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自序
远古的纸草
古罗马的大众朗读
《共产党宣言》
《西康诡异录》
一本旧书
《人间词》
两岸双璧
毁掉的字画
《辞海》成书经过
为书的善举
寻故燕东园
曾国藩的手段
张之洞读书法
张元济遇绑票
袁克文轶事
袁复礼教授
章士钊由书渡人
书生意气
纯如太占
吴昌硕的诗
闻一多的从容
文人穷困时
王云五改革出版
傅斯年重史料
废名的性情
耿直的林庚
金克木教外语
再访周有光
近访黄宗江
胡先辅是谁
冷眼宋云彬
名士义举
当年沈从文
去湄潭寻旧梦
柳亚子故事
柳亚子故居
“亚洲之卢梭”
“总理的信徒”
“暴烈的反抗”
跌宕的时日
独立的猛士
“足令小儒咋舌”
沈兹九故事
冰心的偶像
冷面才女
艰难中的《妇女生活》
办着杂志流亡
张荫麟故事
张荫麟与贺麟
……
内容摘要
当时没有多想,也没有能力多想。这种感觉便沉睡于记忆。毕竟,相隔时空太远。后来读到的书里,说到晚近,无论中外,也有今不如昔的多方慨叹。悉尼·胡克写《教育和权力的训诫》,第一章首句就是“今天,直率地对美国教育发表见解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雅各比写《最后的知识分子》,第一页就说:“对社会有重要意义的美国知识分子已经很少引发什么评论了。他们……缺席……消失……一去不复返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