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在水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763021
  • 作      者:
    顾村言著
  • 出 版 社 :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印象阅读:在水边》将在书评与印象记之间,寻找一种妥协、一种融合。入选作者,则老少成宜。愿望,是借这样一本书,为不同读者提供较为丰富的知识、趣味与见解,为当今书评类写作状况,留下一幅色彩斑斓的景象。
  

展开
作者简介
    顾村言,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扬州兴化人,现供职于上海《东方早报》、著有《人间有味》、《人间优游》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印象阅读:在水边》由顾村言著,全书分为二辑,收入了《逸笔草草且淋漓——“千年丹青”品梁楷画作手记》、《会心之处话废名》、《橹歌没有了,“翠翠”还在》、《海上何处“听水斋”?——汪曾祺与上海的往事》、《两部书与两个城市》、《一个表象,孔子“全球化”》等随笔作品。
    《印象阅读:在水边》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奈何奈何——《丧乱帖》观摩杂说 人生在世,苦痛居多。
    生当五胡乱华之际,在“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的背景下,作为南渡的汉族士大夫,其人生感觉是千载之下的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王羲之,这位被称为“晋室渡江后第一流人物” 的王谢子弟,面对巨大的社会变化,其真面目到底如何呢? 就其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而言,自古以来聚讼不断, “文革”风雨欲来前,对政治嗅觉敏感的郭沫若因为南京出土的王谢隶书墓志,撰文从文章和书迹两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从而引出一场“兰亭论辩”,并被上升到所谓的“唯物与唯心之争”,在今天看来,也真是匪夷所思——然而我关心的是,被称作“在晋以骨鲠称,激切恺直,不屑屑细行”的王羲之,其风格难道真是如世传冯摹《兰亭序》所表现出的清妍妩媚居多吗? 《兰亭序》中的“岂不痛哉”与“悲夫”数字中隐约见出的“右军风骨”,一种宇宙人生的大悲,又在哪里被放大至极限呢?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随着时任驻日钦使随员的杨守敬搜集散落字画并摹勒成《邻苏园帖》,流落日本千年的王羲之《丧乱帖》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国内学界因之大开眼界——居然还有勾摹如此精良的右军墨迹。民国23年(1934-年),《丧乱帖》墨迹印刷品传人内地,然而《丧乱帖》原迹1000多年来一直深锁日本宫室,即便如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这样的碑帖专家,数十年间东渡扶桑十多次,依然未能一睹《丧乱帖》风采,遗憾之下,老先生为《丧乱帖》归国“省亲”呼号奔走,终于在三年前与日本方面达成协议,然而,《丧乱帖》尚未归国,老先生便已驾鹤西游,让人一叹。
    丙戌之春,流落日本千年的王羲之《丧乱帖》终于随“中日书法珍品展”归国“省亲”。这幅见出“右军面目”的名帖被认为是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人日本的——日本学者认为《丧乱帖》东渡日本的时间应该在公元 729年以前。
    去国千年,百年翘首,我不知道自己站在上海博物馆展厅的《丧乱帖》前会是什么样的感觉。《丧乱帖》公开展出的次日,来到上海博物馆展厅,在三个多月前展出《平复帖》的地方,《丧乱帖》静静悬挂着,玻璃窗里光线有些昏暗,人并不多,全不似《平复帖》展出时的喧闹与拥挤。
    很平静地就与这件有着传奇色彩的书法名迹近距离接触:《丧乱帖》 (8行)与《二谢帖》(5行)、《得示帖》(4行)被装裱为一立轴,一如日本正仓院所记录的“黄纸,紫檀轴,绀绫”,以及具有扶桑特有装裱风格的两根绮带,帖书保存得完美让人惊叹,居然不见一个朱红印鉴——也不见中国古字画后面连篇累赎的题跋,只最右端钤有日本桓武天皇(737—806 年)的“延历敕定”印,颜色极淡,不细看几乎看不出,日本人对华夏古文物收藏的用心与谦逊让人赞叹,想想那位在中华古代书画名迹上到处题字盖印的满人弘历,真该愧死! 对于《丧乱帖》在日本收藏的经历,日本学者富田淳在其关于羲之书帖的文章考证中认为,《丧乱帖》传人日本后保管于日本皇室正仓院,是奈良时期的圣武天皇生前喜爱之物,弘仁年间(810—824年)处理给民间,其后递传杳而不明。江户时代初期后水尾天皇治世时(1611—1680 年在位),有王羲之书一卷从外部进献,后水尾天皇将此书卷分割成三幅,其中二幅置于自己的文库,其余一幅赠与第八皇子后西院,后原存官库及置于身边的两幅失火,唯赠与后西院的一幅传世,后西院驾崩后,此幅又被赐予后水尾天皇的皇子之一妙法院,即《丧乱帖》。明治十三年(1880 年)。由妙法院奉献给皇室,并一直被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收藏。
    纸间清晰可见一行行的折痕,透过时间的烟云读那些曾被自己摹写过无数遍的跌宕墨迹,“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连读几遍,心摹手追,到最后,字仿佛不见了,有的只是右军其人—— 右军写此纸时,起初还算正襟危坐,但却笔笔可见沉郁,“之极”二字尤可见出笔力的沉郁转折、矫健,“极”字最后一笔简直是满纸豪气,只是面对 “先墓再离荼毒”的现实,却又无法释怀。书至“号慕摧绝”的“摧”字时泪水已夺眶而出,笔画间也因之颠倒错乱。写至“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时,已是满面泪水、痛不欲生,落纸则出入顿挫,欲说还休。到“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时,肝肠已断,所见只是一位泣不成声 (几乎是鼻涕泪水混合着奔流而下),几欲与受信人抱头痛哭的右军形象,字与字之间也终于模糊一切界限,归入草书的一片神机,家国之恨,人生大悲,在一点一画问让人一一可以触摸——如果周围没人的话,几乎欲对着玻璃痛哭失声,然而这只是一念之间,到底不可能如此——所谓的晋人风度,毕竟离我们已经很远了。
    什么是书法呢?书法只是道出一个真正的自己——让那些混迹于各种名利圈中的书法家们见鬼去吧。所谓书法,在我看来,笔法之外(当然要有笔法),只是静默中见出的一种人生境界,只是一种真情,若无人生境界与真性情,谈什么书法?!
    ……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品文论艺
奈何奈何——《丧乱帖》观摩杂说
逸笔草草且淋漓——“千年丹青”品梁楷画作手记
弥读弥奇的《艽野尘梦》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重读契诃夫小说散记
会心之处话废名
我心中的沈从文
再品《边城》
走进《边城》
橹歌没有了,“翠翠”还在
清冷与小温——汪曾祺故里行
海上何处“听水斋”?——汪曾祺与上海的往事
珠湖·老人
小楼深巷恂然一翁——黄裳印象记
士之风骨魂兮归来——南社百年祭
《汶川影像志》的悲悯与真实
第二辑  闲说闲读
天真平和一老头
快活朱新建
书室记
闲翻闲读念扬州
刹那朝圣——“晋唐宋元书画藏品展”观摩手札
两部书与两个城市
闲说板桥
闲情的境界
一个表象,孔子“全球化”
孔子的茅屋
清蒸之味是本色
苇荡芦根
汤瓠子
菰蒲深处说茭白
马齿寄远
雪底菠菜
清简豇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