与,是多种因素的整合结果,并根据其整合水平的不同,表现为 不同的情绪。 因此,情绪在内涵上既体现为一种内心的体验、态度反应,也体现 为生理上的各种行为及表现在外的表情和行为。
展开
目录
<br> <br>目 录<br> 第一章 情绪犯的基本问题 1………………………………………………<br> 第一节 情绪的基本问题 1…………………………………………… <br> 第二节 情绪犯的基本问题 18………………………………………… <br> 第二章 情绪犯的责任根据 37……………………………………………… <br> 第一节 情绪犯的责任能力根据 37…………………………………… <br>第二节 情绪犯的主观恶性根据 58…………………………………… <br>第三节 情绪犯的人身危险性根据 77………………………………… <br> 第三章 情绪犯的成立要件 91……………………………………………… <br>第一节 情绪犯的成立要件概述 91…………………………………… <br> 第二节 情绪犯的前提条件 101……………………………………… <br> 第三节 情绪犯的主观条件 129……………………………………… <br>第四节 情绪犯的行为条件 141……………………………………… <br> 第五节 情绪犯的对象条件 151……………………………………… <br>第四章 情绪犯的评价模式 158……………………………………………<br> 第一节 情绪犯的归责模式 158……………………………………… <br> 第二节 情绪犯的处罚模式 170……………………………………… <br>第三节 情绪犯的立法模式 181……………………………………… <br>第五章 情绪犯的规制完善 193…………………………………………… <br> 第一节 我国情绪犯的刑法规制现状 193…………………………… <br>第二节 我国情绪犯的刑法规制缺陷 203…………………………… <br>第三节 我国情绪犯的刑法规制完善 215…………………………… <br>附录 30国刑法关于情绪犯的规定 237…………………………………… <br> 参考文献 260………………………………………………………………… <br> 后记 27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