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爱情十九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450298
  • 作      者:
    米琴[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如果最后一次阅读爱情,我们该读些什么?
  ★从开始,到现在,从懵懂,到释怀,最初的恋 与 最后的爱。
展开
作者简介

  米琴,知性学者、作家。198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赴美深造,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林肯大学、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授世界文学。
  曾在美国出版英文比较文学研究专著《出于苦难:关于知青的文学作品》《情与景:英国浪漫诗和中国古诗自然意象比较》。在国内出版有长篇小说《芳草天涯》(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及中、短篇小说以及文学评论。

 

展开
内容介绍

  爱情与金钱、欲望、婚姻、友情、道德的关系如何?爱情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中有什么异同?女人在爱情中的“痼疾”在什么地方?传说中的“作女”又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现实中还存在理想的爱情吗?……

 

展开
精彩书摘
  婚姻不一定能保障两个相爱的人永远不变心,但没有婚姻保障的爱情却可能导致恋爱双方的不平衡状态,从而使恋人间出现矛盾和感情裂痕。
  当今离婚率日益攀升,在主张只同居不结婚的人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探讨婚姻和爱情的关系就变得日益重要了。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还是二者有内在必然联系?婚姻对爱情的影响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同居"和"结婚"这两种结合形式对爱情会造成什么样的不同影响?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和不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有什么区别和不同结果?……
  严格说起来,只有两种情况,爱情会受到婚姻的影响,一是婚外恋,一是婚内恋。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恰恰就表现了这两种恋情。安娜是有夫之妇,她和渥伦斯基的恋情是婚外恋。列文和凯蒂在结婚前几乎没有什么恋爱过程,小说主要描写了他们结婚后的感情关系,也就是婚内恋。
  说到爱情和婚姻的关系,这两对男女主人公正好代表两种对立观念。对安娜来说,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她和渥伦斯基的恋情是不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而对列文来说,爱情和婚姻有内在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列文和凯蒂之间的爱恰恰是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
  列文对凯蒂的爱十分强烈,觉得没有她就活不下去。他把她的爱看得高于一切,认为没有她的爱就没有生活。在他第一次向凯蒂求婚时,他感到凯蒂的决定简直就关系到他的生死。可那时凯蒂正迷恋渥伦斯基,她对列文虽然有好感也有亲切感,但主要是一种友情。凯蒂拒绝列文的求婚曾对列文造成严重的感情伤害,可列文后来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她。这说明列文对凯蒂的爱很深,可他的爱并不是超越社会的单纯爱,他的爱是和家庭概念连在一起的,他不能想象没有婚姻的爱情。"他首先想象他想要的家庭生活,然后才想象能给他那种生活的女人。"(第1部第28章)也就是说,他爱一个女人时并不单纯因为她是他喜欢的女人,也因为她是他理想中的好妻子和好母亲。所以说,列文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以婚姻为目的的爱。
  渥伦斯基和列文大不相同。他从不把恋爱和家庭联系在一起,他对凯蒂有柔情,也频献殷勤,但并没要娶她的意思。他那时根本就不喜欢家庭生活,也丝毫不想结婚。凯蒂的爱使他有享受感,也使他自我感觉更好,但并没征服他。渥伦斯基对安娜的爱的强烈程度,可以和列文对凯蒂的爱相比。不过,渥伦斯基和安娜之间的爱属于一见钟情,马上擦出火花的那种。他们在车站第一次相遇时就都忍不住回头再看对方一眼,紧接着在舞会上,渥伦斯基一下子就被安娜彻底征服了,他对凯蒂的兴趣一落千丈。渥伦斯基和安娜的恋情从一开始就是超越社会的,也就是不和建立家庭发生联系,也不顾及他人感受和大众舆论。在舞会上一起跳舞时,他们感觉好像不是在人群中,而是他们二人独自在一起。随后渥伦斯基紧追安娜不舍,他感到和安娜在一起成为他生命的唯一目的。每次一见到安娜,他的灵魂就开始升腾并充满幸福感,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在情场上潇洒自在、收放自如的公子哥儿了。
  渥伦斯基对安娜的爱从一开始就不含有导致婚姻的主观愿望。他觉得安娜是个值得尊敬的又给了他爱的女人,因此她应当得到和一个合法妻子一样或更多的尊重。他宁可砍掉自己的手也绝不能对她有丝毫侮辱或不尊重,可他没考虑怎么让安娜成为自己的合法妻子。他根本没考虑过他们二人爱情的后果或归宿,他都没想到安娜会怀孕。安娜告知他她已怀孕后,他随口叫安娜和丈夫离婚,可事后马上又反悔了,感到自己还没准备好和安娜结合在一起过日子。这就是为何在安娜告诉他,她已向丈夫摊牌后,他没像安娜期盼的那样立刻提出让安娜和他一起出走。
  安娜对渥伦斯基的爱也不含有导致婚姻的主观愿望。已有丈夫的安娜并没刻意追求什么婚外情,她对渥伦斯基产生的爱,也是基于一种不期而遇的强烈吸引。在和渥伦斯基认识之前,安娜是社会上地位极高,又得到普遍称赞的贵妇人。她和卡列宁的婚姻是姑母撮合的,没有爱情作基础,就连她的嫂嫂杜丽都觉得她的家庭生活有点儿假。卡列宁是个好人,也是个智者、成功者,可安娜一回到他身边,眼睛里的光就消失了。而她一见到渥伦斯基就充满生气和喜悦,她形容自己得到渥伦斯基的爱像是饥饿的人得到食物。可见她在八年的婚姻生活中感情上一直没得到满足,而她又是一个感情特别丰富、生命力特别旺盛的女人,在遇到渥伦斯基之前,她把全部感情都投入自己的儿子身上。
  安娜与渥伦斯基相遇之后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似乎渥伦斯基点燃了她的真实感情,她开始厌恶社交圈的做作。渥伦斯基的追随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对丈夫、儿子以及凯蒂的深深歉意和内心恐惧都没能阻挡她的激情。安娜在遇见渥伦斯基之后开始对她丈夫产生生理反感,并且意识到她丈夫不懂爱情为何物。她以前还把他当知心朋友,告诉他每一件使她高兴或难过的事,可在爱上渥伦斯基后,她的内心世界就向他关闭了,而她丈夫也看出了她的变化。这对夫妻的关系完全改变了。
  如果恋爱双方都是单身,那种不期而遇的、不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可以是很美好、很单纯的,可是破坏婚姻、与婚姻对抗的爱情就不那么单纯美好了。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情爱,并不是肤浅的偷情取乐或瞬间的感官愉悦,而是特别强烈的激情,他们自己除了这种爱什么都忘了,好像没有了彼此的爱就没有了一切。这好像是达到了一种爱的极致,可这爱又掺杂着痛苦,因为他们都明白这种关系是不道德的,也明白自己毁了对方的生活。渥伦斯基为了安娜拒绝了一个重要任职,她母亲对此大为不满,而安娜则生活在对丈夫的谎言和欺骗当中。渥伦斯基的爱和他在社会上的事业发生了矛盾,而安娜对渥伦斯基的爱则和她对儿子的爱发生了矛盾。安娜和渥伦斯基第一次发生关系之后,两人就都被罪恶感和羞耻感所笼罩,安娜更是内心充满矛盾,连做梦都梦到卡列宁和渥伦斯基两人皆是她的丈夫。这些矛盾和痛苦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两人的感情。
  受婚姻束缚的安娜和行动自由的渥伦斯基之间的关系也很难达到平衡。安娜和渥伦斯基不在一起时,总是对渥伦斯基的爱缺乏安全感。渥伦斯基奉命陪一个放荡的外国王子游玩了几天,就让安娜对他起了疑心。安娜的嫉妒心越来越重,让渥伦斯基感到恐怖,甚至感到不幸福,但他觉得和安娜是不可能断绝的,这说明他还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就在渥伦斯基对安娜的感情已开始冷却,卡列宁对安娜的憎恨越来越强的时刻,安娜在分娩濒临死亡时却以其非凡的品质改变了一切。本来卡列宁听说安娜还没死挺失望的,可见他对背叛自己的妻子有多憎恨。可在安娜用极温柔的眼光向他表示悔过,又请求他的宽恕后,他不仅原谅了她,甚至还对她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爱意。安娜唤起了他的同情心和美好人性,他不仅原谅了渥伦斯基,甚至还喜欢上安娜和后者生的女孩。渥伦斯基感到安娜把卡列宁升华到了一个无比崇高伟大的高度,他了解了安娜的灵魂,感到前所未有地爱她,他感到失去安娜就等于生命的意义和爱都一起失去了。此时,渥伦斯基对安娜的爱又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此事发生之前,卡列宁对安娜和渥伦斯基的婚外恋的痛恨,主要是考虑到自己的名誉、地位会受到影响。在安娜向他宣布自己的恋情之后,他首先强调的是对外要维持原状,不能丧失体面。在此之后,托尔斯泰让我们体会到妻子的婚外恋对丈夫造成的严重感情伤害。卡列宁本以为他原谅了妻子后,两人可以重新开始,可他看到妻子恢复健康后对他表现出恐惧和生理厌恶。安娜精神沮丧、委靡不振,得知渥伦斯基企图自杀后认为她毁了他,更感到绝望,只求速死。卡列宁感到安娜和渥伦斯基无法分开,在安娜哥哥斯契潘的劝说下,他同意离婚,但是已经开始爱妻子和妻子与别人生的孩子后又被妻子抛弃令他感情上无法接受。安娜离开后,卡列宁感到自己被彻底摧毁,甚至觉得自己简直都不再属于人类了。作者也描写了安娜的儿子对母亲的极度思念,他每次外出散步都要寻找母亲的身影。
  小说让我们体会到,婚外恋由于涉及对别人特别是亲人的感情伤害,而很难达到完美。安娜没有马上接受丈夫提出的离婚,原因之一也是想惩罚自己,使自己处于不名誉的地位。
  然而,尽管有巨大的障碍,但依然存在的爱情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渥伦斯基本来已接受了一个在外地的职务正要去上任,得知卡列宁同意离婚的消息后,不顾一切飞奔到安娜身边。安娜也激动不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和渥伦斯基从此可以像夫妻一样在一起生活了。此时,他们俩的唯一愿望就是两个人能永远在一起。他们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忽视了离婚手续,好像他们觉得只要两人能生活在一起,有没有离婚和结婚的手续都无所谓了。安娜说她不想离婚,对她来说离不离都一样,她只关心卡列宁打算怎么处理儿子。渥伦斯基更是奇怪在他们终于团聚的这一幸福时刻,安娜怎么会想到离婚和儿子的事。此时,他们要的只是夫妻之实而不在乎夫妻之名,也不在乎周围人怎么看他们。这似乎正体现出那种毫无功利色彩的、纯爱情的最高境界,可是这也种下了今后二人感情危机的祸根。
  爱情和婚姻的关系,实际上包含着爱情和社会的关系。如果两个相爱的人生活在二人世界的世外桃源,有没有合法结婚手续应该都没有关系,而生活在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就不同了。
  最初在远离本土社会的意大利,渥伦斯基和安娜度过了最幸福美满的一段时光。他们很少和俄国上流社会人接触,所接触的都是一些表面上表示能理解他们的人。所以他们等于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可回到彼得堡后,他们马上就感受到处境的艰难。安娜的女友告诉她,她必须离婚,重新结婚才会被社会接受。我们可以想象,即使在男女同居司空见惯的今天,一个没离婚的女人和另一个单身男人住在一起,在社交场合出双入对,也是很难为社会所接受的。虽然渥伦斯基认为他和安娜的关系与夫妻无异,安娜离婚后他一定会娶她,可是在安娜没办离婚手续之前,他还是不愿和她一起出现在社交场合。安娜去歌剧院看演出的举动在渥伦斯基看来是对整个社交界的挑战,他气愤安娜把他置于十分难堪的地位。
  在此我们看到安娜和渥伦斯基的不同。安娜属于超凡脱俗一类,而渥伦斯基只是俗人一个。安娜实际上在内心深处有种对整个社会和传统婚恋观念挑战的冲动,产生这种冲动的原因至少有三个:其一是安娜经历了无爱婚姻,这使她感到婚姻的形式并不重要,有爱情的感情生活更重要;其二是很多贵族都有欺骗自己配偶的婚外性生活,但并不为社交界所鄙视或排斥,安娜正大光明地公开追求爱情,却受到羞辱和排斥--这显出社会的虚伪;其三是社交界对追求有夫之妇的渥伦斯基仍然接受,但却不接受安娜,这显出社会的不公平。小说的描写让我们对安娜产生了同情,也觉得安娜的反抗是非常勇敢的。
  可安娜也犯有致命的错误。安娜认为只有一件事重要,那就是她和渥伦斯基是否相爱,这说明她把爱情和婚姻看成是两回事儿,她只重视前者。对爱情执著是安娜的可爱之处,但她忽视了社会生活对爱情造成的影响。早在他们在意大利离群索居的日子里,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爱情就已开始出现阴影。渥伦斯基渐渐感到无聊和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自由。安娜也感到渥伦斯基为她放弃自己的政治前途,完全是为满足她的愿望而使她有了精神负担。渥伦斯基发现得到安娜并不是幸福的全部,而只是幸福这座大山的一角,而没有社会交往的安娜则越来越依恋渥伦斯基,并想完全占有他。我们看到一个远离社会的爱情,不论多么强烈,时间长了都会产生种种问题,因为人的欲望是多方面的。
  在他们回到俄国之后,社会的影响就更大了。除了社交界对安娜的排斥和羞辱外,安娜之未离婚状态不仅影响到渥伦斯基,还影响到渥伦斯基的母亲和哥哥一家,而他母亲对安娜的憎恨和他嫂嫂对安娜的排斥,也会影响到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感情。安娜自己则是没料到见了久别的儿子后受到的感情冲击,儿子被告知他母亲已经死了,可他不相信,仍天天盼望母亲回来。安娜既感到对不起儿子,又为不能和儿子在一起而痛苦,这种精神折磨也影响到她和渥伦斯基之间的感情。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达到高峰而双方尚未结合的时候,双方都谴责自己毁了对方的生活,而在他们度过一段二人世界的生活重新回到社会后,两人都开始谴责对方毁了自己的生活。这说明,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开始变化了。这种关于毁了生活的自责和他责,正是婚外恋通常会带来的不良结果。
  渥伦斯基的致命错误是忽视了安娜对儿子的感情。虽然他对安娜的爱已到了生死相依的地步,并且为了安娜牺牲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政治野心,可在安娜宣布怀孕之前,他从没想过要安娜离婚。在安娜告诉他她怀上了他的孩子后,他虽然提出让她离婚,可一点儿没想到安娜的儿子,而那正是安娜不愿离婚的理由之一。后来当他建议她离开丈夫时,她提出儿子问题,可他不理解为何她宁可受丈夫羞辱也不愿离开儿子。从意大利回来后,安娜偷偷去看儿子没有告诉渥伦斯基,此后安娜至死都没和他讨论儿子的问题,这和他始终没关心安娜的儿子有极大关系。这说明,渥伦斯基的婚姻家庭观念十分淡薄,也说明他对安娜的爱是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是纯粹的对女人的情爱。虽然他后来也打算和安娜建立家庭,生更多的孩子,可他从来没考虑安娜失去自己儿子的感受。他只把安娜当女人,而没想到她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安娜似乎也不敢在渥伦斯基面前暴露,她对自己儿子的爱和对他的爱同等强烈,她只和她的嫂嫂杜丽谈起过这点,而安娜对这事的隐瞒也造成了渥伦斯基的误会,破坏了彼此的信任。
  安娜和渥伦斯基在莫斯科乡下定居后,渥伦斯基有了新的事业和社会活动。安娜则努力读各种与渥伦斯基的工作兴趣有关的书,成了他的贤内助。他们也有了一个小的社会圈子。表面上他们很幸福,生活得像对恩爱夫妻,可因为离婚问题没解决,他们的关系仍然危机四伏:渥伦斯基非常苦恼他的女儿在法律上不属于他,也不能姓他的姓;可安娜又怕失去儿子,而不愿离婚。
  婚姻不一定能保障两个相爱的人永远不变心,但没有婚姻保障的爱情却可能导致恋爱双方的不平衡状态,从而使恋人间出现矛盾和感情裂痕。
  安娜和渥伦斯基的关系就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安娜在感情和经济上都完全依赖于渥伦斯基。安娜失去了儿子、名誉和地位,并被社交界唾弃。她唯一剩下的就是和渥伦斯基之间的爱情,所以她把他们之间的爱看得至关重要。安全感的缺乏使她不断让渥伦斯基向她证明他的爱,这使得渥伦斯基感到烦恼。安娜也知道自己成了渥伦斯基的精神负担,可她还是愿意他守着她,想知道他的每一个行动。这说明,她的言行都是不由自主的,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渥伦斯基也认为安娜之所以这么神经过敏,是因为她的处境不确定,可他又不愿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他不由自主地在内心埋怨安娜使他们的处境变得更艰难。
  小说使我们看到,长期处于同居状态对恋人感情的影响,就是缺乏安全感而带来的感情失重和关系失衡。
  安娜最后终于同意离婚,可她丈夫卡列宁已经在另一位贵妇人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又拒绝离婚了。不能离婚使安娜几乎陷于绝境,变得更加疑神疑鬼,老担心渥伦斯基会娶别的女人。渥伦斯基也未能完全体谅安娜的心情和处境,没表现出对离婚抱无所谓的态度。这就让安娜更失望,感到渥伦斯基对自己的爱在逐渐减退,也更疑心他爱上了他母亲向他推荐的姑娘。自杀前,安娜的精神状态很像是得了忧郁症,以至她投身到火车底下时都不知自己在做什么。安娜死后,渥伦斯基心如死灰、万念俱空,可以看出他确实始终爱她,而且爱得很深。这一对儿互相有强烈感情的恋人最终以悲剧结束。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忽略了爱情和婚姻的密切关系。
  虽然从定义上来说,爱情和婚姻不是一回事。前者属于私人感情,后者是一种社会契约。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爱情和婚姻实际上还是存在密切联系的。在主观上把爱情与婚姻分开会导致两种不良结果:一种是陷入不可能有婚姻结果的爱情悲剧;另一种是陷入没有爱情的婚姻。
  婚姻对爱情的影响是否就一定是积极的呢?列文和凯蒂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来说,婚姻能使爱情继续发展和成熟。婚姻生活涉及双方大家庭和社会生活,这种生活对爱情的影响当然也会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只要婚姻是以坚实的爱情作基础,且双方都注意及时与对方进行交流和沟通,就能克服消极的影响,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列文曾因被凯蒂拒绝而对凯蒂心怀怨恨,但是再次见到凯蒂时,他立刻明白了他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他感到凯蒂才是他的全部生活意义之所在,也就是说,只有和自己倾心相爱的人在一起才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凯蒂再次见到列文也非常惊喜。斯契潘安排他们二人在他家宴会上相遇,二人对对方的眼神都心领神会,之后猜字谜互表心意更显出二人的相知相惜。列文马上接受了凯蒂的影响:爱一切人,不把任何人想坏。第二天,他就去凯蒂家提婚。列文得出结论:婚姻中最主要的事就是爱情,而有了爱情,人就会永远幸福。可见列文把爱情看成是婚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爱情和婚姻是一体的。
  正因为列文把爱情和婚姻看成是一体的,他在决定要娶凯蒂时就没考虑除了爱情之外的其他因素。在他和凯蒂决定结婚之前,其实互相并不十分了解,比如凯蒂不知道列文的情史,也不清楚他的宗教信仰。列文认为夫妻间不应有秘密,所以给她看自己的日记--日记里记述了他以前的荒唐情事。按说列文应当在凯蒂答应结婚前就要让她了解他的过去,为什么等结婚成定局后才做这件事呢?那可能就是因为他认为两人只要相爱就必须结婚。虽然他老觉得自己配不上凯蒂,自己不够纯洁而凯蒂非常纯洁,可他还是坚定不移地要娶她。这就是因为他把爱情和婚姻看成是一回事,认为只要互相爱就必然得结婚。至于什么利益对等、条件般配等其他因素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唯一关心的是凯蒂是否真的爱他,所以他要凯蒂解释为什么爱他。凯蒂说,她爱他是因为她彻底了解他,而且认为他所喜欢的都是好的。凯蒂也从来就是把恋爱和婚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凯蒂在答应列文求婚的那一刻就把自己交给他了,她把自己的全部生活和希望都寄托在这个男人身上。她感到自己得到了新生。
  尽管列文的恋爱是以婚姻为目的,可他其实对婚姻是怎么回事并不了解。在举行婚礼前的那段时间,他陶醉在幸福中,好像都没别的生活目的了。他的男性朋友告诫他,结婚后他的妻子会限制他做许多他以前热爱做的事,比如猎熊。可列文反而觉得受到妻子限制是件很有趣的事。朋友说,一个人告别单身生活后虽然会感到幸福,可还是会对自己失去单身时的自由感到惋惜。列文表示,他丝毫没有这种感受,他高兴失去这种自由。朋友觉得,他这会儿是被幸福冲昏了头脑,结婚以后想法就会不同了。而列文认为,幸福只在于爱和满足所爱的人的愿望。列文的态度是想表明,只要有爱作前提,婚姻中遇到什么难题都能解决。这会儿,他还不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为列文和凯蒂恋爱过程短暂,又不像当代人一样在结婚前有同居一段时间的机会,所以在婚礼上,他们在感到强烈幸福的同时,还因为对未来感到茫然而产生出一种惶惑和恐惧。婚后的头三个月,他们经历了互相摩擦的困难阶段。列文在婚后发现,每一步都和他以前想象的不一样。
  在此,托尔斯泰对婚姻作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他把婚姻比做一只小船,当列文看到这只小船平稳而欢快地在湖上飘荡时,他很想坐进这只小船,可当他坐进这只小船后才发现,他不能只坐在小船里任其漂流,他必须划桨,还必须时刻注意船前进的方向和船下的水流,他那从没划过船的双手会受伤,在划船时很快活可也很艰难。这就是说,婚姻需要当事者的不断努力和经营,要不断克服困难,并且还要对未来有憧憬和设想。
  列文在是单身汉的时候,看到别人的婚姻生活中那些对琐碎小事的关心和争吵,总感到不以为然。他确信自己不会和别人一样,他会单纯地享受爱的幸福。可婚后他发现他和别人没啥不同,而解决因小事引起的纠纷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最初,在心目中像仙女一般的凯蒂关心种种生活琐事令他意外,但他试图理解她,而且很快感到其中的魅力。他原来也从没想象过他和妻子除了爱以外还会有其他关系,可他们婚后不久就吵起来,原因是他有一次外出,晚回来半小时就遭到凯蒂的责怪。他开始很生气,可很快感到不能对凯蒂生气,因为他和她是一体,对她生气就是对自己生气。他也很自然地想要证明,在这件事上是凯蒂错了,可是又感到如果他这么做就好像是在责怪她,她会更不安,从而使二人的感情裂痕更大,所以他就忍住了。凯蒂意识到自己错了,虽然没直说,但对列文更温柔了。他们俩的关系变得更好了。我们可以看出,因为列文对凯蒂的爱,使他能够在和凯蒂发生误会和矛盾时理智妥善地处理问题,使他能体会凯蒂的感受,所以知道怎么样让事情往好的方向转化。
  他们在婚后最初三个月,由于不了解什么是对对方最重要的,并且常常轮流处于坏情绪,他们二人互相对抗经常出现,他们也同时感到,两人是被绑在一起不可分离的。这既有感情因素也有婚姻的束缚。因此,每次在他们克服摩擦互相和好之后又感到双倍的幸福。三个月之后他们感到关系变得平和多了,而这头三个月就像是现在人们常谈到的婚后最初的磨合期。
  凯蒂和列文的婚后生活,让我们看到两个人的结合实际上也是两个大家庭的结合,他们两人的感情摩擦和发展常常是在大家庭的背景下进行的。凯蒂要和列文一起去看后者的病入膏肓的哥哥。开始列文很反对,误会凯蒂是不愿一个人在家;凯蒂则坚持要去帮丈夫分忧解难。结果凯蒂使列文对她有了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赞赏,原因是她在照顾列文哥哥时显出非常有爱心又善解人意。
  凯蒂的表现充分体现出,一个主观上追求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的人,会多么主动地去融入对方的大家庭。列文也高兴凯蒂全家来他家和凯蒂相聚。和双方大家庭及朋友的交往丰富了小两口的生活,使他们多了谈资,并互相增进了了解。当然也免不了生出摩擦和误会,因为凯蒂和列文都注意对方的情绪并及时交流想法,所以误会很快就解除了。
  因为有婚姻的保障,恋人间的关系就增加了稳定因素,从而也使恋人变得更大度和更宽容。和安娜时时担心渥伦斯基外出相反,凯蒂则鼓动列文去参加选举大会,去听音乐会,去和朋友们交往。列文所到之处,人们都会问起他的妻子,这和渥伦斯基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渥伦斯基在外参加活动时,不仅没人问候安娜,还会有人主动给他引见别的女孩儿。安娜对渥伦斯基和别的女孩儿接触都会产生嫉妒和误会,并愈演愈烈。列文也曾因一位男宾客向凯蒂献殷勤对凯蒂产生误会,但凯蒂及时和他沟通,两人很快就和解了,甚至后来在得知凯蒂与她以前迷恋过的渥伦斯基见面时,列文也没产生任何嫉妒或怀疑。列文在见到安娜后,被她的魅力征服了,不由自主对她产生了柔情和怜悯。凯蒂知道后也嫉妒和难过了一阵,但在列文反复解释和保证之后,两人很快就克服了这个小小的危机。而在安娜无端怀疑渥伦斯基爱上别的女人时,后者如何解释和保证都无法彻底消除她的焦虑。安娜在本性上并不是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女人,她之所以老不放心主要是缺乏婚姻的保障,这就像是林黛玉在未能定终身之前也老对贾宝玉不放心一样。
  最后,我们看到,作为爱情结晶的孩子在爱情与婚姻关系中的重要性。安娜对她和渥伦斯基所生的女儿感情上不怎么亲密,原因之一是她在遇到渥伦斯基以前曾把全部感情投放在儿子身上。她告诉杜丽,她对儿子和对渥伦斯基的感情一样强烈,如果不能和这两个人在一起,别的对她都无所谓了。这"别的"就该包括她的女儿。见不到儿子的焦虑和对渥伦斯基的感情的担心,已使安娜没有多余的感情来给她的女儿了。原因之二可能是安娜在怀那女孩儿时,还和丈夫卡列宁住在一起。她是怀着深深的耻辱感和歉疚感生下女儿的。对于渥伦斯基来说,女儿也是个意外,并且还差点让安娜死了。所以在安娜生女儿的过程中,他一点儿也没对孩子显示出兴趣。后来,和安娜同居后,他最大的苦恼是觉得这个女儿不能有个名正言顺的家庭,不能姓他的姓,而且他和安娜未来生的孩子也会遇到同样的麻烦。安娜倒不考虑未来生的孩子,因为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生育了,可她不愿正视自己的同居地位将来对女儿造成的影响。
  我们看到:不以婚姻为目的的爱会忽视孩子的因素;只同居不结婚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而孩子的问题也会反过来影响到恋人之间的感情。
  把爱情和婚姻看成一体的列文则在孩子身上得到了新生。在凯蒂分娩的那一刻,列文的喜悦使他的灵魂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列文一直为"什么是生活目的和生命意义"的问题所苦恼。小说快结束时,列文为遭遇大雨的妻子、儿子担忧。当他终于找到他们,看到他们安然无恙时,他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爱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这使他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小说以列文和凯蒂日常的和谐家庭生活场景结束,留给读者一个温馨的记忆。
  列文和凯蒂的结局幸福,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结局悲惨,原因之一就是前者的爱情和家庭生活得到完美统一,而后者缺乏完整、美满的家庭生活。
  把恋爱当娱乐的斯契潘认为,爱与家庭生活不可能统一。他对年老色衰的妻子失去兴趣,老在外拈花惹草,可他过得还挺愉快。读者不难看出斯契潘所说的爱只是一种很肤浅、很短暂的感情。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感情则是很认真、很强烈的。他们的悲剧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种深刻感情的爱情和作为一种社会契约形式的婚姻之间,实际存在着种种内在的必然联系,追求不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结果很可能会导致悲剧,即使是不由自主地陷入不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当事人也还是要考虑和重视婚姻的因素,否则再强烈的爱也都可能会产生变异。列文和凯蒂的故事表明,主观上追求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更容易得到幸福美满的结局。当然,即使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需要双方的不断努力和经营才能持久和幸福。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