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墨子归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346660
  • 作      者:
    焦世瑜著
  • 出 版 社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墨子归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传记文学作品。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当代历史学家、墨学复兴的发动者张知寒先生追求真理、正义和光明的坎坷悲壮的一生。特别是他为墨学复兴而“摩顶放踵”、奔走呼号、百折不挠的精神,诚为一代知识分子自觉担当、勇于担当的缩影。
展开
作者简介
    焦世瑜,号鹊华山人。1945年生于山东平度县,196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山东大学教授,编审。曾出任中国驻吉布提大使馆一等秘书,临时代办。作品涉及诗歌、小说、话剧、电视剧、电影等领域。 主要作品有:五幕话剧《教授》,电视剧本《学府琴声》,电影喜剧片《喜怒哀乐》、《私奔》编剧,长篇纪实文学《历史·墨子·张知寒》等。喜书画,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
展开
内容介绍
    《墨子归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用十几年的时间,写了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墨子归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中第一个人物,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张知寒。从张知寒“突不暇黔”、“席不暇暖”的脚步声里,人们看到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新生和希望。
展开
精彩书评
    今之匹夫匹妇,曷尝诵墨子书?曷尝知有墨子其人者?然而不知不识之中,其精神乃与墨子深相悬契。……乃墨翟、禽滑厘、孟胜、田襄子诸圣哲,溅百余年之心力以莳其种于我先民之心识中,积久而成为国民性之一要素焉。我族能继继绳绳于天长地久,未始不赖是也。
    ——梁启超《墨子学案》
    
    墨子是中华民族的良心和灵魂。
    有差别的爱达到极致,就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就是战争。
    ——张知寒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文化流淌的山河 一、公元1903 1998年序幕 公元1903--1998,是两个不同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公元1903--1998,是历史的一个瞬间。 这两个人都是“小人物”,“名”不见经传。他们共同点之一就是,都是山东滕县人,也都是山东大学的学子。 滕州市原叫滕县。滕县是山东第一大县。 中华大地,苏东坡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煜有。 t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罗贯中引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国诗人笔下的水,大都“东”流而去,而独有滕县之水,如白水河、龙河、荆河、南沙河、薛河等近三十条大小河流,亘古至今,独皆西流,浩浩荡荡,然后人微山湖、昭阳湖。风水文化告诉滕县人,逆向而动之水,必然造就砥柱中流之士。故滕县历史上,圣贤英烈代不乏人,如人类造车的鼻祖奚仲,慧眼识剑的薛烛,敢于自荐的毛遂,帮助汉高祖制定礼仪的叔孙通以及出类拔萃的君主、将相:仲虺、滕文公、孟尝君… … 公元1903,这年滕县城关杏花村一户刘姓人家,生了一个舅孩子,名位钧,字子衡。 公元1998,这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知寒去世。他是滕县古庙村人。 这两个人物的一生一死,纵贯公元20世纪。 刘子衡和张知寒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演绎了一些什么故事? 这应该从一场话剧开始。 这出话剧的名字叫《子见南子》。它上演的时候,刘子衡这年26岁,在曲阜第二师范上学,随着他的粉墨登场,中国当代历史乃至有汉以来的中国历史上,一场嬉笑怒骂的“活剧”拉开了序幕。 是年,张知寒刚出生不久,他无法看到这出“活剧”的开幕,但在中间,他却赶上了,并且在这场中国文化的“活剧”中,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说来话长! 《子见南子》取材于《论语·雍也》,林语堂原作,发表在《奔流》月刊一卷六号上。这个剧本有一定的反封建性,但曲阜二师的学生们觉得还不够过瘾,就让担任校学生会学术部长的刘子衡修改加工。 1929年6月8日晚,《子见南子》在二师礼堂正式演出。 由此引发的“《子见南子》案”便轰动全国。 20世纪的文化人,此时应该冲上一壶好茶,独坐一隅,静静地啜茗,细细地品茶,回眸这出话剧,那可是很有味道的事。 知道这茶的名字吗? 这叫“千年冲一壶”。这壶茶不知被中国的文化人泡了多少遍了。但时至今日,这茶味还浓着呢!甚而说,无论中国的、外国的文化人,喝了千年到如今,敢有把握地说出这茶的名字来,只怕还真没有这个胆量! 话归正传! 时值暮春,圣人故里,夜幕沉沉。上演之时,礼堂座无虚席,门口、窗台上也挤满了人,真可谓盛况空前。曲阜“圣裔”应“特邀”观看。他们纷纷欣然莅临。为示尊重,学生会故意将他们安排在最前排,且烟茶款待。 帏幕徐启,笙瑟齐奏。演员在钢琴的伴奏声中,粉墨登场。台下掌声齐鸣,欢声雷动。 舞台上,站在一旁的子路沉不住气了,为老师的失态又羞又气,怒发冲冠,急得孔子对天发誓。一个道貌岸然的“圣哲”,顿时变成了一个戏剧舞台上的“丑末”。特邀席上的“圣裔”再也坐不住了,在一片哄闹声中,悻悻地离开了剧场。 王宗佩和刘位钧看到了,高声挽留:“不要走,热闹的还在后面哪!” 果然不出所料,热闹的来了。孔府一纸讼状通过国民党孔祥熙转呈到蒋介石手中,孔氏家族以“侮辱祖宗孔子”、“反对日宾”为由,用“孔氏六十户族人”的名义,状告二师校长宋还吾。讼状写道: 讵于本年6月8日该校演剧,大肆散票,招人参观,竞有《子见 南子》一出,学生扮作孔子,丑末角色,女教员扮作南子,冶艳出神, 其扮子路者,具有绿林气概。而南子多唱歌词,则诗经《廓风·桑 中》篇也,丑态百出,亵渎备至…… 孔府早已对宋还吾不满,更知“擒贼先擒王”之理。他们便把矛头指向宋还吾。只要告倒宋还吾,学生就失去靠山。此招真可谓一箭双雕。 宋还吾,山东武城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末的秀才。宋还吾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受新文化影响较深。学生会要上演《子见南子》话剧,曾经向他汇报过。他表示支持,并曾提交校务会研究,最后通过决议支持学生会上演。 蒋介石阅完孑L府起诉书后,立即下令何思源“严办”。 何思源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他主持山东教育工作期间,推行新式教育,任用之人多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留美出身的有才之士,为山东教育界汇聚了不少人才。全省中等以上的学校校长都是何思源体系。宋还吾和他是山东同乡,又都是菏泽六中和北大的同学,是何思源在山东的地方势力派,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何思源也十分不满孔府勾结蒋介石嫡系,经常轻慢、压迫二师的行为,也想通过二师来“压一压孔府”, “打打它的霸气”。蒋孔逼他严究“子案”,他自然明白:这是孔府借整宋之机,打击他的地方实力。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化流淌的山河
一、公元l903--1998序幕
二、爱与恨
三、有《墨子》的人家
四、恨日本鬼子
五、非命
六、壮志未酬
七、寒梅图

第二章  彩陶篇
一、五彩梦
二、天之骄子
三、再识墨子
四、彩陶
五、富贵不能淫
六、校园惊梦

第三章  噩梦篇
一、阶下之囚
二、威武不能屈
三、雪梅
四、文化炼狱
五、张知寒之"死"
六、故国神游
七、天伦之乐
八、"神医"
九、贫贱不能移
十、"大拇指"下话"文化"
十一、雪上加霜
十二、心有灵犀

第四章   "兼爱"篇
一、有财者勉以分人
1.一碗羊肉汤
2.一毛钱的肉
3.悬壶济世
4.家风
二、有力者疾以助人
1.仗义执言
2."和我共过事的人都是好人"
3.一把"尿壶"
三、有道者劝以教人
1.有教无类
2."右派"和复员军人
3.看它新笋争高低
4.张知寒和他的儿女们

第五章   "大道"篇
一、到我家的都是革命派
二、半张报纸说乾坤
三、曙光
四、道破玄机
五、"红梅吟"
六、谈古论今
七、"好人自有好报"
八、"自诔"

第六章  "所染"篇
一、醒梦
二、人生一乐
三、张知寒和学生们
四、严父慈母
五、师母
六、"推石碾的小女孩"
七、"假如他是你的儿子
八、润物细无声
九、强聒不舍

第七章  正气篇
一、树碑慰英灵
二、扁鹊里籍考
三、为孔子辩诬
四、为孟子正位
五、为司马光鸣冤
六、呼唤爱国

第八章  文化沉思录
一、天下奇士刘子衡
二、读"自诔"
三、传统文化的"钥匙"
四、道、墨、儒与"兴亡周期律"
五、突破"兴亡周期律"展望

第九章  霜叶篇
一、用"腿"写文章
二、智者之声
三、长江抒怀

第十章  墨子归来
一、席不暇暖
二、突不暇黔
三、情系"小平"
四、疾病不能折
五、为将军上课
六、双"癌"
七、身患三癌
八、历史的评判台
九、有话说给"知人"
十、救赎
十一、爱的启蒙
十二、给日本人上"最后的一课"
十三、黄钟大吕
十四、高山的葬礼
后记
一、逝者如斯
二、大事因缘
三、觉悟者
四、我与张知寒先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