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青浦的城墙
青浦县融进了上海市区,青浦人变成上海人了。可是我小时候,在青浦念小学,上海十分遥远。青浦,光是那城墙就“阿乡”得很。上海有那么多高楼大厦,有二十四层的国际饭店,青浦城里连“圣公会”的教堂都是平房,潘家弄里造一座洋房,一直到解放军进城,都没有造完,那没有扶梯的楼道和没有窗框的窗子,有好几年,成了我们占山为王,飞檐走壁的去处。城墙外面是护城河,从青浦去朱家角(现在才知道是明清古镇,成了旅游胜地),就在河边搭周作人津津乐道的乌篷船,当然大都已经装备了柴油机,“突突、突突”地把青烟留在清澈的水面上。一转弯,便可以看到一座宝塔,没有层层向上的飞檐,也没有令人神思飞越的铜铃,却在半中腰长出一簇小树,看起来弱不禁风,可经风雨见世面,见证过太平天国时代美国洋枪队头子华尔被击毙的情景。可惜,那树太渺小,逗不起我去想象有什么高僧隐居在里面,飞檐上也不可能让鼓上蚤时迁式的侠客大显身手。这已经够煞风景的了,倒霉的是城墙常常成为作文的题目。我在作文里形容它“像生了几百年的癣一样”,被“国语”教师在课堂上念了出来,弄得哄堂大笑。那时城里有两三家小报,轮流发行,都有文艺副刊,有一篇文章用“斑斓驳蚀”形容,我就转弯抹角,用到作文里去,这下子得到先生称赞。虽然这个“斑斓驳蚀”.给我带来了很高的荣誉,但是一到城墙底下,用青浦话来说,就有点“汗毛凛凛”。原因是,四五年级的时候,城门口突然挂了一个男人的头。说是一个共产党,名字叫做丁锡山(音),从乡下观音堂来攻打县城。听一个家在上海的男同学说,那头上血丝拉了好长,好长,好长。他感慨万分地说:“共产党也真是太‘猛门’(冒失)了,国民党有美国做后台。”美国人,除了在电影上,我只在城墙外面通向佘山天文台的公路上见过:开着吉普车,戴着船形帽,车子里的女郎戴着太阳镜,只穿奶罩,不时还从车子上站起来尖叫。
等到解放了,我长大了,才发现青浦离上海原并不遥远,只一点点汽车路。
但是,上海和青浦毕竟是两世界。先不先,在上海可以随便看电影,而青浦却连一家电影院都没有。我第一次看电影还是在朱家角最神气的私立“一隅小学”里,一个美国人,用格格作响的小放映机放在教室里的白墙上。一个短片,才十分钟左右。也不知道是谁通风报信的,像过节一样地去了,又过节一样地回来了。后来,又看过一次,是在“一隅小学”的操场上,这一回,是完整的,是美国电影《人猿泰山》。美国人真是了不起,和猴子都能谈起恋爱来。多少年以后,我才知道,一隅小学的名字挺有学问,从孔夫子那里来的,他的本意是要人们“举一隅以反三”,也就是面对四面八方,只要举出一个方向来,就可以推想出其余的三个方面的情况来。毕竟是圣人的本事非同小可,我却没有办法凭一个人猿泰山想象成整个美国人都是猴子。
真正把电影看过瘾,是解放以后。青浦城中心有一片很大的瓦砾场。1948年,我父亲曾经问过房东,那是不是日本人留下的?房东说,不,是“洪杨事变”(太平天国)。
解放军把那里修整成了广场,后来就叫“解放场”。
解放场上一支起电影机,全城的欢乐的节日就开始了。《钢铁战士》最为激动人心。一个小战士被俘了。敌人让他写自首书。他要纸,纸拿来了,他认真地写,还问一革命的“革”字怎么写。写完,却和敌人拼命,壮烈牺牲。一个特写镜头,纸上写的是:“刘海泉革命到底”。还有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丰收、爱情、舞着花头巾唱歌、穿着哥萨克皮靴跳舞,结婚典礼上当着亲人接吻发出吱吱的声音。
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明天。
青浦城里没有自来水,好在城里有河,妈妈洗衣服、淘米、洗菜、刷马桶,都在自家后门“水码头”的石头台阶上。青浦人非常爱干净,马桶倒了,还要用一把竹片做的刷子就着河水刷,把马桶底刷出热闹的声音来。妈妈一边刷马桶,一边和对河洗菜淘米的阿婶说些家常里短的。
解放军来了,军民真是亲如一家,解放军是鱼,老百姓是水,可是鱼却不吃河里的水。营房就在河边,也挖一口井。做宣传工作的女同志坐在井栏杆上和刷马桶的家庭妇女有说有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