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
李一宁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呀?”爷爷说:“你是大人从田里拾回来的。”奶奶说:“你是从你妈胳肢窝里掉出来的。”李一宁看看老人,又看看妈妈,失望得要哭的样子。她妈就对老人们说:“哎呀,不要骗她!”抱过李一宁,对着她的耳朵悄悄解释了半天。
李一宁挣脱她妈的怀抱,独自跑到一边掀起她的衣服,这里摸摸,那里拍拍,突然兴奋地大叫起来:“啊,我认得了!我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出来的!”
泡泡去哪了
李一宁嚷着要我和她一起看小人书。她指着彩色的封面,上面印着的一个小女孩,嘴里衔着一根细管,仰天吹出许多银泡。她指银泡问我:“爸爸,小姑娘吹哪样?”“你说呢?”“她在吹泡泡。”我说:“对,你真聪明。”她又问我:“泡泡怎么了?”我说飘起来了。她的嘴就“呜”起来,嘴里奏着乐,手指顺着银泡飘飞的方向移动,从封面的左下角,一直移到银泡飘完的右上角。
这时,她突然指着顶角的最后一个银泡,一下看看书上,一下看看书外,很神秘地压低声音,说:“哟,泡泡呢?”我也装作惊奇的样子,说:“咦,当真泡泡去哪里了呢?”女儿为了启发我,先指了一下最后的银泡,又把她的小手指移到书外,指向虚空,盯着我的眼睛问我:“你讲去哪里了?”我装作很费神地思考,最后忽而恍然大悟的样子,双手抱起她,对着她的脸,发出一个夸张的“嘣”的声音,女儿哈哈大笑,紧接着公布答案:“炸了!炸在空中了!”
那一刻,当她的手指指向虚空,我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而是一个共同参玄悟理的哲学朋友,言语道断心行灭处,莫逆于心,我们同时进入豁然开朗的境界。
教育的尴尬
我带李一宁在站台下等车的间歇,李一宁双手吊着指示牌下的一根滑杆转溜溜,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来了另一个小朋友,看到我女儿的玩法,很是羡慕但又无法加入,只充满胆怯地站在一旁眨巴着眼。女儿似乎读懂了他的心事,一面继续夸张地表演,一面又视旁观者为无物。有几次他试图走近一些,把头歪向一边想看清我女儿灵动的双手,但李一宁霸道的身体毫不客气地将他的热情挡在了一米之外。我看小男孩有点可怜,再看他的父母也是一派老实巴交的模样,完全不像城里人,心便软软的生出些怜悯。
我一向教女儿谦让,结果这样的教育让我女儿在和别家小孩一起玩的时候吃尽了亏,前两天在肯德基的公共滑梯上玩,又被一个比她还小的孩子两次挤占属于她的空间,且两次在她脸上抓出两道明显的血痕。小孩间的碰撞大人又不能太较真,况且人家家长在一旁不停地向我道歉,又吼他们的孩子,我还好说什么呢。然而看看女儿脸上的血痕,心里着实窝气,又心疼不已。联想到自己身上,在这个大部分时间信奉丛林法则的社会里,个人的“克己复礼”往往成为笑柄,我便在忿恨中数落女儿:怎么那么窝囊,他不让你你就把他掀开!他抓你你也抓他呀,你怕什么!
我没想到好德行需千日培养,坏习气却一点即通。现在,女儿竟也这般弱肉强食起来。我便走过去横加干涉,告诉她类似独乐不如与人乐的道理,还亲自把小男孩的手牵过来递在她手中,让他们一起围着滑竿转圈跳跃,女儿开始不大乐意,小男孩也有些怯生生的样子,一下看看我和女儿,一下又看看他的父母,在他父母的微笑示意下,才慢慢玩起来。在我的热心导演下,不一会他们就玩高兴了,直到要走了,还恋恋不舍,互问名字,互相挥手道别,大人们也受到感染,我的心里泛起一股久违了的人情的暖意…… 转眼到了大年初一,我和妻子带女儿出去玩,公交车内的横排椅,我们占了两个位置。我一抬眼,面前站着一家三口,男的抱着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惺惺惜惺惺,我赶紧下来让座,男子简单道谢之后坐上了我的位置,小男孩的头和女儿挨得很近。我问孩子多大了,答说两岁多。我看这个孩子面无表情,一副很成熟的样子。女儿在一旁观察着,她似乎想起了我教她的什么,一直等待着一个打破僵局的机会。我叫女儿问好,女儿叫了声小弟弟,小孩不理,女儿想去拉他的手,小孩扭了一下身,无动于衷。女儿想了想,大方地从口袋里掏出她吃的一大把糖果塞给小孩,小孩不仅不要,身子且扭得厉害,眼中充满敌意,已产生十足的戒备心。女儿的手停在半空,却用失望和不解的眼神望着我。这时大人说,我家的孩子从来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也不跟陌生人说话。
我一时竞不知找什么话来安慰我的女儿,只得呵呵敷衍过去:李一宁,你看小弟弟的好习惯,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我转过头去,甚至不忍对视女儿的眼神——她的眼中突然现出从未有过的黯淡和忧伤。
……
展开
——《滇池》文学杂志副主编、作家李泉松
书中有细腻的私人观察,有公共的思想探讨,当然少不了来自生活的直接刺激。叙事暗藏机锋,观点互文见义,行笔不讳褒贬,文字充溢着睿智与机趣。凡此种种,汇成教育主题的宏大交响。这本书已经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东西,包括偏颇与失误,而恰恰没有一般所谓正确的定论,这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云南教育报刊社《学生新报》语文编辑宋凤英
文炳本在教书育人,当他对孩子的爱遇到教育——我们很高兴看到一位好老师、一个好父亲,以爱为自然的牵引,以淳厚、快乐的心,以或轻盈或深沉的人文思考,带给了我们这份沉甸甸的人生札记厚礼。
——中国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