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论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5625
  • 作      者:
    陈振明,李惠斌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p>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论文集》包括三个专题:“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文集包含如下几方面论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科学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论社会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是国内有关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有分量的文集。</p>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br />  〔摘要〕184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贯穿着意识形态和社会科学的两条主线。作为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鼓舞着世界的无产阶级为实现解放而奋斗,在夺取政权时期和建设新政权中发挥着意识形态上的指导作用;作为完善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法,推进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统一,使多学科视阈下研究具体问题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我国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着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创新。<br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nbsp; 当代社会科学&nbsp; 发展趋势&nbsp; 影响与启示<br />  马克思主义在产生之初就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马克思批判吸收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及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对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进行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一一剩余价值,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而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方面。而以人类行为、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也涵盖了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当代社会科学在经历长期分化和融合之后,其思维空间和研究方法不断扩大和创新,解释能力加强,运用于现实社会的实践性凸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息息相关,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br />  一&nbsp;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的状况<br />  (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走向:意识形态还是社会科学<br />  马克思主义从1848年诞生至今,有两条主线贯穿着发展的道路。一是作为人类解放的学说,鼓舞着世界的无产阶级为实现解放而奋斗,在夺取政权时期和建设新政权中发挥着意识形态上的指导作用。二是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既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也有批评和分裂,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并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br />  1.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br />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它发挥着意识形态上的指导作用,鼓舞着工人阶级为争取人类解放而斗争。1864—1872年的第一国际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对外进行声援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建立国际工人的联系;对内同主张用和平改良的办法实现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蒲鲁东主义和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巴枯宁主义进行斗争,以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的传播,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1889—1905年第二国际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完成了广泛传播社会主义,预先地、初步地、极简单地组织社会主义力量这样非常重要而有益的工作”<br />  ……
展开
目录
导言<br />&nbsp;专题一&nbsp;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br />走出苏联模式之后的中国道路<br />&nbsp;——“中国模式”的文本学建构<br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br />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发展<br />论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发展<br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经济制度<br />中国马克思主义部门化历程与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纲领建构<br />&nbsp;——以卫生部门为例<br />社会运行:马克思与社会学家的对话<br />马克思政治哲学论域中人文主体的建构<br />自由人联合体视野下现代公民和公民社会的诞生<br />&nbsp;——马克思思想与现代公民学内在关联的一个个案&nbsp;<br />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科学指导的前提与方法<br />马克思法学的形成轨迹<br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学研究:欧美、日本和中国<br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当代意义<br />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及现实启示<br />&nbsp;专题二&nbsp;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br />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br />劳动、革命与自由<br />&nbsp;——马克思和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nbsp;<br />马克思与正义:从罗尔斯的观点看<br />马克思早期法哲学的巴黎传统<br />解释与实践的重构:从生命表现到实践的解释<br />&nbsp;——论马克思与狄尔泰解释学思想的差异与沟通&nbsp;<br />论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br />&nbsp;——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nbsp;<br />另一种意识形态的消解<br />&nbsp;——德里达的解构之思与马克思(主义)关系新解<br />国外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的回顾与反思<br />列宁与人类文化学:贡献及其启示<br />重建乌托邦:“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研究的启示<br />试论詹姆逊后现代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底蕴<br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对实现和谐民族关系的当代价值<br />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政治学新兴学科的影响<br />“社会存在”和“社会事实”<br />&nbsp;——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迪尔凯姆社会学的原则界分<br />巴赫金主体间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br />&nbsp;专题三&nbsp;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br />哲学的科学化与对称哲学<br />&nbsp;——评黄枬森教授“哲学科学化”的命题与体系架构设想<br />在“事实”和“规范”之外:交往行动理论的异主体性视角<br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与思维科学研究<br />&nbsp;——具体开拓的个案分析<br />马克思主义逻辑方法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际运用<br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状检视及创新路径<br />马克思实践观的新解读及其方法论基础<br />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br />&nbsp;——走向博弈论的唯物史观<br />空间的扩展与品位的提升:马克思知识论对知识社会学发展的意蕴<br />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br />&nbsp;——20世纪70年代后哈维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br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综论<br />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br />&nbsp;——基于2000—2010年期刊的内容挖掘与分析<br />后记<br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