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学刊(第十一辑)》:
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鸟皆夜呜;灾及草木,祸及止虫。
意治人之过也!(上,397)此因云将扰乱自然之常道,违反事物之真情,而使自然之造化不能完成,群兽离散,禽乌夜鸣,殃及草木,祸临昆虫。噫!全是治理之过错。
治人者乱天逆物,造化弗成,而以为知道者,实则不知矣。《知北游》(七)泰清问无穷是否知道,无穷曰:吾不知。又问无为。无为曰:吾知道。无为所知乃道之规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中,837)。泰清以此言问于无始曰:无为知与无穷弗知,何者为是?无始以为:“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中,837)泰清仰头而叹:弗知乃知!知乃不知!孰知不知之知?无始曰:道不可闻、不可知、不可言,闻、见、言均非也。无始日:
有问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
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
初,是以不过乎岘蝓,不游乎大虚。(中,837)盖指有人间道就响应,是不知道的人;不仅如此,间道的人,也是役听闻过道的。道无可问,问无可应。无可问而问之,是空间无知;无可应而应之,是心中无道。以内心无道而回答空洞的询问,如是,则对外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不知大道的本源,所以不能超越昆仑高山,也不能遨游于太虚之境。则论道者,非道也,此亦本《老子》可道者,非恒道义(一章,17)。
又有以道为物而问之,则离道远矣!《知北游》(一)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其之丘,遇无为谓间道云:“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中,805)如何思虑可知道?如何居处,如何行动,则能安于道?何所依从,何所道说,始能得道?三问三不答,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间,返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亦间道。狂屈日:予知,将语汝,然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矣。知不得问,返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问:知与不知,孰是?黄帝日:无为谓真是,以其不知;狂屈似之,以其忘之;我与汝终究未近道,以其知。今已以道为物,而欲回返本根,不亦难乎?
知者是不知,《天地》(三)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失玄珠。派遣知及离朱、吃诟寻找而不得,于是再派象罔寻珠,便找到了。黄帝讶异象罔竟能得之?此玄珠喻道,本《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17)义,盖玄深至极之“道之无”与“道之有”,乃是探求一切奥妙之途径①,则是以玄深至极喻道。唯无心无形之象罔能得此玄珠,得此道,而喻睿智之知、明察之离朱,善辩之吃诟,因其有为有心反而不能得道,是无心无形者乃能得之矣(上,424)。有形有心者不知道,《知北游》(八)光曜问无有,是有?抑无有?无有弗应。详细观察其状貌,官然空无。光曜自叹自己仅能做到无,尚未能无无,及为无,则已陷入有之境矣(中,839)。此官然空然之无有,亦本《老子》“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十四章,40)义。不仅道不可知,亦不可与,德也不可至,若有为行仁,以义亏道,以礼助长虚伪,均非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失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知北游》(一),中,806),此语同《老子》三十八章而稍异,《老子》作“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88),指忠信浅薄之后产生礼,乃错乱之始;而尚仁义者华夸道,是接触外在事物之始②,与此处以礼为道之虚华,乃祸乱之始有异。然二者之义均不离失道德大本,则天下不得安宁,再行仁、义、礼,则离道愈远。外篇庄老学派对世人于实存时空的主观认知有强烈批判,以为饰知惊愚,修身明污或自伐者,乃自是非人,徒惹祸端;而直木、甘井先伐、先竭,亦因其有用而见杀。至于为人君者累,受制于臣民者亦忧;而外求名誉、昭示仁义,乃不知名者公器,不可多取,多取则德荡无存;仁义,乃是暂居之所,不可久处,久处则见责难;既为富、贵、显、权、寿、善之得与失,不能操之在我而惊恐、悲伤;又因寿、富、多男子之多惧、多端、多辱而忧愁,均是逐物不返、有心有为使然矣。另有内心游移,不能随顺外物变化,而彼此相非相议,强求他人同知同识,不知哀乐、死生之相待变幻,直是执着鄙陋之徒。也有以孝、悌、仁、义、忠、信、贞、廉自劳,或欲治理天下,则是反乱天之经常,不知物之真情。更有自以为知道,或以道为物而问道者,离道实远;至于应答问道者亦不知道也,另有睿知、明察、善辩者,亦未能得玄妙之珠一道;而明察有无者,亦不知道乃官空无无,若本仁义而行礼者,则最是道之虚华而紊乱之首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