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玉泉书屋审美沉思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614796
  • 作      者:
    孙绍振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学人随笔:玉泉书屋审美沉思录》主要内容包括:字眼和诗眼、红杏枝头之“闹”和法国象征派、人物形象在不同文学形式中分化:史家、自述、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风貌、[附]华歆《止战疏》、悲喜剧:不同的结构隐含不同的主题、小说对话:心口“错位”、[附]三毛《哭泣的骆驼》中蹩脚的对话。
展开
精彩书摘
  将问题作逻辑展开时,不能没有相对严密的内涵定义。定义不阐述清楚,论题就无法展开。所以,对定义、基本概念的阐述,不可回避。但是,由于人类语言符号、形式逻辑和辩证法乃至系统论的局限,任何定义都免不了逻辑的和历史的局限,不管被认为多么完善的定义,都只能是个体(乃至群体)狭隘经验和历史过程的小结,而不是终结,定义是永远不可终结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高级形态”、“纯粹状态”也只是提供暂时的、初步的定义。因为定义不完善,就否认对象的存在,是非常幼稚的。一时不可能有比较严密的内涵定义,但是对象的外延还明白无误地存在,这时不完全的内涵定义就和外延的广泛存在发生了矛盾,内涵定义的狭隘和外延普遍存在的矛盾正是理论发展的契机。西方文论轻率地否认对象的存在,就是放弃了其理论生命线。
  他们的研究,也强调问题史的梳理,但他们的问题史只是观念的、定义的变幻史,也就是定义和概念(知识)的谱系史。这就必然造成把概念当成一切,在概念中兜圈子的学术。其自觉的理论化乃是罗蒂的“关系主义”。纠缠于观念关系的谱系,研究就很难避免落入概念游戏的陷阱。定义在英语中称“definition”,实际上是一种严密的区别和界限,但从内涵到外延界限不管多么严密,与文学创作和阅读实践相比它总是免不了狭隘。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只能是先来一个初步的定义,然后在与外延的矛盾中继续拓展,不断地丰富,最后得出的也只能是一个开放的定义,或者“召唤结构”而已。观念和定义的变幻是一种显性的结果,其深刻的原因,乃是它的狭隘性与对象的丰富性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观念的谱系变幻的动力。如果要说谱系,那它不仅仅是观念和定义的变幻系统,更主要的是观念与对象发生矛盾而不断被颠覆、被更新的历史。
  ……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编 经典文本个案分析
中国的圆月与西欧和阿拉伯世界的新月
八种经典月亮
岳阳楼上:五种经典文品
[附]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民同乐
仿作胜于原作:崔颢《黄鹤楼》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字眼和诗眼
红杏枝头之“闹”和法国象征派,
人物形象在不同文学形式中分化:史家、自述、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风貌
[附]华歆《止战疏》
悲喜剧:不同的结构隐含不同的主题
小说对话:心口“错位”
[附]三毛《哭泣的骆驼》中蹩脚的对话

第二编 中国古典诗学建构
聚讼诗话词话和中国诗学建构
抒情:中国古典诗论中的“痴”和西方诗论中的“狂”
意境的含蓄与直接抒情的矛盾
情景:“写虚”高于“写实”
反常合道为奇趣
情趣和理趣
论绝句的结构——兼论意境的纵深结构
我国古典诗歌的双言结构和三言结构

第三编 建构中国学派的文学文本解读学
文学理论的危机与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呼唤
定义:出发点还是过程?
形象的三维结构:文学文本解读学的立体建构
中国式的叙事文学文本解读学:打出常规和感知错位
比较:不同形式的不同规范
规范形式之共用性和风格之唯一性的矛盾:以流派为中介
以作者的身份和作品对话
具体分析和可操作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