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95872
  • 作      者:
    杨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志,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专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副总干事,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资本论》教学研究工作,著有:《<资本论>》的范畴与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作者);《<资本论>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011年第二版(独立作者);《<资本论>导读》人民出版社,2012年(作者之一);《<马克恩格斯文集,第5、6、7、8卷>导读》人民出版社,(校红中);《生态资本与低碳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独特的理论价值在于说明:《资本论》不仅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现象,而且揭示了
以 劳动二重性为枢纽的资本二重性;然而,长期以后很少有人关注后者。本书指出:二重性是介于事物本质与现象之间,那种既表现为相互对立又表现为相互联系的特 质或性状;资本二重性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承载的,既表现在具有集合社会劳动生产力性质的资本生产力,又表现为具有整合其各种商品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资本二重性使得《资本论》框架中的资本,一方面表现为极其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它们不仅会内生出生产方式革命,而且还会借助价值与价格的革命,外化 产权革命或权能革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一个具有主体结合功能的生产要素,不仅能够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而且还作为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推动力成为市 场运行的推手和纽带。本书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还需要站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基础之上。因此,正确认识资本二重性,并在其基础之上对资本内在构成要素进行移植或重组,并由此创造出具有崭新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公有资本,这是摆在 我们面前最重大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任务。
展开
精彩书摘
序 言 (一) 本书的目的是具体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 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理有据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最真诚的坚持,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 创新。 本书实际批判了那种讲坚持就“言必希腊”的教条主义,也批判了 那种讲创新就“离经叛道”的假马克思主义,还批判了那种讲改革开放 就必须“坚决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虚无主义”。 本书坚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参与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 立场出发,本着一切从中国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的原则,把既定 的、历史积淀的前提与创新的、与时俱进的实践联系起来,在包括 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历史 作用。 本书力图在《资本论》的基础上,揭示资本的二重性从而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发挥公有资本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经济学最终建立以公有资本为逻辑主体的理论体系,提供马克思主义 的理论依据。 资本二重性 2 (二) 资本,作为具有历史属性的经济实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机 体,这个有机体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作为社会经济形态,它既是一个由 物质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客观的经济结构,又是一个由一定社会文化历史 背景决定的可供人们选择的经济制度;作为国民经济形态,它既可以是 一个促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社会化的经济方式,又可以是一个推 动全部经济活动市场化的主体;作为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 主体,它既是自行增殖运动中的客观存在的价值实体,又是人格化的资 本经营家在社会关系中主观运作的对象———它不仅决定为谁生产、为什 么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而且决定市场经济活 动的主题或主旋律;说“市场配置资源”是一种错误,是因为市场只是 资本配置资源的方式。 今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资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都还没有 完全发挥出来。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框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 争并取而代之的现实基础,仍然需要借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催动焕 发。资本无论在全世界的哪一块舞台都在扮演主角。因此,绝不能在现 阶段就把它主观地理解为一种消极的、反动的、短时间就行将灭亡的东 西。相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地认识资本,承认它具有的复杂的二重 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对它实 行行之有效的基因移植和再造,才能创造出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 存在形式--公有资本。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可能以资本运 营为纽带,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本质。 (三) 如果说资本内部矛盾的二重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表现为财富的私 有制母胎与财富发达的社会化生产之间矛盾的二重属性,或者更精确地 说,是社会财富的少数人占有与大多数人进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那么资本内部矛盾的二重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表现为财富的公有制 母胎与财富相对不发达的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社会财富的 自 序 3 共同占有与相对不发达的社会化生产,以及由此造成的物质经济财富相 对贫乏的二重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的矛盾二重性,实质上是在社会 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基础上,公有制本质与实现这种本质所需要的生产 方式的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 产方式必须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即一方面,公有制的本质决定着中国 社会生产的目的一定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绝大多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 文化需要,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相对落后生产力状况又决定了中国的经 济发展上升空间极其广阔。 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目标,不仅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的灯塔,而且还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及与之相适应 的市场经济在改革与创新中高歌猛进的动力。在公有制经济矛盾二重属 性中,需要变革的不是公有制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方式。这是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的根本区别所在。由 此,社会主义在生产方式革命与创新中前程似锦,而资本主义则在生产 方式革命和创新中自我扬弃。 (四) 马克思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 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 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 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 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 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 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 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 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 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 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 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资本二重性 4 (五) 当代自然科学证明客观世界无不具有二重性,经济科学证明生产方 式及其构成要素也是一样。二重性是介于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那种 表现为相互对立实际却相互联系的征兆与特质。生产关系系统内部冲突 所产生的动能对生产方式的冲击,比起生产力系统对生产方式的冲击, 一点也不小。认识资本的二重性,既能对资本的构成要素实行基因重 组,又能把资本的运动规律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程序。由此,认识论转 化为实践论,进而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设计。事 实上,资本增殖不仅需要技术基础的创新,而且需要制度基础的革命。 公有制经济的制度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以 物质形态的国有资产为主体,它实际上是以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把公有 制和资本结合在一起,既需要伟大的实践,也需要伟大的理论。而如何 理解公有制的二重形态,即个人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是坚持和构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2014年7月17日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世纪的伟大创新———公有资本的产生
二、创新面临的严峻挑战———公有资本内含的矛盾
三、创新需要确立原则和方向———解决公有资本内在 矛盾的正确思路
四、理论创新与理解创新的基础———《资本论》中关于 资本二重性的理论
五、本书的逻辑体系与结构

上篇 论资本的二重性
第一章 马克思的二重分析方法
导言:二重分析方法是阐发资本二重性的方法论基础
第一节 世界的二重性与分析世界的二重方法
一、自然科学证明客观世界无不具有二重性
二、唯物辩证法对客观世界二重性的关注
三、马克思对二重分析方法的贡献
第二节 社会的二重性与观察社会的二重方法
一、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观
二、社会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
三、社会关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四、社会结构与其制度安排的二重性
第三节 经济活动的二重性
一、经济思想史关于经济活动二重性的记载
二、经济活动具有二重性是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
三、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的枢纽
四、经济活动社会形式的二重性
第四节 生产方式及其构成要素的二重性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实耦合的方式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自都具有二重性
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
第五节 对本章的概括及对第二章的提示:
第二章 马克思的资本二重性理论
导言:对马克思的资本二重性理论的概述
第一节 资本生产方式的二重性
一、资本既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也是 以市场交换为条件的生产关系
二、资本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社会生产力,也是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自然生产力
三、资本增殖既需要制度基础的不断变革,也需要 技术基础的不断变革
四、对资本生产方式的初步总结
第二节 资本运营方式的二重性
一、资本的价值运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二重 统一
二、产业资本的运营是物质技术体系与价值运行系统 的二重运动
三、商业经营资本与货币经营资本的运营是商业资本 运营的的二重方式
四、权益资本的运营与职能资本的运营是信用资本运营 的二重方式
五、资本运营活动监控方式的二重性
第三节 资本分配与占有方式的二重性
一、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分配主体和分配 对象
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与效率优先获取超额利润的 分配原则
三、资本权能结构的变迁与资本分配体系的变革
四、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
五、重新理解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辨析“三位一体”方式的二重性
第四节 对本章的概括以及对第三章的提示
第三章 资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二重作用
导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第一节 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 时代
一、欧洲封建领主庄园经济的二重特征
二、市民等级的经济活动对封建经济的二重瓦解
三、 世纪中叶资产阶级暴力革命成为资本主义 诞生的助产婆
第二节 产业资本支配社会生产,必将导致社会经济类型 发生变革
一、资本的制度革命与技术和劳动组织方面发生的 变革
二、资本的产业革命与生产方式技术基础的彻底 变革
三、资本运营方式的创新内含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革命之中
四、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的 必然结果
第三节 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资本才能 动作起来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 奇迹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引致了经济结构的变迁
三、 世纪中叶高新科技的发展与高新科技产业的 产生
四、 世纪末叶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市场创新和 资本创新
第四节 对本章的总结及对下一章的提示

下篇 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
第四章 对孕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的经济形态的理论探讨
导言:中国的特色决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历史前提的特色
一、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生产方式在近代历史中的苟延 残喘
二、有中国特色的封建政治制度对有中国特色的封建 经济的超强保护
三、有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排除了中国走资本主义 道路的可能
四、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发展逻辑 的必然
第二节 在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 所在
一、缺乏成熟的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 经济前提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贫穷与落后羁绊着中国经济 的发展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与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二重形态的理论探索
一、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排除在资本主义不发达基础上 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二、列宁、斯大林在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基础上建设 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南联盟最早提出《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 矛盾》问题
四、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思考
第四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邓小平理论的 伟大创新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与确定改革开放的总政策
三、实事求是的时空定位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清醒判断
四、英明睿智的历史选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果敢决定
第五节 对本章的概括及对第五章的提示
第五章 公有资本是决定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 经济柱石
导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以具有公有制性质的资本为 主体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主体的一般关系
一、市场经济运行方式需要资本作为与它相匹配的 运行主体
二、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不能以物质形态的国有资产 为主体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借助资本发展 公有制经济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公有制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的 途径
一、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简单回顾
二、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显现的问题
三、公有制经济的内在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途径
四、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的经济 关系
第三节 公有制经济本质形态的二重性与现象形态的 多样性
一、正确理解所有制、所有权是正确理解公有制的 前提
二、个人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是公有制本质的二重 形态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产生公有制的现实基础
四、股份制经济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五、公有制经济的制度安排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第四节 公有资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
一、“一国两制”的制度设计对经济制度创新的 启迪
二、“一国两制”的自然科学基础与邓小平的思想 创新
三、公有资本创新的内在依据与外在条件
四、“四个坚持”与“三个代表”在公有资本发展进程中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五节 对本章的总结
结束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