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后宋前的五代至金时期,官府和民间收藏之风颇盛,鉴定大家也是辈出,尤以后梁的赵昌和刘彦奇最为著名。刘彦奇更被时人称为“唐朝吴道子之手,梁朝刘彦之眼也”
四、宋元时期书画鉴定
宋代,随着商业的空前发展,书画作品成为了一种获利颇高的商品,一些大都市中出现了包括书画在内的文物市场,如汴京相国寺的集市上就有专门买卖书画的铺席。由于书画作伪谋利的现象较为普遍,书画鉴定也是异常兴盛。
宋代书画鉴赏家人才辈出,米芾、苏东坡、李庸、黄伯思、董迪、刘径等都是当时知名的鉴定家。此外,苏易简和苏耆、苏瞬元、苏沁一家四代也精书画鉴定,有“四世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之说。但无论是在宋代还是从整个中国书画鉴定的历史来看,米芾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之一。米芾不仅在书法上造诣颇高,是“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在书画鉴定方面贡献也非常大。其在《画史》《书史》中的理论对当时及后代的书画鉴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米芾继张彦远“好事者”说之后,明确指出了“鉴赏家”与“好事者”的区别,他说“好事者与鉴赏之家为二等。鉴赏家谓其笃好,遍阅记录又复心得,或自能画,故所收都精品。近世人或有货力,无非酷好,意作标韵,至假耳目于人,此谓好事者”。他认为鉴赏家必须由衷热爱书画,或者通过考究文献对艺术确有心得,或者本身亦能书能画。他认为一个人既不能书,也不能画,又自称为“鉴赏家”是自欺欺人。但米芾自己也作假,甚至助人造假。他在《书史》中记载,王诜总是想方设法请他临帖,并把他临的王献之的《鹅群帖》染成古色,加上从别处移来的题跋,装裱后请当时的公卿题字。
宋代的书画鉴定活动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导,从米芾、苏东坡等鉴定名家的著述中可以总结出宋代书画鉴定的几个突出特点。其中注重笔墨在鉴定中的作用是宋代书画鉴定的主要特点。苏东坡[3]在对《怀素帖》(见图6)鉴定时,说“怀素书极不佳,用笔意趣,乃似周越之险劣,此近世小人所作也,而尧夫不能辨,亦可怪矣”[5]。宋代书画鉴定的第二个特点是重视文献考据。黄伯思、董迪鉴定书画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文献考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