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6615
  • 作      者:
    陈文珍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文珍,女,湖南洪江人,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合著有学术专著《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第一作者),且在《伦理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和《求索》等CSSCI刊物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主持了教育部重点课题、湖南省社科联课题和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等多项课题,获得了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和湖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等荣誉。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按照其内在的逻辑从本体论、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法权论、方法论六个方面进行了审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认为,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以实践为主线,承认人与自然是在实践基础上独立存在的本体,是通过具体的生产实践实现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法权关系。《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通过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分析了其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特质和鲜明的唯物辩证法特色.概括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具有现实性、理想性、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阶级性的总体特征,指出具有自身特征的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的理论依据,是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
  马克思本人确实没有明确地把自己的新哲学(主要是唯物史观)叫作实践本体论,但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确实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叫作“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新唯物主义当作一种“本体论”’来看待,那么,这自然是一种全新的本体论,一种从实践出发来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世界)的本体论。这种本体论试图立足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来把握人自身,以及人生活于其中的整个现存感性世界。于是,实践本体论的真实含义,正在于它把实践活动当作我们观察现存感性世界的立足点,以此克服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仅仅从直观出发来理解感性世界的缺陷。而一旦我们从实践出发来观察现存感性世界,势必就会发现这个感性世界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受到改造,因而绝非一个自在的、与人的活动无关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人的活动能动地加以改造即“人化了的”世界。这个现存的感性世界早已打下了人的意志的烙印,是一个由人的活动加工和重新塑造过的文化的世界。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才说:“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马克思不仅把实践当作理解现存感性世界的出发点,而且确实把实践当成了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离开了人的能动的感性实践活动,则费尔巴哈所讲的直观能力和现存世界本身,也就都消失了。“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在此意义上,人自身的实践活动对于人生活于其中的这个感性世界而言,确实具有特定的本体论意义:这个感性世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生产出来或建立起来的,就此而言,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这个感性世界之所以能够生成和形成的根据和基础。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在不断地改造或重塑着外部自然界,也在不断地改造或重塑着人自身的自然,即改造着人自身。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对人类劳动作过一般性的论述。在把劳动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即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之后,他进而指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正是由于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不仅改变了外部自然界,也改变了人自身的自然,所以,恩格斯才由此进而提出了著名的“劳动创造人”的论题。在《自然辩证法》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恩格斯系统地阐释了劳动对于人自身的形成所具有的多方面的决定性意义。
  ……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研究概述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本体论审视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概念
一、马克思与“本体论”问题
二、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的解构
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继承和超越
第二节 马克思论人与自然互为本质或根据的存在关系
一、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人与自然的存在  
二、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相互依赖与统一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存在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在现实中的异化  
二、马克思心目中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  

第二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实践论审视
第一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中的实践概念
一、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一般界定
二、生产实践: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中实践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马克思论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及其社会历史性
一、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的社会历史性  
第三节 马克思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裂缝的出现及其克服
一、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的裂缝
二、社会化的人对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合理调节

第三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认识论审视
第一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中的认识概念
一、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几种主要观点
二、马克思对认识概念的一般界定

第四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价值论审视
第五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法权论审视
第六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方法论审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