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瑞园居随笔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771965
  • 作      者:
    杨凤阁著
  • 出 版 社 :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凤阁,1936年生于河南荥阳。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6年调入河南人民出版社,先后任社长、总编辑。1987年任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并被评为编审。1990年调入河南日报社,任总编辑、党委书记、高级编辑,.省记协主席,并选任第五届省委委员。曾担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省史学会副主席、《史学月刊》编委。曾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第八、九届常委。著有《三年靖难战争》等四本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时光不能倒流,可作者脑海中的时光 却逆向而行。2004年9月5日,一场劫难(做颈动脉手术中出现了脑溢血)从 天而降,死神拉住了他的手。家人、朋友声声呼唤我回来,医生紧紧握住 《瑞园居随笔》的作者的手不放。死神妥协了,他与死神擦肩而过,死而 复生,又同到了人间。几年的休养生息,他感悟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人 活着就会有思维,往事一幕幕不停地展现在头脑中。最多出现的画面,是 恩师、家人、朋友对我说:“不要忘记无怨无悔的过去,要看到光明美好 的前景。你还有许多原定的事情没有完成,你可以做、能够做,坚强起来,切记有志者事竞成。”有了自信,就有了追求。于是,作者打开书柜,翻阅封存的文章,沉浸在难忘的回忆中。
展开
精彩书摘
  2000年3月23日,上午我在省人大开会,下午才看报纸。《光明日报》第三版,“著名史学家白寿彝逝世”几个黑字刺进眼 睛,我一下子呆了。寿彝师是开封人,曾在河南中州大学念书,在 河南大学教书,多年为河南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是我 的恩师。文中说:“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白寿彝先生于 3月21日23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啊!敬爱的白寿彝老师走了,离开他的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离开他的书房,离开他的亲人,离开他的朋友和学生,真的走了。史学界又失去一位大师,从此再也不能聆听先生的教诲和批评了!1956年,我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系教书。寿 彝师多年是我的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文革”后期林彪摔死以 后,根据寿彝师的倡议,北师大组建由先生主持的“中国通史编写 组”,寿彝师要我协助他做组里的事务工作,直到1976年3月我调 回郑州。“通史编写组”就是北师大史学研究所的前身。是先生 把我领入史学领域,教给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回郑以后,尽管 改做出版和新闻工作,但只要有机会,我总要去看望先生,趋前受 教。特别是最后一次先生对我的教诲,仍言犹在耳,宛如昨天。那是1997年10月初,我在北京参加中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 会,抽空回母校看望老师。第一家是何兹全老师和师母郭良玉老 师。兹全师比寿彝师小两岁,长期是我的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是汉魏封建论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国古代史诸多领域,辛勤耕耘 60载,研究成就举世瞩目。我对何师和师母既有对师长的尊敬,又有对长辈的亲情。因此谈话内容广泛,亲切随便。我说还要去 看白先生,何师说有一些时日没看白先生了,一起去吧。师母给了 我一挂很好的香蕉,让带给白先生。寿彝师原来住在校外,“文化大革命”以后才搬到校内的“教 授楼”。这幢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现在不仅“赶不上形 势”,甚至显得有些破旧。虽然是4居室,但客厅很小,熟人去了,一般就在卧室见面。看到我们,先生很是高兴。先生的助手、女弟 子刘雪英副教授倒了茶水,师生几人落座说话。我首先向先生请 安,问候起居饮食。先生说:“能吃能睡,脑子也好使,大夫告诉我 内部器官没大毛病,就是两条腿不争气,不能走路。” 先生身体一直很好,只是有多种眼疾,严重影响视力。记得早 在1964年的欢迎新生大会上,先生作为历史系主任讲话时,就诙 谐地说:“路上碰到我,你们打招呼,如果我没有回应,可不是我架 子大,我眼睛不好,看不清呐!”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有几年视 力坏到不能看书,著述只能口述,由助手雪英同志代笔,必须查的 资料,也是告诉某书某卷,请助手去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主 编12卷本22册《中国通史》和其他科研项目,仍然坚持照常进 行。对先生这种毅力和精神,史学界无不敬佩,特别是我们这些学 生。公道地说,长年做先生的助手,帮助先生接待客人、处理琐事 的雪英同志,也功不可没。我对雪英同志既钦佩又感激,每次见她 都要表达上述意思。P1-3 
展开
目录
寿彝师的最后教诲
巍巍乎,白寿彝
——人品为中原骄傲 史德成学界楷模
为何师寿
一生爱国关心政治与时俱进
——读何兹全著《爱国一书生》
永葆学术青春的史学大师
——庆祝何兹全先生90岁论文集
大学生活拾零
李长春和河南红豆妹
良媒良缘豫苏携手
——河南各市地与江苏各市互结对子记略
希望在山潜力在林
——省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视察嵩县、栾川林业小记
党委如何领导报纸
——从一位市委书记的看法说起
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
托起朝阳
——禹州助学助教基金会二三事
成吉思汗及其陵园
中原汉边疆魂
观庙衙署嘉应观
与时俱进的岳麓书院
山南——藏民族的精神家园
想起一九○○年
“北京的敦煌”——云居寺
“佛指舍利”答客问
喜看毛书“实事求是”石刻
感受维也纳议会
访欧琐记
旅美琐记
会见何礼仕议长
建立相互补充的经贸关系
——一位韩国经济界人士对中韩经贸关系的分析
请看这一家
可贵的启迪
我这两年多
新闻队伍作风建设三议
老陈,我们永远记着你!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服务改革发展稳定
对张光辉的新认识
——《为之则易》读后
评《汴梁晚报》
认识要达到这样的高度
——也谈“非典”带来的启示
闲话“小费”
舆论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舆论与信息》简评
关于青少年出走问题之我见
有话说给工人听
因小失大的蠢事干不得
——从禁止发菜市场说起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