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司机会规则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50366
  • 作      者:
    谢晓如著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p>  《厦门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文库:公司机会规则研究》主要包括公司机会规则的基本理论、公司机会规则的概念、公司机会规则的基本含义、公司机会规则与相关概念辨析、公司机会规则的规范主体、篡夺公司机会行为的判断标准、篡夺公司机会的抗辩事由等内容。</p>
展开
精彩书摘
  其次,两个类型公司的经营者义务范围和报酬性质都是有区别的。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者的义务通常要求发挥其全部才能和精力,不允许其有积极参与其他业务开发或经营的余地。相应的,股东认为,从公平和效率角度讲都不允许经营者获得间接的秘密报酬。但对许多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其他的期望可能会更合理。股东有时会同意,或者在发起人协议中约定,执行业务的股东可能不仅仅为特定的公司服务,而是同时可以自由地从事其他活动。无论如何,在有限责任公司执行业务的股东获得所有其他股东同意其兼职工作是可行的。另外,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当一些股东相对于其他参与者的报酬更低时,可推断出这种同意。在决定他的报酬时,正式的报酬安排可能没有将其才能的作用与其资本的贡献清楚地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当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同意其报酬应反映工作的努力程度和他们初始投资的贡献时,因报酬较低而利用公司机会似乎有理由。<br />  最后,两种不同类型公司的机会种类之间的差异,意味着它们可以受宽严不同的公司机会规则的约束。股份有限公司因规模较大,几乎可灵活地接受任何风险回报的新商业机会。因此,它的商业机会几乎包含了经营者可能要利用的所有业务,而有限责任公司的机会就没有这么广泛。市场缺陷和交易成本可能阻碍有限责任公司接受与其现有经验或能力无关的,或超出其现有财力的商业机会。当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利用自己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业务时,可能并不会剥夺公司合理希望利用的机会。<br />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这些区别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应该用不同的法理定位来构建公司机会规则。虽然我国《公司法》第149条并未区分公司类型来规范公司机会,但由于我国《公司法》已经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开规范,因此,在现行法律中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不同的公司机会规则是可行的。<br />  ……
展开
目录
导论<br />一、写作背景<br />二、写作意义<br />三、题目界定与研究范围<br /><br />第一章&nbsp;公司机会规则的基本理论<br />第一节&nbsp;公司机会规则的概念<br />一、公司机会规则的基本含义<br />二、公司机会规则与相关概念辨析<br />第二节&nbsp;公司机会规则的法理基础<br />一、公司机会的权利性质<br />二、公司机会规则的忠实义务基础<br />第三节&nbsp;公司机会规则的经济学基础<br />一、公司机会规则的起因:代理成本<br />二、公司机会规则的必要性:减少代理成本<br />三、公司机会规则的制度设计:社会成本最小化<br /><br />第二章&nbsp;公司机会规则的规范主体<br />第一节&nbsp;公司机会规则的义务主体<br />一、董事<br />二、高级管理人员<br />三、控制股东<br />第二节&nbsp;公司机会规则的权利主体<br />一、公司<br />二、适用公司机会规则的组织类型<br />三、债权人<br />第三节&nbsp;我国公司机会规则的规范主体构建<br />一、我国公司机会规则的义务主体实证分析<br />二、我国公司机会规则义务主体规范的完善<br />三、我国公司机会规则权利主体规范的完善<br /><br />第三章&nbsp;篡夺公司机会行为的判断标准<br />第一节&nbsp;美国篡夺公司机会行为的判断标准及其评析<br />一、利益或预期标准(Interest&nbsp;or&nbsp;Expectancy&nbsp;Test)<br />二、经营范围标准(Line&nbsp;of&nbsp;Business&nbsp;Test)<br />三、公平标准(Fairness&nbsp;Test)<br />四、两步分析标准(Two-Step&nbsp;Analysis)<br />五、《公司治理原则:分析与建议》的事前披露标准<br />六、评析<br />第二节&nbsp;英国篡夺公司机会行为的判断标准及其评析<br />一、利益冲突标准<br />二、成熟商业机会标准<br />三、评析<br />第三节&nbsp;我国篡夺公司机会行为的判断标准分析<br />一、我国篡夺公司机会行为的判断标准实证分析<br />二、我国篡夺公司机会行为的判断标准构建<br /><br />第四章&nbsp;篡夺公司机会的抗辩事由<br />第一节&nbsp;公司无能力抗辩<br />一、财务无能力<br />二、法律上无能力<br />三、第三方拒绝与公司交易<br />第二节&nbsp;披露与批准抗辩:安全港规则<br />一、安全港规则概述<br />二、披露规则<br />三、批准规则<br />第三节&nbsp;篡夺公司机会的抗辩事由探讨<br />一、关于无能力抗辩<br />二、关于公司批准抗辩<br /><br />第五章&nbsp;篡夺公司机会的法律救济<br />第一节&nbsp;拟制信托(Constructive&nbsp;Trust)<br />一、拟制信托作为救济方式的法理依据<br />二、拟制信托的制度优势<br />三、适用拟制信托应注意的问题<br />第二节&nbsp;损害赔偿<br />一、公司机会规则适用损害赔偿救济的法理<br />二、公司机会规则损害赔偿救济的性质<br />第三节&nbsp;篡夺公司机会的法律救济<br />一、我国公司归入权制度的完善<br />二、归入权与损害赔偿的关系<br />结论<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