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神秘的印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075581
  • 作      者:
    叶永烈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印度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同为人口大国,同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罔为“金砖”国家,又同处于亚洲大陆。然而印度在中国人的眼里,仿佛浑身裹着纱丽一般,看不清,看不透。作者夫妇组成“两入团”,深入印度,以充满细节、花絮的笔触描写异域风情,为众多读者撩开其神秘的纱丽。
展开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18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详细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陈云之路》、《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钱学森》、《美国自由行》、《星条旗下的生活》、《俄罗斯自由行》、《欧洲自由行》、《澳大利亚自由行》、《真实的朝鲜》、《今天的越南》、《樱花下的日本》、《我的台湾之旅》、《第三只眼识台湾》、《梦里南洋知多少》、《这就是韩国》、《从金字塔到迪拜塔》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印度与中国山连山,水连水,是中国重要的邻国。印度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同为人口大国,同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同为“金砖”国家,又同处于亚洲大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仅印度人对中国现状所知甚少,中国人对印度也并不十分了解。印度在中国人的眼里,仿佛浑身裹着纱丽一般,看不清,看不透。作者夫妇组成“两入团”,在印度朋友乌玛桑戈的陪同下,深入印度,为众多读者撩开纱丽,写出一个真实的印度。作者向来注重从历史、文化的视角解读世界,以充满细节、花絮的笔触描写异域风情。《“叶永烈看世界”系列:神秘的印度》既具很强的可读性,又包含大量的信息,帮助你在纸上走进今日的印度。
展开
精彩书摘
  就这样,我在上海“敲定”了印度之行。
  按照印度签证的要求,我和妻去拍摄了蓝色背景的“大头照”,还根据签证要求请银行开了每人存款1万元(冻结期为6个月)的证明。另外,还必须事先买好上海至新德里的往返机票。
  据说,印度的签证对于两类人比较困难:一是医生那样的专业人员,担心会在印度留下来工作;二是未婚的女青年,担心会在印度留下来嫁人。
  我和妻不属于这两类人,何况我们除了正在使用的一本护照之外,还都有两本已经过期的护照,上面有着许多国家的签证,光是美国就有7次签证。按照印度领事馆的要求,老护照也必须随有效护照一起附上。不出所料,我们的签证很快就通过了。
  其实在我看来,印度领事馆对于赴印签证的观念显然太陈旧了,还停留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观念。比如现在的中国医生在中国的生活待遇绝不亚于印度,几乎没有中国医生会在印度留下来工作。即便是未婚女青年,也未必愿意远嫁印度。再说,去印度旅行还要求申请者开具银行的一万元存款证明,实在是多此一举,给申请者带来麻烦。在从前“万元户”在中国是财富的象征,可是如今在上海一万元人民币还不够买半平方米的房子,开一万元存款证明有什么用处呢?显然这又是一种落伍的观念。
  我在办理签证手续的同时,也忙着为印度之行做准备工作。
  我抱定这样的宗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我和妻特地去超级市场买了不锈钢的电水壶,准备带到印度去,因为我不仅听说在印度连刷牙的水必须烧开,就连那里的瓶装矿泉水、纯净水,也都必须用电热壶烧开之后才能饮用。
  我还买了手电筒,以备在印度的宾馆里遭遇停电时使用。
  当然,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恶补”种种关于印度的信息。我认认真真“做功课”,以求在出发前对印度有全面的了解,对即将访问的7座印度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概况、文化背景有详尽的了解….
  到了印度之后,我发现我们这次“两入团”之旅,具备极大的优势:
  “两人团”省去了通常的旅行团的集合时间,说走就走。参观景点的时候,有兴趣就多看些时间,没有兴趣就少看些时间,一切悉听尊便,不会受制于人。
  ……
展开
目录
序章:我心目中的印发
我成了“半个印度人”
《西游记》·“印度阿三”.《流浪者》
美国硅谷成了“印度乐园”
印度成为“金砖四国”之一
我和妻“两人团”访问印度

印度印象
飞往新德里
靓丽的国门——新德里机场
我的陪同乌玛桑戈
“塔塔”的启示
“猪头”与两只“大耳朵”
印地语·梵文·季羡林
印度与中国山连山
英国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
与巴基斯坦的恩恩怨怨
美印关系的“3.0时代”
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
印度的“两弹一星”
印度的“钱学森”
印度人看中国

首都巡礼
新旧德里及其“界碑”
气派而豪华的新德里
美丽与脏乱并存
拜谒圣雄甘地之墓
开国总理尼赫鲁
尼赫鲁家族的历史烙印
步入莲花庙
锡克教金寺
印度改革的起点:1991

异域生活
奔驰在印度的公路上
火车之旅所见所闻
乘坐印度国内飞机
体验印度的宾馆
领教咖喱
“拉”来“拉”去的拉茶
轻纱下的美丽
感受印度物价
走访印度社区
瑜珈王国
大象的趣事与传说
横行霸道的神牛
与蛇共舞

古印度风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