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兴稼细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800992
  • 作      者:
    蔡铭泽著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本《兴稼细语》分八辑,所收文章,逾八十篇,内容各不相同,观感因时而异,难以尽善尽美,唯大致分类,并以写作时序为编次。然其为文也,选题新而奇,旨趣高而远,文辞质而朴,篇幅短而精,心致专而勤。诵读之下,略能见其为人处世之道,窥其格物致知之理,察其为文书翰之法。
展开
作者简介
    蔡铭泽,男,1956年11月出生,湖南岳阳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法学(新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州师范学院、暨南大学任教。1995年4月至1999年5月,任广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副主任(主持工作)。2000年3月至2006年9月,任暨南大学新闻学系系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任暨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广州市新闻学会副会长、河南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历年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4部,主编教材1部,参撰专著与教材6部。其中,《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向导)周报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新闻细语》(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均获新闻学界与读者好评。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兴稼细语》分八辑,内容如次:第一辑“天命可畏乎”,收录小品文8篇,主要围绕人天之际即人与外部环境之关系展开议论;第二辑“人生三境界”,收录小品文15篇,主要从作者个人见闻出发探讨为人处世之道;第三辑“书到用时方恨少”,收录小品文9篇,主要为作者读书、抄书和用书的心得体会;第四辑“为文必有英雄气”,收录小品文10篇,主要为作者为文著述的心得体会;第五辑“新闻细语”,收入小品文10篇,均为作者治学特别是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的心得;第六辑“书翰淋漓在此间”,收录小品文6篇,主要表现作者近年醉心书道、勤练苦习、细辨明思之心得;第七辑“建阳千秋梦”,收录散文、游记等10篇,主要为作者思念宗亲、依恋故土之情感与畅游外邦之见闻,其中特别收入先君《从军记略》一文,以尽人子孝亲之道;第八辑“著述序跋录”,收录作者历年所有著作之后记及为友人著述所作序跋等共计15篇。全书最后,附录作者历年著述目录一览表,于此大致能反映作者治学之心路历程。
    《兴稼细语》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种时间观念
    时间者,物质存在之形式,连绵不绝之系统也。自晨至昏。昼夜不舍,寒来暑往,四季纷呈,古今嬗递,瞬间永恒。时间之于人也,心能感而身莫能及,玄乎哉,玄乎哉!然而,细加思量,人们之时间观念约可细分为三。此三者,一日自然时间观念,二日历表时间观念,三日历史时间观念。
    所谓自然时间观念者,人与动物意识中时间之自然流转也。例如,日月之轮替,寒暑之相继,四时之易位,此皆循环往复者也。此种时间观念着眼于时间之线形流转,仅强调“过去”和“未来”,基本上没有“现在”。于是,人们容易产生“永恒的过去,无限的未来,短暂的现在”之错觉,从而陷入虚无缥缈之幻境。持此时间观念者,听任时间之自然流转,忽略现时之创造,仅能被动求得简单之生存,难以主动寻觅发展之契机。
    所谓历表时间观念者,人文社会之发展在人们意识中之反映也。例如,阳历、阴历、沙漏、打更、钟表等等,此皆人为规划之计时者也。此种时间观念意在用人文历法来把握现在,帮助人们求得更多发展机遇。历表时间观念立足于现在,强调一个“本”字,如本日、本月、本年度、本世纪等等。由此,人们有了确切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便能总结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然而,此种时间观念仍然囿于线形时间之思考,难以预测未来发展之趋势。故此,若仅以此种时间观念指导人生与社会之发展,则永远无法窥测人生与社会之真谛。
    所谓历史时间观念者,人们全方位思考时空关系,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之谓也。例如,总结过去,把握现在,预’狈0未来,此皆三位一体、时空交错、立体流变者也。秉持此种时间观念者认为,“现在”由“过去”发展而来,“现在”且预示着“短期未来”之发展。故“现在”为“过去”与“未来”之连接点,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支撑也。人们现在之决定乃根据过去经验做出,亦将影响未来之发展。于是乎,历史时间观念便将“过去”、“现在”与“将来”有机联系在一起。由此,人们便有了科学决策的依据。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规划未来发展,自觉推动现实进步。
    自然时间观念、历表时间观念与历史时间观念,均为人类为把握与利用时间、求得生存与发展而创造之标识也。此三者,前后相继,高低有致,未可等量齐观耳。一个人如果仅停留在第一、二两个层次的时间观念之上,只能被动地应付时间之自然流转,无法科学地预测未来之发展趋势。只有在第三个层次,即历史时间观念上把握时间的人,视角才会独到而锐利,思域才会广阔而舒展,从而才能发现常人因熟视无睹而容易忽视的危机,并做出科学的解释和采取合理的对策。
    (原载《广州日报》2007年4月19日)
    人际网结
    “文革”十年,季羡老饱受折磨,人际交往尽失,精神几近崩溃。有《牛棚杂记》记其事:先生以牛鬼蛇神之身,甫出牛棚,邻人视若瘟神,避之唯恐不及。先生回忆道:“进商店买东西,像是一个白痴,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不敢叫售货员‘同志’,我怎么敢叫他们‘同志’呢?不叫‘同志’又叫什么呢?叫‘小姐’,称‘先生’,实有不妥。结果是口嗫嚅而欲言,足趑趄而不前。一副六神无主、四肢失灵的狼狈相。”
    如是我闻,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存在着无形的人际交流网络。其中,每个人因各自身份、地位和职业不同,而处于不同的交结点之上。此类结点,反映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诸人们相互之间的称谓,决定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态度及其亲疏程度,是谓人际网结。以此人际网结为中心,由近及远,生发开去,则为家庭、为单位、为社区,为社会也。由此,人们相互结成家人、亲友、邻里、师生、同学、同事、同行、领导、员工等诸种关系。人海茫茫,关系重重,交融互通,社会无形之巨网成矣。处此社会网络之中,个人显得多么渺小,多么脆弱!因是之故,个人欲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依从与屈服于社会网络。依从与屈服之道,端在建构与维护个体在此社会网络中所处之人际网结。通过此种人际网结,个人可以连通亲人、亲和同事、交结朋友。于是乎,亲情、友情与爱情俱至,阳光、雨露伴沃土常存。如此,个人之生存与发展,可以无忧矣。反之,人们若迷失或损毁固有之人际网结,则顿感失落,虽身居闹市,举目皆为路人,无异流落荒野。于是乎,茫茫然不知其所向,闷闷兮难以终其日。如此,个人之生存与发展,必然遭受困J巳。
    奈何人情乖张,世路崎岖,此类窘迫,每每多有发生。人们往往容易损毁或迷失自己固有的人际网结,而陷入迷茫与困顿之中。每际于此,困苦将会降临,人生遭遇挑战,网结面临废弛。然而,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正反之相合,新旧之相因。旧有人际网结之崩坏,抑或恰为新型人际网结萌动之先声。处此迷茫困苦之中,世态炎凉昭显无遗,真情假意毕露眼底,自我反省清夜锥心。于是乎,认知趋于真切,品性臻至纯和,网结亟待重构。网结重构之道,在乎亲情之慰藉,在乎友情之交流,在乎爱情之滋润,更在乎自身学识之充盈与夫人格之弘毅。然而,学识充盈与人格弘毅何由而得?日唯读书而已矣。夫书籍者,知识之载体,智慧之源泉,人生之挚友也。平常之时,若能习而诵之,可以明事理,可以长见识,可以增智慧。困厄之中,若能捧而读之,更觉有如良师益友,可以随时畅谈,可以推心置腹,可以茅塞顿开。于是,心绪得以安宁,学识得以充盈,品位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人际网结得以重构矣。人生至此,可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美好生活重开新局。
    人际网结,似乎缥缈而不可见,实则与每个人须臾而不可离,值得珍视,值得维护,值得重构,值得从中汲取连绵不绝之智慧。
    (原载《广州日报》2007年12月3日)
    ……
展开
目录
兴稼细语
第一辑 天命可畏乎
天命可畏乎
三种时间观念
人际网结
苦难是一所大学
智慧最美丽
历史与现实
礼仪之于少年
赤子无敌

第二辑 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境界
事·理·法·情
戒急用忍
是非之心与利害之心
名片折射
“蒙在鼓里”别解
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
留广师,五不可
戒之在得
避路让贤折
业师、经师与人师
“大私为公”论
己丑重阳偶感
师者忌言
老蔡买菜

第三辑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
《易》之为书也
视履考祥
抄书之妙
告密之风与酷吏峻刑
漫话武则天
除恶务尽
上官婉儿其人
《色·戒》何为

第四辑 为文必有英雄气
为文必有英雄气
文章天成
时代歌声
好歌曲美在何方
听音乐,写文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越千秋意犹香
白云清流有华章
审美意象说
诗从心出

第五辑 新闻细语
“迷”、“疯”、“静”——青年为学三境界
生存与发展:传播双循环
大人物看小节
学术规范与反腐
“功夫”与“灵感”
“顿悟”之法与“发覆”之功
新闻内容之美谈
新闻形式之美谈
新闻创意之美谈
灾害报道之误区

第六辑 书翰淋漓在此间
岂可因人废其字
周正俊朗书之魂
一笔独显与全局观照
变乱悟书道
书翰淋漓在此间
笔缘三悟

第七辑 建阳千秋梦
回首望故乡
祭父文
先父从军记略
建阳千秋梦
道县一本书
西山先生镇鬼记
更约九垓游
访印纪絮
访学澳洲东复西
难忘加州树与花

第八辑 著述序跋录
《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序言(方汉奇)
蓟北枫丹九度秋
《新闻学概论新编》后记
《新闻学概论新编》再版后记
《新闻传播学》后记
《新闻传播学》再版后记
《新闻传播学》第三版说明
朝花夕拾温旧梦
《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后记
《新闻细语》开篇辞
头版头条有学问
老大无伤悲
陈谷书序
关注·思考·成功
少年爱画今圆梦
附录:蔡铭泽著述目录一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