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窗小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06966
  • 作      者:
    罗孚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可借复本:1
收藏
编辑推荐
  《西窗小品》: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我还不知道有别的什么动物也能思想,或者能达到人类这样高的思想水平。从前人们爱说,人类是万物之灵,这灵,就灵在思想吧!心灵,也就手灵了。后来才知道,心之所以灵,是由先有了手灵。人类从不会用手到灵活地运用双手,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增加了许多智慧,使本来就灵的心更灵了。心灵、心灵。心和灵联在一起,但心和手联在一起,这才更灵,才成就了万物之灵。思想在处处山水间徜徉,在件件文物上盘桓。在山水和文物之间,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之间,在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的大地之间,神游不已!实在按耐不住,思思想想,要作身游。谁叫我们拥有着这么多!叫做光辉也好,叫做骄傲也好,总是禁不住要使人奔上前去,紧紧拥抱!
  ——罗孚《思想·山水·人物》
  金庸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催生婆 董桥风靡大陆的推手
  香港文学界的伯乐 大陆文人眼里的两栖作家
作者简介
    罗孚,原名罗承勋。1921年生于广西桂林。1941年在桂林加《大公报》,先后在桂林、重庆、香港三地《大公报》工作。任香港《新晚报》编辑、总编辑。编辑过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的《文艺》周刊。以丝韦、辛文芷、吴令湄、文丝、柳苏等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文论、诗词等。著有《香港,香港》、《南斗文星高——香港作家剪影》、《燕山诗话》、《西窗小品》等,编有《聂绀弩诗全编》、《香港的人和事》等。
内容介绍

     《西窗小品》一书是以《大地和人》作为开端的。从中州到春城昆明,从草堂到雾都重庆,我们跟作者罗孚先生一道去体验他的游踪。他是一位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他不但赏花,还赏星,甚至赏苔。他对季节的变化异常敏感,写盛夏、秋日以至重阳和冬至。他从吃写到穿。他不但爱草木,爱猫狗,甚至还写流萤。他一边玩赏着,一边在品味着人生的真谛。

精彩书评
    全书是以《大地和人》作为开端的。从中州到春城昆明,从草堂到雾都重庆,我们跟作者一道体验了他的游踪。真是一位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他不但赏花,还赏星,甚至赏苔。他对季节的变化异常敏感,写盛夏、秋日以至重阳和冬至。他从吃写到穿。他不但爱草木,爱猫狗,甚至还写流萤。他一边玩赏着,一边在品味着人生的真谛。
    ——萧乾《半个世纪的丰收》
精彩书摘
  到重庆的时候正是抗战中最黑暗的那一段日子。中原大败之后接着是湘桂的一泻千里,最可耻的湘桂大撤退开始了,于是凄然地和故乡作别,加人西去的洪流,我逃难到了重庆。那时候朋友们中间还很有一些人欢喜弄弄旧诗,一个朋友替我作诗送行说:“湖湘兵事似山颓,蒿目东南倍可哀,此去都门应一问,满途涕泪为谁来?”
  满途涕泪?实际上是不止于涕泪的,如今回想起来,还不由得令人悲愤而颤栗,那其实是满路死亡了。
  一个西方的哲人说:“当你生存时且思索那死。”那满路的死亡真是多种多棒的:有的在火车上被挤死了;有的在车厢上面坐着,穿过隧道时给山石压榨成肉浆了;有的在车厢下面用绳子挂一块木板躺着的,不小心给摔在铁轨上,车轮过处,而一命呜呼了。我们曾经开玩笑叫这火车为五等客车,从最下层算起,车厢下面的木板是一等,车厢的地板是一等,座位上是一等,搁行李的架子又是一等,而车顶上也可自成一等的。
  这只是发生在火车上的死亡,走在路上的人死亡可更多了:死于劳累,死于疫病,死于劫夺,死于饥饿……甚至于还死于糊里糊涂的“盟友”手里,在一个叫做六甲的黔桂路的小站上,便曾有美国飞机找错了对象,炸死了上万的人。
  后来还从成都的一份小报上看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一个人把他相依为命的一架钢琴从广西搬到贵州的边境上便无法再搬运过去,那时许多人都是出走无车的,许多人则为了坐车而被敲诈得囊空如洗了。前无车坐,后有追兵,那架钢琴的主人便只好和他的所爱告别,在一个月光之夜,于树下草中坐弹了一个通宵,便弃琴而去了。
  这也许是一个传闻失实的故事吧,然而在我们听了,却不禁低徊欲绝,有一种焚琴煮鹤,或者“广陵散从此绝矣”的凄凉的味道。
  我就是在这样的场景里到了重庆。由于走得比较早,只是在五等车厢里挤过一阵而已,还不能算狼狈而逃。其实“逃难”这个词儿也只有草野之民才肯用它,衙门里的官腔是只有“疏散”而并无“逃难”的,大概是为了力求雅驯的缘故。记得《东方的撤退》(一本记述缅甸沦陷前后发生的一些混乱情形的通讯集)里说到,有一个在缅甸的英国小姐当时从仰光飞到了印度,有人和她谈起逃难这回事,她板起面孔冷冷地回答:“我不是逃难,我是疏散。”这位“疏散”的小姐的身份我是记不清了,不过总是系出那些骑在殖民地人民头上的白色老爷之门的。“上帝的归于上帝,撒旦的归于撒旦”,东方和西方,黄色和白色,这其问是多么相同啊!不是“逃难”,只是“疏散”!
  也许是大家都有满腹的牢骚吧,到了重庆,我们一些混得熟的人便常常爱聚众喝酒了。这使我开始注意到重庆的酒店之多,那些多半是冷酒店,所谓冷酒店者,便是只卖冷酒,不炒热菜的,就连热酒也没有。这些小店称之为酒店实在是未免僭越了,如果比起在同一城市里的那些大酒店来。最本色的冷酒店还有小到只有三两张桌子的,临窗或者靠壁而放。桌子下面,往往塞有一个酒坛,桌子不大,而酒坛却不小,坐下来这一双脚简直叫你不晓得如何安顿才是,所以有“黄泥脚杆”的朋友走来,便一只脚落地,一只脚缩在凳子而坐,一杯在手,那样子倒真是“安逸”的。不过我们却并不这样,还保持着一份知识分子的矜持,对于古代文人的放浪形骸,当然更是“敬谢不敏”了。而那些酒杯,其实是一种比较小的酒碗了,粗瓷烧成的,对于我们也是不很合适。这些冷酒店里卖的不是柑酒便是曲酒,都是性子很大的,平日既非贪杯之徒,相对举杯,其意当然不在酒,杯大量小,往往弄得面红耳赤,不能喝而偏要喝,我们应该面有愧色的吧。不能吃酒,但却很能吃下酒之物,而所有的下酒之物,也不过豆子、花生、豆腐干之类而已。“黄泥脚杆”们就恰和我们相反了,酒是能吃的,下酒之物却用不着什么,二碟干豇豆送二三杯酒是常事,他们是省俭得很的。相传有这么一个笑话:几个本地人一起来喝酒,临走大家都争着开钱,有的人做出掏钱又做出拦住别人付钱的样子,叫“么师”(川语堂倌、伙计之意)说:“不收,我的。!不收!我的!”意思是不收别人的,但连起来便成为“不收我的”了。
    ……
展开
目录
卷一 大地和人
感慨万千
黑暗的日子——重庆杂忆
大地小品
中州小品
黄河小品
长安小品
锦城小品
草堂小品
雾都小品
春城小品
故乡山水
秋天,桂林山水
绿色的想望
谁杀桂林风景?
灵渠一片石
红豆子和桃金娘
从文化城开始
苔寺·枯山水·禅
夏雨宜赏苔青青
一株树的死亡
这屋后这山坡
闹市一片绿
盛夏的红影
二十多年一点沧桑
从穿到吃的变化
郊游和市游
市游和自嘲
维园十年后
匆匆
何必叹匆匆!
慢的享受
人生有常
如旅的人生
岁暮杂感
不知老之将至
年啊,拥抱!
春天,光怪陆离
秋天,举杯!
月的节日
迎春帖
春天的浓淡
夏日之什
思想·山水·文物
看花看画
你爱猫吗?
“夜非常大……”
我们的黄色
寂寞得想自杀
三毛钱的好心
府上和先生
第一次踏上八宝山
重阳雪·冬至雪
文化沙漠吗?
“大香港心态”?
太平门和太空人
留学生活以外
曼殊上人诗卷
“少愧猖狂薄老成”——回忆柳亚子先生桂林重庆二三事

卷二 西窗小品
郁达夫的诗
郁达夫未发表的诗
曼殊上人的画
弘一法师的字
黄花节忆潘冷残
新发现的鲁迅一首诗
怀“雨巷诗人”
杨振宁和你和我
山水的天下
因柑忆柳州
一梨一世界
花城冬日
花石的艳丑和虚实
喜闻改了酆都
“时光倒流”
秋花秋色
秋扇秋灯
秋风秋雨
赏星乐事
登高之乐
秋天的阳光
冬日杂写
春节种种
春蚕到死
“我比前贤路已宽”
黄仲则和我们的秋思
小蜥蜴之夜
草木虫鱼
蛇与年
“醉名甚大”
茶的礼赞
“咖啡或茶”
黄河鲤和文庆鲤
辣椒礼赞
咸蛋礼赞
吃狗和吃蛇
笋壳鱼、臭豆腐
烤薯、煨栗、烘粑粑
音乐家庭
孩子们的笑料
“我爱你……”
谈“飞”色变
孩子们的一清二楚
王锡爵飞去了哪里?
有感于邓稼先做小工
许士杰、陈香梅和一个公式
“便民”二题
寄语总编辑们
宴会的规模
宴会座位学
捧骂香港
何必“未亡人”
深感于沈从文之逝世
关于沈从文逝世消息的杂感
有这么一位大人先生
出土文物和时报奇文
帽子和拥抱
张千帆《劲草集》序
周末杂感
《西窗小品》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