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航:“任何美好的演绎都要经得住对起点的追溯,如果要我说你这段话的起点,便也应是'人性本善'。正因'人性本善'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也正因很多人断定人性难以拯救,所以你的这番话恐怕会被许多人所拒绝。”
小心:“正因'人性之本'的问题会因标准的不同而带来巨大争议,所以我才会谨慎的选择回避。虽然你看到我一直在说善良,但我所强调的其实是一个'趋善'的过程。善者,众人能知能信而不易全行;不善者,众人易入而又多能以之为耻。人们常在知善而难行处徘徊,因此免不了做些不好的事情,但又因能以之为耻,所以总会有趋善的希望。故而在我看来,只要能知耻而趋善,便也要比争论'人性之本'更有意义。既然我们的对话是发生在母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生源地,那我们也不妨以这所学校作为最贴近的例子,寻固其知,发扬其善。如果说中国的社会曾对善恶有些麻木,那这所学校的建立何尝不是体现了对改变的追求?如果说这所学校曾经意味着混官场、卖文凭,那这所学校的转变,又何尝不是一个民族追求自强自善的见证?有人评价蔡元培,是以一位校长的身份领导一所大学走上了新进之路,使她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种业绩即使在世界历史中也并不多见。英雄或许无法造就时局,但他却可以营造一个环境,让这个环境造就人才,发展思想。这个环境是否培养了人才与思想,今天的人们依旧能说得清清楚楚;至于这个环境是否改变了时局与国运,一些人也依旧能看得真真切切。既然这所学校延存到了今天,那她所具有的一些重要品质便不该名存而实亏。今天的国人在谈到对大学的期望时,常说要争取'世界一流',这似乎成了今天评价一些重点大学的唯一标准。但正如有人所说的,按现有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来讲,这所学校在任何规化所限定的时间里,可能都无法成为某些人所谓的'世界一流',可若论北大对于世界的具体影响,却是很多被评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所无法比拟的。之所以这样说,恰是由于她与这个国家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既见证了一个民族近代的苦难,又融入了一个民族巨大的转变,也注定该参与这个民族未来的辉煌。其实各国大学的方针无论指向哪里,都要以本民族为转动的轴基,让自己的国家获得各方面的进步,并最终让本国的文化水平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高屋建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