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亲爱的素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311098
  • 作      者:
    胡素燕, (英)罗伊·普利思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我  不想要等待
     因为生命不能倒着走
     我  选择了离开
     只因梦想在跟我招手
     我  跨越  我  恐惧
     我  坚持  我  相信
     《亲爱的素燕》是一个海外学子的心灵成长记录,借由古文学的浪漫读出生命的意义,它鼓励所有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的人能拥有自己心里预期的真实生活。
 
展开
作者简介
     胡素燕(Su-Yen Hu),1978年生,北士商广告设计毕业,大学主修室内设计。求学期间曾于校外兼任针灸助理、百货公司专柜、计算机公司销售业务、实验室研究助理、建筑师项目助理,以及计算机绘图输出专员等。各种不同的工作经验让素燕的学生时代提早面临许多现实的考验。放逐自己到英国是素燕人生的转折点:由做现代设计师到研究古建筑的开发和保护。2007年素燕陆续完成牛津布鲁克斯都市政策系硕士,以及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联合牛津大学历史建筑系硕士。
     罗伊·普利思(Roy Preece),英国牛津大学景观建筑思想史学家。其博士学位研究的是自然风景之美及其保护,曾在牛津大学定期开设关于古建筑和园林的课程,出版学术专著《园林的设计》(Designs on the Landscape, Belhaven, 1991)和《开始研究》(Starting Research, Pinter, 1994)。过去的十二年,罗伊在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建筑环境学院为国际研究生担任英语语言的指导老师,帮助许多学子跨越了英语学习的障碍。2010年年底,罗伊的短小说《黑狗》(Black Dog)荣获The London Book Festival 2010年最佳极短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亲爱的素燕》借由古文学的浪漫读出生命的意义——
     一个刚到英国的懵懂台湾学生,通过电子书信,接受一位杰出的牛津教授指导学习英国古典诗词。两位作者在此结合素燕的成长经历互动思考着现实与梦想的系列话题:成长的智慧、孩提的梦想、工作的曲折、自我的判断、现实的逃离、探索与学习、生与死、战争与纪念、乡村情怀、同理心等。通过对英国古典诗词的阅读、理解和探讨,依旧扎根于社会现实的素燕深切体会到了归属感,她非但没放弃自己本来的文化,还发现了所有文化的普遍真理,形成了平和的世界观。这本书是一个海外学子的心灵成长记录,鼓励所有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的人能拥有自己心里预期的真实生活。
     2011年3月初,本书荣获People’s Book Prize 2010冬季选书非小说类冠军。
 
展开
精彩书摘
     亲爱的素燕:
     你要我就《他冀求天国的锦缎》(He wishes for the Cloths ofHeaven)一诗写点什么,因为你读过此诗的中译,感觉它仿佛与你的梦想有关系。但是呢,我觉得你的那些梦想和诗人的那些梦想是不同的。尽管如此,不论梦想是什么,请求别人不要践踏那些梦想,这种心情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因为诗人W.B. 叶芝(W. B.Yeats)将他所描述的事物称为“天国的锦缎”,又因为他的描写看起来像是一次美丽的日落和黄昏,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他写此诗的灵感源泉。他继而想到这些锦缎是用高贵多彩的材料精心织就,能讨任何一个女人的欢心,一想到他爱的那个女人,他也想能有这样的材料,就可以如他所写的那样,“我就把那锦缎铺在你脚下”。但是他是个穷汉,所以也没有这样的锦缎;他只有他的梦想,只能将梦展示给她看。要是我们不了解叶芝的生平,我们可能会像你读中文译文时那样,认为此诗很美很欢快,也会认为她真的会脚步轻柔地走过去,也许还心怀感激呢。但是一旦了解了诗人的生平,叶芝为之倾吐衷
     肠的那个人很可能是莫德·戈姆(Maud Gonne)。这个女人,尽管有时似乎能分享一星半点他的梦想,可很多时候她真真就是践踏了他的梦想。显然,正因为你有过相同的经历,所以诗的最后两行引起了你强烈的共鸣。所以,虽是个人的主题,伟大的诗人能将其写出广泛的感召力。
     用论诗的术语来讲,此诗可以称为抒情诗,就是表达个人的感情通常也是深厚的感情的诗。你可将此诗与颂歌相比较。所谓颂歌,今天用来赞颂某物的诗歌。前人写了一些有名的颂歌,比如歌颂夜莺,歌颂一个希腊的古瓮或是一个花瓶。
     He wishes for the Cloths of Heaven,by W.B.Yeats (1865-1939)
     他冀求天国的锦缎 W.B. 叶芝(1865-1939) 傅浩译
     Had I the heavens’embroidered cloths,
     Enwrought with golden and silver light,
     The blue and the dim and the dark cloths
     Of night and light and the half-light,
     I would spread the cloths under your feet:
     But I,being poor,have only my dreams;
     I have spread my dreams under your feet;
     Tread softly because you tread on my dreams.
     假如我有天国的锦绣绸缎,
     那用金色银色的光线织就,
     湛蓝、灰暗和漆黑的锦绣,
     黑夜、白天、黎明和傍晚,
     我就把那锦缎铺在你脚下,
     可我,一贫如洗,只有梦;
     我把我的梦铺在了你脚下;
     轻点,因为你踏着我的梦。
     亲爱的罗伊:
     我喜欢在山顶上俯视着城市,仰望着天空,待一个晚上,直到天明时太阳出来把世界唤醒。天上星光闪烁,如此平和宁静;而路上灯火躁动,感觉如此不同。那时我感觉我的心就悬浮于两者之间。
     从孩提时代到长大成人,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时梦很渺小,有时梦又很壮阔;有时梦可以很强大,有时梦又很脆弱;有时梦很容易圆,有时梦却偏偏难实现。谁也不应该以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来对我们的梦评头论足,但很多人好像就爱毁掉别人的梦想。我们怎么能指望别人知道怎么珍视或呵护深藏在我们心中的梦想呢?我觉得我不太懂所谓的梦通常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梦究竟是什么状态。
     一般人们会说:“你在做梦。”或是说:“让它待在你的梦里吧。”他们这么说的意思是那事并不真正属于我们的生活,或是不应该去追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能记得,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因为曾想过要像爱因斯坦那般伟大而被人嘲笑是傻子。
     在我看来,这首诗表达的是他想与他人分享他的珍宝的强烈愿望。这个人可能是他的家人,也可能是他的爱人。他情不自禁地请人分享,但也只能恳求别人能够“轻点,因为你踏着我的梦”。太阳究竟是照亮了世界呢,还是展现出天上的彩布呢?难道我们总得需要某个人来欣赏或分享我们的梦想,而不能自得其乐吗?也许我们有时都真的需要让别人快乐,自己才能快乐。
 
     ……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致谢
凤凰
成长
发觉
沉没
十四行诗
陌生城市
梦想
理解
逃离
探索
学习
建筑
死亡
乡村情怀
纪念
同理心
圣诞快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