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鲁迅的抉择
第一节 学医到从文
解读鲁迅“弃医从文”的深层原因及其他
第二节 鲁迅与小说
人性的表现与鲁迅的小说创作
第二章 鲁迅思想与小说创作
第一节 鲁迅思想与小说创作倾向
一、鲁迅思想的嬗变
《呐喊·自序》:鲁迅思想的书序体自传
二、鲁迅的创作倾向
砍头情结与鲁迅小说中的杀人场景
第二节 代表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狂人:一个奇特而复杂的时代呐喊者
狂人,是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主人翁,在他的“狂”的行为背后,折射出其怎样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孔乙己:一个从“站着”喝酒到“坐着”用手走路的人
孔乙己,是鲁迅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人物,鲁迅为什么独爱孔乙已?其人物形象有何可喜和可惜之处?
三、阿Q:一个以“非常”手段求生存的“非常”人
阿Q,是鲁迅最长的一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人物,他是“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但作为集中国国民性问题于一身的人物典型,他的人格特征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四、《祝福》中的“我”:行走在“做梦”和“梦醒”之中
“我”,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祝福》里与祥林嫂故事交织在一起的人物,除了作为小说的叙述结构人物的作用外,这一与祥林嫂命运共生但不能共存的“我”,还向读者言传了怎样的信息?
五、七大人:一个封建专制制度的活化符号
《离婚》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也是揭露和抨击封建礼教、封建社会秩序,为社会底层妇女鸣不平的代表性作品。小说中的爱姑在“离婚”抗争中终因“七大人”的出场而以悲剧结局,“七大人”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
第三章 鲁迅小说艺术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鲁迅小说的语言:20世纪初语言现代化进程中的丰碑
一、语言的精简化:以有限的词语营造无限的意境
二、语言的色彩化:以平实的文字传递多样的心境
三、语言的个性化:以独特的言语塑造个性的情境
四、语言的鲜活化:以多样的修辞营构特指的语境
第二节 鲁迅的社群意识与小说中的人物群像塑造
一、鲁迅对个体价值的认识及其社群意识的形成
二、人物群像的塑造和社群意识的揭示
第三节 鲁迅小说中的寡妇形象与作家的创作心态
一、鲁迅小说中的寡妇形象的类型分析和形象意义
二、鲁迅的寡妇形象创作心态
第四节 鲁迅小说中的狗意象分析
一、狗意象的内涵
二、狗意象的本质
附录一:鲁迅年表
附录二:鲁迅小说目录
附录三:鲁迅著作目录
后记
内容摘要
鲁迅以其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民性的透彻理解,同时又以渗透着独特人生体验的文学创作吸引着、启迪着并震撼着后来者。鲁迅在创作中更多表述一种情感、精神,对传统的批判表现得很决绝,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走进鲁迅的小说世界》就是一次艰辛跋涉之后的心绪感悟,尽管还只能算是一次浅层次的触摸,但毕竟已经开始了探索的行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