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边界的越轨
--读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本想说是"没有边界的海勒",犹豫让我写成了"没有边界的越轨"。因为要谈的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而不是它的作者--那位今天已经被人们誉为黑色幽默大师的海勒。尽管,海勒本人和他的作品一样值得我们咂味与追究。
上一世纪末时,忙于进行百年总结的中国读书人,把世界文学进行了百年百部的座次排位。怀着自尊自爱的心情,把中国文学排进去了18部之多,但终于没有把《第二十二条军规》遗忘落下,而且还把它排得比较靠前:第31位。这说明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在中国知识界的深入人心,可以与金庸那竟也进入20世纪百部经典的《天龙八部》一比高下。不知道这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幸事,还是一次对黑色幽默的模仿。但无论如何,证明了人们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接受和对约瑟夫?海勒的容纳。
人们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理解,也许更多的是对"黑色幽默"作为曾经影响了世界文学的一种现象的认同,而并非对海勒和《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赞赏。异常奇怪的是,作为一部纯粹的军事文学,《第二十二条军规》具有20世纪世界文学的意义,却没有对中国的军事文学产生丝毫影响,而苏联的卫国文学,并没有获得世界文学的某种地位,却对我们的军事文学产生了巨大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就是到了今天,人们已经可以自由清梳文学的时候,我们也仍然无法摆脱苏联卫国文学的束缚,无法从苏联卫国文学那棵蓬勃大树的阴影中走将出来。
苏联卫国文学对我们的军事文学之所以有遗传性的父子般的左右,其根源之一,大约是我们与其意识形态的强大吻合。毫无疑问,一致性的意识形态,自然也就导致我们对其卫国文学的全面接纳、模仿与借鉴,这也是文学家族中的血缘、近亲中无可逃避的一种关联。而《第二十二条军规》,相对于苏联卫国文学对我们的影响、接受与研究,应该说是因为意识的差别,遭到了一种实质性的冷遇,如同一辆零件、设备都异常现代的豪华轿车无法在我们的山道上行驶。之所以如此,也就是缘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诸多超常的越轨。
说起来,越轨的首先是海勒的非爱国主义与非英雄主义写作。我们谈论《第二十二条军规》时,从来都回避作品中对非爱国主义与非英雄主义的张扬,而以"反战"二字,把这种更为敏感也更为深刻的内容一言以蔽之。从而,也把海勒建立在非国家、非民族、非英雄、非理想基础上的对生命与人的巨大尊重与爱惜一扫帚扫到了门后的角落。
……
没有边界的越轨
--读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家们的作家
--读博尔赫斯
面对故事的态度和面对小说的真实
--读《变形记》和《百年孤独》
读略萨三题
故事和故事
--读萨特《墙》
滴血之花
--读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鸡毛之美
--读康德拉季耶夫《萨什卡》
错而永记
--读拉斯普京《活下去,并且要记住》
纸上红日
--读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个》
语言即神
--读谷川俊太郎的诗
猜测川端康城之死
"大江文学"给中国当代文学的几点启示
--在中国"大江文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复述叠加对应结构赏析
--以大江健三郎《优美的安娜贝尔·李 寒彻颤栗早逝去》为例
帕慕克:从伊斯坦布尔到他的文学世界
--读帕慕克小说
耶路撒冷焦虑的炊烟
--读奥兹《我的米海尔》
让木头感知疼痛
--读安德鲁·米勒《无极之痛》
从社会的缝裂中审视国家
--读赫塔·米勒《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
上帝赠来的礼物
--序哈芬丹·费昂小说《亲爱的加百列》
伤痛的伟大
--读哈金《南京安魂曲》
是什么牵动我的阅读
--读《田原诗选》
幽默与幽锐
--读劳马二题
敬畏的阅读
--读《资中筠自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