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维导图宝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2172341
  • 作      者:
    (英)东尼·博赞著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思维导图宝典》可以帮助人们轻松实现!
  ·更高效地记忆
  ·创造性思维
  ·更容易说服别人
  ·更科学地规划人生目标
  ·更有效地掌握生活
  ·更快捷地编写各种商业计划
展开
作者简介
  东尼·博赞,1942年生于伦敦,1964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心理学、英国语言学、数学和普通科学等学位。
  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超级作家,出版了100多部专著及合著,“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已畅销35种语言200多个国家超过1000万册。
  全球的公众媒体人物,在英国和国际电视台出现的累计时间超过1000个小时,与雷蒙德·基恩共同创立世界记忆锦标赛。
  世界脑力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称为“世界大脑先生”。
  使用东尼·博赞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的公司和机构有:IBM,通用汽车,汇丰银行,甲骨文,麦克拉伦车队技术中心,英国石油,BBC电视台,微软,迪士尼,强生,惠普,摩根大通,3M,波音公司,施乐,高盛,伦敦警察厅,巴克莱银行,大英百科全书,科威特石油公司……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思维导图宝典》是一本在全球销量达千万的畅销书。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将发散性思维与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被人称为“大脑瑞士军刀”,它的出现,在全球教育界和商界刮起了一场风暴。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亿人在使用它。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思维导图宝典》为新修订版,特别更新了由博赞先生本人为国际培训课程所新研发和改进的一系列实用训练,大量颇具启发性的图片,以及演示这种技巧的原创性思维导图。
展开
精彩书评
  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
  
  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对大脑的开发贡献,就同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对理解整个宇宙所做出的贡献一样伟大。
  ——《泰晤士报》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人脑的无限能量和潜力
  只是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才开始收集有关大脑结构和机制的信息。尽管离完全了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已知的一切只不过相当于未知事物微小的一个部分),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的一切,足以使我们永久地改变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了。
  第1章将向你介绍神奇的大脑所具有的天然结构,以及它惊人的工作原理。你会看到,一些杰出的头脑是如何使用一些人人都可用的技巧的,为什么95%的人都对自己的思维功能不甚满意。本章末尾提出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及其自然表达——思维导图。
  1 神奇的大脑
  本章将向你揭示人脑无与伦比的功能。你会发现,人有多少脑细胞,它们如何以令人瞠目结舌和错综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你还会发现大脑信息处理系统的真正本质,了解大脑左右半球在各司其职时是如何沟通互动的。当了解了记忆的特点和机制以及大脑的其他主要功能之后,你会意识到人脑无限的潜力和巨大的容量。
  1.1 现代大脑研究
  1.11 脑细胞
  我们现在知道每个人的大脑中,不是只有几百万,而是约1万亿个脑细胞。其中,负责思考的脑细胞(称为神经元)就有1千亿。每个脑细胞(神经元)都包含有一个巨大的电化复合体和功能强大的微数据处理及传递系统,尽管异常复杂,可是,它只有针尖那么大。这些脑细胞看起来都像是超级章鱼,中间有个身体,同时有十根、百根,或者上千根触须。
  如果我们再放大一些看,会发现每根触须都像是树干,从细胞中央或者细胞核向四周发散。脑细胞的枝干叫做树突(其定义为“树状自然印迹或结构”)。有根特别大且长的分支,名叫轴突,它是信息的主要出口,信息就由那个细胞传递。每个树突和轴突的长度从1毫米到1.5米不等,其周围布满蘑菇一样的突起部分,叫做突触和神经键。
  朝这个超级显微世界再进一步,我们就发现,每个突触或神经键都包含一些化学物质,它们是人类思维过程的主要信息携带者。一个脑细胞中的突触或者神经键会与另一个脑细胞的神经键连接起来。当一个电脉冲通过大脑细胞时,化学物质会通过这两者之间微小的、充满液体的空间传递过去。(注意神经元并不是相互连接的)这个空间就叫做神经隔。化学物质“嵌入”接收表面,形成一个脉冲,通过接受脑细胞,然后从这里被导入相邻的一个脑细胞。
  脑细胞每秒钟从相连的点上接收到成百上千传进来的脉冲。它起的作用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程控电话交换机,以微秒为单位,很快地计算所有进来的数据,然后再将它们导入合适的通道。
  图:多级神经元(神经细胞)反应思维导图结构
  1.1.2 形成大脑图谱
  当一个给定的信息,或者思想,或者重新激活的记忆在脑细胞之间传递时,就建立起了一个生化电磁通道。这些神经细胞通道就叫做“记忆轨迹”。这些记忆轨迹或者大脑图谱就是现代大脑研究当中一个最为令人着迷的领域,并使人类得出了相当惊讶的结论。
  当你每次产生一个想法时,带有这个想法的神经通道中的生化电磁阻力就会减少。这就像在丛林之中清出一条小路来一样。第一次得费一点儿劲,因为你必须清除掉一路的杂草缠藤。第二次就容易多了,因为第一次走过这里时已经做了很多清障工作。你从这里经过的次数越多,存在的阻力就越小,直到重复很多次以后,这条小路变得又宽又平,基本没有什么或者只有很少的东西要清除了。大脑里面的情形差不多:你重复思维模式或图谱的次数越多,对它们造成的阻力就越小。因此,重复本身就增大了自我重复的可能性,这一点至关重要。换句话说,“思维事件“发生的次数越多,它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1.1.3 无限可能
  莫斯科大学教授皮奥特尔?科乌兹米奇?阿诺欣(Pyotr Kouzmich Anokhin),在经过长达60年关于脑细胞本质的研究之后,公布了他的最后结果。他在“自然智能及人工智能的形成”(The Forming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篇论文中的结论如下:
  图:传递信息的脑细胞连接突触图
  我们可以证明,人的1万亿脑细胞当中的每一个细胞可能产生的连接数为“1”后面加上28个“0”!如果单个神经细胞具有这种潜力,我们就无法想象整个大脑能够做什么了。这意味着,人脑中可能的连接总数,如果写下来的话,其长度将为“1”后面加上1,050万千米长的“0”!可以使用大脑全部潜能的人类目前尚不存在。这就是我们不能接受对人脑极限的悲观估计的原因。它是没有限制的!
  每个个体脑细胞都可以在同一时刻与相邻的1万多个脑细胞发生接触和拥抱。正是这种闪烁不定、连绵不绝的拥抱,你思维当中无尽的模式和图谱才被创造出来,得到营养,不断增多。
  1.2 大脑的左右半球
  20世纪60年代末期,加利福尼亚的教授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公布了他对大脑中进化最为完整的区域,即大脑皮质调查的结果(“皮质”的意思是“外壳”或“皮层”),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奖。
  斯佩里初期的发现说明,皮质的两边,或者叫半脑,两者之间的主要智力功能似有分开的倾向。右半脑看起来好像主要负责下列功能:节奏、空间感、完整倾向(整体观念)、想象、白日梦、色彩及维度。左半脑主要负责的功能似有不同,但也同样重要:词汇、逻辑、数字、顺序、线性感、分析和列表。
  另外还发现,尽管两半脑各司其职,可是,它们在所有的领域里基本上都发挥功能,而由罗杰?斯佩里分辨出来的一些大脑功能实际上都分布在皮质各处。
  我们常将人区分为左脑人(科学家)和右脑人(艺术家),但是这种区分限制了我们的潜力——我们能够,而且本来就是两半脑同时使用的。正如迈克尔?布洛克(Michael Bloch)在他的论文中所说:“如果我们把自己说成是‘左脑人’或‘右脑人’,那是在限制自己开发新战略的能力。”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人脑的无限能量和潜力
1 神奇的大脑
2 制作笔记和记笔记
3 发散性思维

第二部分 欢迎进入思维导图世界
4 思维导图定义
5 使用词汇
6 使用图像
7 图像和词汇的结合
8 思维导图操作指南
9 思维导图艺术

第三部分 基本应用
10 用于记忆
11 用于创造性思维
12 用于决策
13 用于组织观点(做笔记)

第四部分 学习、生活及工作领域的思维导图
14 自我分析
15 思维导图日记
16 学习技巧
17 会议
18 报告
19 管理

第五部分 思维导图与未来
20 计算机思维导图
21 发散性未来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