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安德烈·高兹中晚期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27401
  • 作      者:
    温晓春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安德烈·高兹中晚期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以平实的语言,透过高兹作品的阐释,介绍了高兹的家庭背景、童年和青年时期及其中晚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从他童年时期身份上的虚无感,到他如何开始努力从存在主义哲学中寻找自我和消除虚无感,成为萨特的忠实的追随者;再到他如何建构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和范式,在批评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重申导向自由和解放的策略;再到他如何用生态马克思主义范式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左派政治运动产生实际影响,作者都做出了细致的交代。《安德烈·高兹中晚期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按照高兹著作写作的时间顺序又结合他所关注的时代问题,一步一步地讲述评论了高兹整个思想的发展轨迹,尤其是他中晚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过程,而对于高兹晚期思想,至今在国内尚无人涉猎。
展开
作者简介
  温晓春,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0—201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2年至今,任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教师。其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先后在《哲学动态》《西南大学学报》《北方论丛》《理论视野》等重要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安德烈·高兹中晚期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对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安德烈·高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脉络进行了深入挖掘。《安德烈·高兹中晚期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始终围绕资本、生态与自由的总逻辑轴心展开文字解读,试图从总体上把握高兹思想发展和转折的逻辑线索,初步探寻高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境遇中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
目录
序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安德烈·高兹:生平及思想
1.起点
2.1 960-1980:高兹思想成熟期
3.1 980-2007:高兹的晚期思想
二、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三、安德烈·高兹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高兹思想研究现状评述
2.国外高兹思想研究现状评述
四、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从存在主义到生态马克思主义:高兹的思想轨迹
第一节 作为存在主义者的高兹及其早期哲学建构
一、关于主体及其自由问题的早期哲学思考
二、异化问题:一个存在主义的思考
第二节 高兹与1968年五月风暴及其哲学余绪
一、异化的存在主义分析与劳工战略:萨特的影响
二、工人的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的影响
三、社会主义与自我管理:卡斯托利亚蒂斯(Castoriadis)的影响
第三节 安德烈·高兹中后期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安德烈·高兹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重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及其遭遇的挑战
一、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及其挑战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及其挑战
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其挑战
四、新社会运动的变化及其挑战
第二节 高兹的新工人阶级理论
一、告别工人阶级:传统工人阶级的消解
二、“非工人的非阶级”(non-class of non-workers):自由的主体性(free subjectivity)
第三节 高兹阶级理论的意义

第三章 基于政治生态学的新社会主义想象
第一节 反资本主义的结构性改革与工人的自我管理:高兹对资本的准生态批判
一、质的(qualitative)需要:工业社会中资本运动产生的新需要
二、劳动力:资本有机构成中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第二节 生态学的政治化:对资本全面的生态批判
一、生态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
二、作为控制社会的力量的科学技术与劳动分工
三、教育:资本运动的同谋
四、健康的幻象:作为资本运动的医疗与疾病
第三节 政治生态学:生态学内容和方法上的考察
一、生态学:研究生态问题的自然科学基础
二、科学生态学:专家统治的社会
三、政治生态学:重建真正民主的社会

第四章 重建工作与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理性批判
第一节 工作的意识形态批判
一、作为政治的消费:受控需求与主体的死亡
二、工作的危机与工作的意识形态:现代性条件下的工作分析
三、重建工作:对经济理性的限制和私人领域的内在解放
第二节 二元社会:基于经济理性批判的重建社会的辩证想象
一、经济理性批判与道德需要(moral exigency)
二、现实的自主和他主:经济理性的界限与二元社会的双重领域

第五章 时间解放的社会:自由的乌托邦
第一节 时间政治:工作时间与自由时间界限的消除
一、时间与自由:自由时间的增加是通达个体自由的根本条件
二、时间解放的政治: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与工作的废除
三、自由的乌托邦的图景
第二节 革命战略:从结构性的“生产革命”到全方位的“文化革命”
一、革命性改革(revolutionary reforms):一种激进的结构性变革
二、文化革命:全方位的社会运动

第六章 柏林墙与社会主义终结论:高兹晚期思想的“后马克思”转向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终结论批判:基于政治生态学的反思
一、柏林墙的倒塌和苏东剧变:思想的转机
二、工作(work)再思考:对左派理论的更新
三、正统社会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基于非经济理性的再定义
第二节 无定型:使用价值抽象化与交换价值的全面统治
第三节 生态:回归20世纪70年代,社会主义与地方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