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童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224943
  • 作      者:
    (苏)高尔基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高尔基写得最投入最富有魅力的作品。
  写尽人间深处的伤感与悲凉。
  青少年的成长必读书。
展开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出生于俄罗斯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父亲早逝,由外祖母抚养成人。他十一岁就出外谋生,饱尝人世间的辛酸,二十岁后开始在俄罗斯各地流浪,并参加秘密革命活动。
  从一八九二年开始,高尔基以一个浪漫主义作家的形象出现在俄国文坛,早期作品《马加尔·楚德拉》、《鹰之歌》、《海燕之歌》中的形象充满对战斗的渴望和至死追求光明的献身精神。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高尔基的创作开始成熟起来,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一系列剧本。一九0六年高尔基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列宁给予这本书很高的评价。在准备十月革命的年代里,高尔基完成了自传性的三部曲中的前两部——《童年》(1914)和《在人间》(1916),第三部《我的大学》于一九二三年完成。其后高尔基创作的重要作品还有长篇杰作《阿尔达莫夫家的事业》(1925)和史诗性的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文学文库057:童年(插图全译本)》是高尔基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通过对作家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长。本书为自传三部曲的第一部,完成于1914年。
  《世界文学文库057:童年(插图全译本)》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在这部世界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中,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阿廖沙的生活,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
展开
精彩书评
  他带着不可制服的锐气与力量走进文学界,把俄罗斯大草原的健康气息带给世界各国的读者。
  ——巴金
  
  高尔基审察牛活的能力,塑造人物性格的才能,以及对于俄罗斯底层的无与伦比的知识,都是他赢得巨大声誉的重要因素。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在一个昏暗狭窄的房子里,我父亲停放在窗户下面的地板上。他穿着一身白衣服,身子显得特别长,他光着双脚,脚指头奇怪地张开着,一双温柔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弯曲着,那双快活的眼睛紧紧地闭着,像两枚发黑的铜币,那张和善的面孔已经发黑,难看地龇着牙,使我感到害怕。
  母亲光着上身,只穿着一条裙子,跪在那里,用我常爱拿来锯西瓜的那把小黑梳子,把父亲又长又软的头发,从前额往后脑勺梳着;母亲不停地说着什么,声音低沉而喑哑,她那灰色的眼睛好像要融化了似的,大滴大滴的泪水直往下流。
  外祖母牵着我的手——她又胖又圆,大脑袋,大眼睛,鼻子软塌塌的,有点滑稽可笑。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显得线条柔和,十分有趣。她也在哭,仿佛用一种特别的声调在随声附和地伴着母亲在痛哭。她全身颤抖着,硬拽着我往父亲身边推。我躲在她身后,死犟着不肯去,我感到又窘又怕。
  我从来没看见大人们哭过,也弄不懂外祖母磨叨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跟你爸爸告别吧,你永远也见不到他了,亲爱的孩子,他死了,没活到岁数,就过早地死了……”
  我得过一场大病——刚刚能下地。在我有病的时候(这个我记得很清楚),父亲高高兴兴地护理着我,可后来他却消失不见了,换上了一个脾气古怪的外祖母来照顾我。
  “你从哪儿来?”我问她。
  她回答说:
  “从上边,从尼日尼来,不过,可不是走来的,是坐船来的!水上可不能走呀,你这个小鬼头!”
  这话真可笑,真叫人莫名其妙:在我们家楼上住着几个染了头发的大胡子波斯人,而在地下室里却住着一个脸色发黄的加尔梅克人,他是个贩卖羊皮的老头儿。他能骑着楼梯栏杆往下滑,要是摔倒了,就翻着跟头滚下去,这事儿,我一清二楚,这和水有什么关系?一切都稀里糊涂,真可笑。
  “为什么我是小鬼头?”
  “因为你总爱吵吵闹闹!”她说完,也笑了。她说得又有趣又亲切和蔼,所以从头一天起,我们就成了好朋友,现在我真希望她赶快带我离开这个屋子。
  母亲使我感到压抑,她的眼泪和号哭让我感到心神不安。我第一次见到她变成这个样子;她一向很严厉,话语不多,衣着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她个头很大,像一匹马;她身板硬朗,两只手特别有劲儿。可现在不知为什么,满脸涨得通红,披头散发,衣服也都撕破了,让人看了怪不舒服的。头发原来梳得很平整,像一顶光亮的大帽子,现在披散在裸露的双肩上,遮着脸,编辫子的那半头头发晃来荡去,碰着睡着了的父亲的脸。我已经在屋里站了好久,可她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她只是一个劲儿地梳着父亲的头发,痛哭得连气儿都喘不过来。
  几个穿黑衣服的乡下人和一个警察顺便往门里看了一眼,那警察便没好气地叫道:
  “快点收拾!”
  窗户上挂着一块黑色的披肩,被风吹得像船帆似的鼓胀起来。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划帆船,突然雷声大作,父亲笑了起来,用膝头紧紧地夹住我,大声喊道:
  “没关系,不要怕,大葱头!”
  母亲突然从地板上费力地站了起来,但立刻又坐了下去,仰面跌倒在地板上,头发铺散了一地,她那张苍白模糊的脸变得铁青,也像父亲似的龇着牙,用可怕的声音说:
  “把门关上……阿列克谢依——你出去!”
  外祖母推开我,匆忙地奔向门口,喊道:
  “乡亲们,不要怕,你们不要打扰她,看在基督的分上,请你们走开吧!这里不是闹霍乱,而是在生孩子,做做好事吧,亲人们!”
  我躲到一个昏暗的角落里,藏到一口大箱子的后面,从那里,我看见母亲在地板上扭动,蜷缩着身子,牙齿咬得格格响,哼哼呀呀地呻吟着,外祖母在她的身边趴着,用喜悦亲切的声调说:
  “为了圣父和圣子!瓦留莎,忍着点!圣母保佑……”
  我怕极了。她们在父亲身旁忙活着,触碰着他,唉声叹气地呻吟着,喊叫着,可他一动也不动,似乎还在笑呢。她们在地板上忙了好一阵子,母亲好几次站了起来,却又倒了下去。外祖母像个又黑又软的大皮球,屋里屋外地滚来滚去。后来,突然从黑暗中传来了婴儿的哭声。
  “谢天谢地!”外祖母说,“是个小子!”
  于是她点燃了蜡烛。
  我大约在墙角里睡着了——后来的事就什么也记不得了。
  留在我记忆里的第二个印象——是一个下雨天,墓地荒凉的一角。我站在溜滑的小黏土丘上,看父亲的棺材被放进坟坑里。坟坑里全是水,还有几只青蛙,其中有两只已经爬上了黄色的棺材盖。站在墓穴旁边,有我、有母亲、有浑身淋透了的警察和两个拿着铁锹的气哼哼的乡下人。温暖的小雨有如珍珠般地洒在大伙的身上。
  “埋吧!”警察说完,便走到一边去了。
  外祖母又开始哭了起来。她用头巾的一角捂着脸。两个乡下人弯着腰开始急忙往坟坑里填土,坑里的水发出啪哧啪哧的响声。那两只青蛙从棺材盖上蹦了下来,开始往穴壁上爬,但是土块却把它们打下了坑底。
  “走吧,列尼亚!”外祖母抓住我的肩膀说,我从她的手中挣脱了出来,我不想走。
  “你真是的,主啊!”外祖母不知是抱怨我,还是抱怨主,她低下头,在那儿默默地站了很久,直到墓穴都填平了,她依然还站在那里。
  那两个乡下人用铁锹拍着土,发出很响的回声。突然起了一阵风,把雨给刮走了。外祖母拉着我的手,穿过一排排十字架,向远处的教堂走去。
  “你怎么也不哭几声儿啊?”当我们走出墓地围墙时,她问我,“应该哭一场才对!”
  “我不想哭。”我说。
  “行啦,不想哭,不哭就是了。”她低声说。
  这一切都使人感到奇怪:我很少哭,就是哭,也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受了委屈。父亲总是笑我哭天抹泪,而母亲更是大声斥骂:
  “不许哭!”
  后来我们乘坐一辆轻便马车,沿着一条宽宽的肮脏不堪的街道行驶。街道的两旁都是深红色的房屋,我问外祖母:
  “那两只青蛙没爬出来吧?”
  “不,已经爬不出来了,”她答道,“让上帝保佑它们吧!”
  不论父亲还是母亲,都没有这样常常亲切地念叨过上帝。
  过了几天之后,我、外祖母和母亲,搭上一艘轮船,坐在狭小的船舱里,我那个刚出生的小弟弟马克西姆死了,用白布裹着,还缠着一条红绸子,放在角落里的一张桌子上。
  我坐在一堆包袱和箱子上,望着那扇像马眼睛一样又圆又鼓的小窗户。潮湿的玻璃窗外,浑浊的河水泛着泡沫,不停地流着,不时激起的浪花,溅在玻璃窗上。我不由自主地跳到了地板上。
  “别怕!”外祖母说,她用那双柔软的手轻轻地把我抱了起来,又把我放回包袱上。
  河面上笼罩着灰蒙蒙的烟雾,远处的什么地方出现了一片黑色的土地,接着又消失在雾霭和水汽中了。四周的一切都在颤动,只有母亲把一双手垫在后脑勺上,紧靠舱壁站着。她脸色铁青,愁容满面,双目紧闭,像个瞎子一样。她总是沉默不语,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连她穿的衣服都使我感到有些陌生。
  外祖母不止一次地小声对她说:
  “瓦里娅,你最好吃点东西,哪怕少吃一点也好?”
  她却沉默不语,一动也不动。
  外祖母和我说话时,总是柔声细语,而同母亲说话时,嗓门儿总是很高,但很胆怯,总是小心翼翼的,而且话不多。我觉得她有点怕我母亲,我看出了这一点,这使我对外祖母更加亲近了。
  “萨拉托夫,”母亲突然气哼哼地大声说,“水手在哪儿?”
  她的话使人感到莫名其妙:萨拉托夫,水手。
  一个肩宽背阔的人走了进来。他一头白发,穿着一身蓝衣服,带来了一个小木匣。外祖母开始把弟弟的尸体往木匣里放,放好后,她伸出胳膊托着小木匣,便朝门口走去,但她身体太胖,只有侧着身子才能挤过那道狭窄的舱门,她站在门口,不知所措,样子有点滑稽可笑。
  “哎,妈妈。”母亲叫了一声,从她手里夺过了小棺材,她俩就消失了。我留在船舱里,仔细地打量着那个穿蓝衣服的男人。
  “怎么,是小弟弟死了吗?”他弯下腰对我说。
  “你是谁?”
  “我是水手。”
  “萨拉托夫——是谁?”
  “是一个城市。你往窗外看,它就在那儿!”
  大地在窗外移动着,黑暗而陡峭的河岸显得雾气腾腾的,就像从一个大圆面包上刚刚切下来的一片面包。
  “外婆上哪儿去了?”
  “埋葬外孙儿去了。”
  “把他埋到地下去了吗?”
  “当然啦,还能埋到哪儿?”
  我告诉水手,埋葬父亲时,把两只青蛙也给活埋了,他就把我给抱了起来,紧紧地搂着我亲了一下。
  “唉,小兄弟,你还什么事都不懂呢!”他说,“青蛙是用不着去可怜的,上帝保佑它们吧!你可怜可怜妈妈吧——你看她悲伤得多厉害啊!”
  汽笛在我们的头上响了起来。我已经懂得——这是轮船在鸣笛,所以我并不害怕,但那水手却一下子把我放到地板上,撒腿就往外跑,边跑边说:
  “我得快点跑!”
  我也想跑出去。我走到了门外。昏暗狭窄的过道里空无一人。离门口不远,镶铜的楼梯闪闪发光。我往上望了一眼,看见一些肩背手提包裹的人们。很显然,他们正在下船。这么说,我也该下船了。
  但是当我随着一群男人走到船舷踏板前面时,大家都冲我喊了起来:
  “这是谁的孩子?你是谁家的?”
  “我不知道。”
  有老长时间,人们挤我,碰我,抚摸我。最后,那个头发灰白的水手回来了,他抱起了我,对大家解释说:
  “他是从阿斯特拉罕来的,刚从船舱里跑出来的……”他带我跑进了船舱,把我往包裹堆上一推,就走了,还一面用手指吓唬我说:
  “再乱跑,我就打你!”
  头上的喧闹声渐渐地静下来了,轮船也不颤动了,也听不见撞击水的砰砰声了。船舱的窗户被一堵湿漉漉的墙壁挡住,舱里变得又暗又闷,那些包裹好像膨胀了似的,挤压着我,一切都糟透了。也许他们就永远这样把我一个人丢在这个空荡荡的轮船上了吧?
  我走到门口。门打不开,门上的铜把手也拧不动。我拿起一个盛牛奶的瓶子,使出全身的劲儿向铜把手砸去,瓶子碎了,牛奶溅到了我的腿上,流进了靴筒里。我由于失败而感到懊恼,便躺到包裹上,悄悄地哭了起来,后来就噙着眼泪睡着了。
  当我醒来时,轮船又颤动了起来,发出了哗哗的击水声。轮船的窗户也亮了起来,像一轮太阳。外祖母正坐在我的身旁梳头,她紧皱眉头,在自言自语地叨咕些什么。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匝匝地遮着她的两肩、胸脯和膝盖,直垂到地板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色的光。她用一只手把头发从地板上撩起来托在空中,费劲地把那把梳齿稀疏的木梳梳进了浓厚的发髻里。她的嘴唇撇歪着,一双忧郁的眼睛闪着愤怒的光,她那张脸在这一大堆头发中间变得又小又可笑。
  她今天的样子显得很凶,可是当问到她的头发为什么这么长的时候,她却用昨天那种温柔和蔼的声调说:
  “看来,这是上帝的惩罚。就让你去梳这些该死的头发去吧!年轻时,我夸耀过这一把像马鬃般的密发,到老了,我可诅咒它们了。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才刚刚从夜里的怀抱里升起来……”
  “我就是不想睡!”
  “嗯,不想睡就不睡好了。”
  她马上同意了,一边编着辫子,一边往沙发那儿不停地望着,母亲正脸朝天地躺在沙发上,她伸直得像根弦儿。“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碎了呢?你小声告诉我!”
  她说话就像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般温馨、艳丽、芳香,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了我的记忆。她微笑时,那对宛若黑樱桃的黑眼珠瞪得圆圆的,闪烁着无法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她笑容满面时,便快活地露出两排雪白坚固的牙齿,别看她黑黑的两颊布满了皱纹,但整个面孔仍显得年轻、明朗。但这张脸孔却被软塌塌的鼻子,胀大的鼻孔和红鼻尖给损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鼻烟壶里嗅着鼻烟。她从上到下全是黑颜色的,她的眼睛——却闪烁着她内心的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身体肥胖,腰几乎弯成了驼背,但举止却像一只大猫一样地轻快而敏捷,并且随和得也像这种温柔的动物。
  在她未来之前,我好像躲在黑暗中睡大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唤醒,把我引向了光明,用一根剪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都穿联了起来,织成了五光十色的花边,她立刻成了我终身的好朋友,成了我最知心、最亲近又最能了解我的亲爱的人——就是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心灵,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去应付艰难的生活。
  四十年前,轮船行驶得很慢,我们坐了好长好长时间的船,才到达尼日尼,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些最初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
  天气晴朗,我和外祖母从早到晚待在甲板上,在明朗的天空下,秋天给伏尔加河两岸镀上了一片金黄,铺上了一层锦缎。一艘浅黄色的轮船逆流而上,船桨不慌不忙地懒洋洋地拍打着灰蓝色的河水,发出隆隆的响声,船尾用一条长长的牵引索拖着一条驳船。驳船是灰色的,活像一只大乌龟。太阳在伏尔加河的上空浮动着,四周的景色时时刻刻都在变换着,更新着。碧翠的群山——宛若大地富丽衣衫的华美皱褶。河两岸的城市和村庄,远远看去,就像一幅幅彩画雕饰;一片金黄的秋叶在水面上漂浮着。
  “你瞧,这有多美啊!”外祖母从甲板的这一边跑到甲板的那一边,不停地念叨着,她容光焕发,高兴地睁大着眼睛。
  她常常望着河岸出神,把我忘到了一边;她站在船舷上,双手交叉在胸前,面带微笑,沉默不语,眼里含着泪水。我扯了扯她那绣花的黑裙子。
  “啊?”她猛地哆嗦了一下,“我仿佛在打盹,还做了个梦。”
  “你哭什么?”
  “亲爱的,这是因为高兴,也因为年老,”她微笑着说,“要知道,我已经老了,我已经过了整整六十年的岁月了。”
  她嗅了嗅鼻烟,开始给我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讲心地善良的强盗,讲圣徒,讲各种怪兽和妖魔。
  她讲童话故事的时候,声音很低,表情很神秘,向我俯下身来,睁大的两只眼睛,直盯着我的脸,好像在往我的心里灌输一种能使我兴奋的力量。她说话像唱歌似的,越说越流畅。听了她讲的故事,叫人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听完之后,总是请求着她:
  “再讲一个!”
  “好,再讲一个:有一个老家神,坐在炉灶底下,一根面条扎进了他的脚掌,他摇来晃去,哼哼呀呀地叫:哎哟,小老鼠,我痛哟,哎哟,小老鼠,我受不了啦!”
  她抬起一只脚,用手握着,不停地左摇右晃,脸上装出一副可笑的怪相,好像她真的痛得不得了似的。
  四周围着一些水手——一些长着大胡子、待人和气的男人——他们一边听,一边笑,夸奖着她,也请求她说:
  “喂,老太太,你就再讲一个什么吧!”
  讲完之后,他们说:
  “走吧,跟我们一起吃晚饭去!”
  吃晚饭的时候,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酒,请我吃西瓜和香瓜。这都是背地里干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总是在走来走去,禁止大家吃水果,他会把水果抢走扔到河里去。他穿戴像个警察(制服上钉着铜扣儿),总是醉醺醺的,人们都躲着他。
  母亲很少到甲板上来,总是躲着我们。她始终沉默着。她身躯高大、挺直,脸色灰暗忧郁,浅色的粗粗的发辫,像王冠一样地盘在头顶上——她身体强壮而有力。我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她被一层透明的云雾包围着;她那双跟祖母一样的灰色大眼睛,就从这层云雾里远远地冷漠地眺望着。
  有一次,她严厉地说:
  “人家都在笑你呢,妈妈!”
  “上帝保佑他们!”外祖母不在乎地回答,“叫他们嘲笑去吧,让他们笑个够!”我还记得外祖母看到尼日尼的那种孩子般的高兴劲儿。她拉着我的手,领着我走到船舷旁边,大声喊道:
  “你看,你看,这有多么美啊!这就是尼日尼,我的天哪,简直像一个神仙住的地方!你看那些教堂,它们像是在空中飞翔似的!”
  可是,她几乎没哭出来,请求母亲道:
  “瓦留莎,快来看啊,嗯?你多半把这些地方都给忘啦!快来高兴高兴吧!”
  母亲皱着眉头,笑了笑。
  轮船停在这座美丽的城市的对面河心当中,河面上挤满了船只,数百根尖尖的桅杆耸立着。这时,一只载满了人的大船向轮船靠了过来,用钩杆钩住了从船上放下来的梯子,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登上了甲板。在大家的前面,飞快地走着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儿,他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衫,蓄着金黄色的长胡子,长着鹰钩鼻子和一双绿莹莹的小眼睛。
  “爸爸!”母亲低沉而有力地大叫了一声,就扑到了他的怀里。他抱着她的头,赶忙用他那双通红的小手抚摸着她的面颊,声音尖厉地喊道:
  “你这是怎么啦?傻孩子!哎呀呀!你可回来了……嗨,你们这些人啊……”
  外祖母像陀螺似的乱转,转眼工夫就把所有的人都拥抱亲吻了一遍;她把我推到众人面前,急忙忙地说:
  “喂,快点快点呀!这是米哈伊尔舅舅,这是雅科夫舅舅……娜塔利娅舅母,这是两个表哥,都叫萨莎,这是卡捷琳娜表姐,这都是咱们家里的人,你看有多少人啊!”
  外祖父问她:
  “你身体好吗,老妈妈?”
  他们对吻了三下。
  外祖父把我从挤成一团的人堆里拉了出来,按着我的头问道:
  “你是谁呀?”
  “我是从阿斯特拉罕来的,从船舱里跑出来的……”
  “他说什么?”外祖父转过身去问我母亲,还没等到回答,他就推开了我,说道:
  “颧骨跟他父亲的一模一样……下船吧!”
  下了船,我们这群人沿着斜坡的小径往上走,小径上铺着大块大块的鹅卵石,两边的高坡上长满了枯黄的野草。
  外祖父和我母亲走在大家的前头。他的个头只到她的肩膀,但走起路来,步子又碎又快,她从上往下望着他,仿佛是在空中飘着似的。两个舅舅默默地跟在后头,米哈伊尔舅舅的头发油黑锃亮,像外祖父一样干瘦;雅科夫舅舅长着一头浅黄色的卷发,还有几个穿着艳丽衣衫的胖女人和六个孩子,这些孩子的年纪都比我大,性格都比较安静。我和外祖母、身材矮小的娜塔利娅舅母一起走着。她白面庞,蓝眼睛,挺着个大肚子,常常停下来,气喘吁吁地小声说:
  “哎哟,我走不动了!”
  “他们干吗要惊动你?”外祖母气愤地说,“这一家子蠢货!”
  不论大人还是小孩——我都不喜欢,我觉得我在他们中间是个外人,就连外祖母也失去了原先的光彩,同我疏远了。
  我特别不喜欢外祖父,我在他身上立刻嗅到了敌意。这样,我对他就特别注意起来,并怀有一种谨慎的好奇心。
  我们走上了山坡,坡顶紧挨着右边的斜坡上有一条大街,街上有一座低矮的平房,墙上涂着粉红色的脏油漆,房盖很低,窗户向外鼓着。从外面看,我似乎觉得房子很大,可是里面都是一些半明半暗的小房间,十分拥挤,就像停靠在码头上的轮船一样,到处都是怒气冲冲的人们,在忙来忙去,孩子们就像一群偷食的麻雀似的蹿来蹿去,到处都能嗅到一股从未闻到过的刺鼻的气味。
  我到了院子里,院子里也照样令人生厌:满院子都挂着整幅整幅的布,还放着一个盛满稠糊糊五颜六色的水的大桶,桶里也泡着布。在院墙角的一间低矮的快要倒塌的小屋里,炉灶里的火正在熊熊燃烧,有什么东西煮沸了,咕嘟咕嘟地响着,一个看不见的人在大声地说着一些稀奇古怪的话:
  “紫檀素——洋红——硫酸盐……”
  ……
展开
目录
译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